妙笔阁>军事历史>大宋的变迁>156章运河见闻5

沙船扬帆过了洪泽湖,再经过泗州到达宿州,这一日停在宿州过夜。

宿州为保靖军节度,属淮南路,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这里繁衍生息,是一座古城。

吴梦注意到大宋的经济中心确实是逐渐在往南方转移,泗州、宿州比之江南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自真州北上后其他州县码头处的帮工个个衣衫褴褛,面有菜色。

吴梦在船上呆的闷了,吩咐几个水手将他抬下了船,李五推着吴梦在码头上散着步,丁睿在一旁跟随。

来到码头旁边的集市,吴梦草草看了看,集市里的货物成色不好且品种不多,人流也不旺,三三两两门可罗雀,完全不是润州、真州那般人流如织的煌煌盛世模样,更不要说与苏州相比。

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市场一侧还有人市,北宋不允许蓄奴,这些人市也不是打着卖身为奴的旗号,而是签订契约,为主家服务十年二十年这种方式。

虽然契约家仆本质上与奴隶有区别,但实际上还是作为奴隶来用,唯一比奴隶有优势的就是主家不可随意伤害仆人,否则告到官府,主家便要吃官司。

丁府的家仆不少就是签了十年以上契约的雇工,这几年丁府日益兴旺,丁大胜早就将签订的契约给烧了。有了好的薪水,那些家仆死心塌地呆在丁府了,根本不会跑,根本无需契约的约束。

吴梦吩咐李五推着近前仔细看了看,人市里足有两三百人,最多的就是孩子,那些孩子一个个骨瘦如柴,脸上没有几两肉,饥寒交迫加上对生活的无望,过早的让这些孩子们的大眼睛里失去了光彩。

一个行人经过,见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用希冀的眼神盯着自己手中的包子,喉咙一动一动的不住吞咽着馋水,心一软,拿出一个包子扔给了他。

那孩子伸出又瘦又黑的手臂赶紧接住,狠狠的咬了一口咀嚼起来,旁边跑过一个稍大些的男娃,一手抢过包子便往口里塞去,那黒瘦的孩子顿时哭的眼泪汪汪。

丁睿一看顿时大怒,跑过去拽住那抢包子的男娃,挥拳要揍,一看那男娃同样是瘦的不成人形,嘴巴里鼓鼓囊囊的,正一脸惊惧的望着自己,他攥着的拳头放松了下来,挥挥手让他走了。

吴梦瞅着眼前的情景心酸不已,他知道大宋官府不会让这些人饿死,每日里都有稀粥续命,可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两碗稀粥根本吃不饱。

丁睿回到吴梦身边问道:“师父,孩子们真是可怜,有什么法子能救救他们。”

吴梦摇了摇头,不是没有粮食,而是当地的粮食百分百都在大户手里,这些大户说不定巴不得有挨饿的孩童卖入自己府中作为廉价的仆人。

台湾现在的粮食刚刚自保,没有能力来救济天下的灾民,他拦住一个行人问了问缘故,那行人简单说了几句,他便知道了是怎么回事。

天禧三年,黄河在今滑县决口,洪水经澶、濮、曹、郓等州注入梁山泊,又合清水、古汴渠夺淮入海,三十二个县受灾。

陈尧佐按照吴梦的提示让灾民上山,八月,黄河在该县再次决口,黄河在此折向东南,由泗水合淮水注入黄海,这是历史有记载的第七次大改道。

两次决口,导致江淮一带灾民遍地,百姓们流离失所,壮汉们去了徐州挖微山湖、修水利,可不少孩童都失去了父母,只能到处流浪,接受官府的救济。

有些孩童被迫无奈,为了生存只能卖身。这里许多孩童都是十岁以下的,有些大户人家嫌弃养着费事,就一直羁留在此处。

吴梦想了想说道:“想救济这些灾民,只能找你舅舅帮忙,调集漕船顺流而下运到苏州,此处的官府自身难保,哪有多余的粮食能喂饱他们。”

待到众人回到船上,丁睿与林贵平一说,林贵平道:“区区两三百孩童倒是好办,可一路上的灾民怕是不少,路费都没有,否则早就去了苏杭的富庶之地。”

吴梦道:“苏州虽是缺乏劳工,但太多的灾民也容纳不了,君烈还是先想法子把这些孩童运走吧,再呆上几月,只怕病倒无数。”

林贵平下了船往衙门去了,丁睿却从船上拿了几个包子,来到了集市,找到刚才被抢了包子的孩童处,那黒瘦的孩子脸上泪痕未干,还在抽噎。

丁睿蹲下身子,露出个笑脸,将包子递给那孩子,孩子怯怯的望着丁睿,小心的接过包子大嚼了起来。

丁睿摸了摸他的小脸说道:“慢慢吃,明日里就有船送你们去苏州,到那处就能吃饱饭了。”

黒瘦孩童年纪尚幼,理解不了丁睿的意思,也不说话,只是睁着一双大而无神的眼睛懵懂的点了点头。

丁睿怕有大孩子过来抢食,守着这孩子吃完了包子才回到船上。

翌日晨间,林贵平调集两艘南下的空载漕船将孩子们都运去了苏州,吴梦修书一封给王嘉言,交于船上的厢军带上,送走远去的漕船,众人登船继续北上。

站在船头,丁睿望着运河的潺潺流水,想起黄河的洪水,问吴梦道:“师父,黄河多次泛滥,莫非真没有法子治了么?娄江现下不也是安宁多了。”

吴梦道:“黄河最大的问题就是从上游带来的泥沙过多,不断淤积在河道内,经年累月,河道越来越浅。现下治水,无非两个法子,一个是加高河堤,另一个是束水冲砂,都为治标之法,所以为师建议朝廷开挖微山湖,分成两到三条水道


状态提示:156章运河见闻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