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农门地主的发家之路>第一百一十八章 王平安的亲事

相比于杜家的兵荒马乱,张春芳母子在王家的日子过得可是恣意多了。

每日吃喝都有人服侍,还有娘家人和王荷姐妹两个陪着说话,没有干不完的农活,也没有婆母的打骂声,更没有妯娌的奚落声。

除了见不到自己相公心里有些许遗憾以外,张春芳的日子过得可谓是比在娘家还要舒服。

这段日子,她甚至有些恶毒的想,如果合离后过得是这样的日子,她倒也不是那么不愿意合离了,想到在婆家的那些日子,她就浑身发抖,她是真的怕了。

可惜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张春芳在杜家待了十天,杜家就分了家,张春芳也该回去了。

因为现在他们人不在家里,只得先简单的将家里的田产分了。其余的房子和家具都要等这次难民事件过去了,回村再分,杜家的田地不多,由杜老头做主,分成了五份。

四个儿子一人一份。

杜老头跟杜老婆子一份,由于杜家老两口分家后跟着大房住。杜老两口的田产又归入了大房。

杜老头处事还算公正,杜家四房的人都没有异议。

这次分家因为没有请村长或者里正过来见证,为了以防万一,杜老头便让几房的后辈写了契书,大伙确认过后,摁了手印后,这家便彻底分了。

这天一大早,杜明就来接张春芳跟杜强了。

王荷虽然舍不得,不过也不好强求,杜家那一家人个个心怀鬼胎,都不是什么好相处的。

不过杜明却是个难得的好性子,张春芳当年几乎是被张家卖去了杜家,却能遇到杜明,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他们毕竟夫妻十余载,又恩爱有加,王荷也不愿他们真的合离,只得依依不舍的将她送走了。

好在他们现在都还住在府城,若是想见,也能时时见到。

……

赵淑英的身子已经大好,差不多能下床走动了,这些时日李氏时常去看她,但凡李氏去的时候,总会叫上王平安,一次两次也就罢了,次数多了,王荷多少也能看得出来一些李氏的意思,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可也知道,这事不是自己能阻止得了的,王平安不可能一辈子不续弦,以前那是没遇到合适的,可这回,这赵家姑娘若是跟王平安是两情相悦,赵淑英又是王家的恩人,两人再合适不过了,王荷实在没有理由阻止。

这天王荷刚从天香阁回来,李氏就派了田婶儿过来唤她过去,王荷想着李氏找她定然是有事儿,急忙赶了过去。

李氏自从来了府城,许是因为换了环境,府城里都是些她不认识的人,也不像在杜鹃村那般,有村民邻居陪着说话,李氏显得有些落寞。

王荷也是好久没见过李氏这么开心了。

还没有走进屋,就听见了李氏的笑声。

瞧见王荷进屋,李氏笑着道,“小荷来了,快坐!”

李氏身后站着的正是赵淑英,最近因为忙着张春芳的事,想着赵姑娘的身子也无大碍了。她便少有关注她,把重心都放到了张春芳一家和天香阁的生意上。

虽然同住在一栋宅子里,但是王荷却已经许久未见赵淑英了,她的气色好了许多,穿了一件浅红色折枝妆花褙子,月牙白十二副湘裙,耳朵上戴着一对儿鎏金缠丝珍珠耳坠子。

这身衣裳是前些日子王荷想着眼下外面乱的很,赵家姑娘想来还要在家里多住些日子,她的随身包袱在进城的时候就丢了,王荷便请了裁缝来家里给她定做了几身衣裳。

这一身,便是其中的一套。

只是这耳坠子,却不是王荷给她买的。

王荷认识这耳坠子,这是玲珑阁新出的款式,卖价可不便宜。

赵淑英是绝对买不起的,李氏虽然对赵淑英颇有好感,可也不会花几百两银子给她买对耳坠子,这东西怕是王平安给她买的,王荷皱了皱眉,压下心头的不适,冲李氏笑了笑,问道,“今日可是有什么喜事?难得您这么高兴。”

“可不就是喜事。”赵淑英说道,“大小姐不知道,今日刘大夫来过了,给老太爷把了脉,说是老太爷的身体好多了,想来再过一段时间,便能下地走动了。”

“真的?”王荷兴奋的问道。

李氏点了点头,“果然还是府城的大夫医术高明,咱们在清水镇给你爷爷找了那么多大夫看了这么多年,你爷爷的身体也一直不好不坏的,没想到来了府城,倒是好了不少。”

王荷也露出喜色,“早知道这样,咱们就该早点来府城了,爷爷也能好的快些。”

李氏也跟着点头,“幸好现在还不晚,好生将养着,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说完又抬起头,郑重的看着王荷,“今日找你来,还有另外一件事。”

“您说。”

李氏却是不急不忙,而是回过头意味深长的看了赵淑英一眼,赵淑英脸色微红,有些羞涩的退了出去。

王荷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待赵淑英走出去了,李氏才开口道,“赵家姑娘的事儿你也听说过吧?”

王荷点了点头,她当然知道,说起来,她们还算有点渊源,当年要不是王岭,只怕赵淑英这会儿早就嫁给同村的那个无赖了。

李氏叹了口气,“说起来,这事儿真怪不得淑英。”

王荷皱了皱眉,淑英?看来李氏是真的喜欢赵淑英,这么快就开始唤上她的小名了。

“当年明明是她那个未婚夫福薄,却连累她担上这克夫的名声,导致后面说的几门亲事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八章 王平安的亲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