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艳的回城之路,真可谓一波三折。
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
由于体检不合格,回城的事情,再一次被耽搁下来,于是,杨小艳再次准备回到山海县五七公社的知青点。
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在离家几百里的山海县,竟然遇上了邻居老刘家的二女儿和丈夫小军。
原来到了十二月末,“突击招工”的工作量突然加大,老刘家的二女婿小军被知青办抽调。
此时,小军正好来到山海县调一个知青的档案情况,但小军的后背起了一个疔,刚被老中医破了包,还要时不时的上药,于是,妻子便跟着他来出差了。
杨小艳从小到大,见到邻居这姐俩个,就是称大女儿为“大刘”,二女儿为“二刘”的,但由于这姐两个在老家长大,并不常见。
但杨小艳对“二刘”的印象特别深刻。
听父亲讲,在老刘的老家,二女婿小军开始没有工作,开着大卡车整天在各个县城间奔波和三教九流的人接触。
他的性格还很较真,碰到什么不痛快的事儿,就非要和人家掰扯个明白不可。
可东北的许多糙老爷们儿,特看不惯他讲理时脸红脖子粗的模样。
赶上心情不爽,就合计着收拾小军一顿。
小军本就是一个文弱书生的模样,讲起道理能有一套套的,但打起架来就是个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主儿。
于是小军经常鼻青脸肿的一张脸回了家。
有一次,“二刘”看爱人被打成这副鬼样子,便立刻气不打一处来。
嘴上不歇气的骂着:
“小军!你吃饱撑的出去找挨揍哇?”
话还没有说完,自己倒是随手便抄起砧板边的菜刀,出门便去找打小军的那男人算账。
那男人见“二刘”手里拿着把菜刀,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彪悍模样,反倒让她吓得不敢出门。
后来还是“大刘”的对象,带着两个弟弟跑过来,把盛怒难平的“二刘”拉回家去。
这样的事件,不用多,一次就够了。
“二刘”的不好惹,从此不仅在当时出了名,还传到了娘家,甚至传到了娘家的邻居,杨青的耳朵里。
杨小艳听爸爸一讲,再次见到“二刘”时,也就更加格外的关注了。
据母亲说:
“听你爸说的,那样的日子得多吓人。我倒是听二刘的母亲说,他们的日子,也多是和咱一样的。”
于是,杨小艳又特别好奇的问起母亲二刘的生活日常。
杨小艳母亲便把从老刘家那里听来的,讲给杨小艳听。
“二刘”结婚后,没有新婚燕尔腻到不行的恩爱,有的只是和几个妯娌的打斗。
即使在隔壁院都听得一清二楚的叫骂声和抓着人家头发一声不吭的二刘。
一年后,“二刘”生了老大,过了两年,老李又生了老二,“二刘”放弃了和那些女人互掐,转而致力于管教这两个儿子。
小军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是不大管儿子的。
“二刘”就再一次承担起了这个管教孩子的重任。
但在两个儿子的心里,他们更爱爸爸。
虽然小军一天到晚不见人影,但每次回来包里总是装着好些零食。
可妈妈却因为他们一点点的淘气,就把他们教训一顿。
儿子越顽劣“二刘”就越是憔悴,家庭和生活的重压,使得年轻时光**人的面容,平淡下去以致流于世俗。
杨小艳见了这般样子,倒是生出几分同病相怜的情感,非要请两口子在县城吃饭,说是尽自己的地主之谊。
“二刘”见杨小艳十分热情,也很感动,虽然不常见面,却在这异乡偶遇,实属不易。
吃饭的当儿,通过聊天,“二刘”夫妻知道了杨小艳的回城遭遇。
“二刘”爽快且不过脑的说:
“小军正好调知青办了,你回城的事儿,他包了!”
虽然小军工作方面的事情,“二刘”并不知情,但这种心情,小军还是理解的。
不可能如自己媳妇所说的,包了杨小艳回城的事情,可帮忙跑跑还是应该的。
于是,在老刘的二女婿小军的努力下,杨小艳体检化验单的事情,被查了出来。
杨小艳再次被批准安排回城工作。
当天,杨青骑车去知青办打听消息,正巧碰到小军要去告诉他:
杨小艳的回城已批复,并将由劳动局、知青办、商办联合批文手续交给杨青。
小军嘱咐杨青抓紧时间办理。
当时杨青高兴得热泪不由自主地流出,经过近两年的奔波,终于等到这一天!女儿可以回城参加工作了!
而杨小艳听说后,拿上批文手续一鼓作气,骑车飞快的跑着流程。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那段日子,怎么跑都不觉累了。
当杨小艳的工作已落实,她提着一些水果,去老刘家里表示感谢时,“二刘”拉着杨小艳的手聊起了她和杨柏的事情。
杨小艳说,杨柏太自私了,怕集体户苦,放弃女友自己先回城了,这样的男人不值得托付。
而“二刘”却给了杨小艳一些令自己十分惊奇的道理。
杨小艳通过“二刘”感觉很多人的日子里,都不大懂得什么是爱情。
很多结婚的女人,都是出于对家庭和后代的责任,对孤独的恐惧,他们必须选择结婚生子,找个不那么讨厌的人相伴终老。
而在无休止的平淡日子里,像做工粗糙却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