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玄幻奇幻>我从窟中来>第九十八章 葬窟神嗣
款款地说上一句“除了她,其他女子于我如浮云,所以叫她们小娘们儿算屁?”

如今的齐浩然,不会了。

就像那次回女儿国,白袍少年再次见到某位张姓英气女子,没有了往昔的一丝慌张,更多的反而是一丝从容了。

其实有时候寄予了自己很多期望之人辜负了自己,不要看得太重,更要及时收起自己的希望与幻想,这样反而会觉得不会这般难受了。

怅叹空梦一场,过后即是洒脱。

人为何会有失望悔恨以及像是被人背叛等等情绪?归根究底,其实是我们寄托在他人身上的期望太多。

这件事本来就不对。

白衣少年在那日雷雨交加的夜晚“劝解”齐浩然,其实那场对话讲到最后,更像是少年人的自言自语了。于他自己来说,不也是一种“想开”?

我曾在你那里寄存过一份纯粹清澈的“少年心思”,之后你将它丢掉,甚至是捅上一刀,原来或许是要问一句为什么的,现在只会平平淡淡地“哦”一声,原来自己看错了人,之后这个人再也不会得到自己的期望,所谓放下,想开,就是如此简单。

李清源能解开小心结,有如今这般“自己能一举

破入第二大境”的感觉,与此“想开”,同样密不可分。

齐浩然解释道:“第二大境锻神识,与第一大境那种专修体魄,旨在将五脏六腑,奇经八脉,以及四肢百骸与外界灵相互适应,从而达到锻炼体魄的目的不同,第二大境,则更要注重修士的“心意”与“魂魄”,在我辈修士那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叫做‘磨真意’,意思是不断打磨自己的意志,更要坚定自己所向往坚持的,一路上磕磕碰碰,最后的去芜存菁,就是第二大境修行就成。”

“儒殿里走出的人为什么更适合自己修炼?因为他们很早就确定了自己想要的,甚至是自己所主张乃至提倡的学术,所以在第二大境里,很吃香,比之主张‘不断敲打向道心,一颗琉璃始复成’的道教不同,儒殿修士的‘道心’好像在最初还是稚童,摇头读书的时候,就有了,且不需如道教那般近乎于苛求的打磨,不断完善自己的学说即可。”

“修行路上,任何小心结都会被无限放大,境界越高,就越是能体悟到,所以放下想开,与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这般‘小事’却是世间仙人苦求不得的东西。”齐浩然看了看若有所思白袍少年,只有苦笑。

这般轻易就做到了“想开”,进而跻身点星境界,少年之后的修行道路,可谓坦途大道了,世间还有比这还不讲理的事情?

少年人最后问了个问题,“如果我现在去修金刚境,是不是这辈子就无望第二大境了?”

齐浩然哑然,“当然不会,极境不是止境,如果你能修到之后第三大境,你就会知道什么叫进入此境,终生不前了,每一次破镜都是偌大的机缘福分,任你是如何天纵奇才,到了这里

一境界,怎么也需要吃些苦头的,就比方说我。”

齐浩然一指自己,那叫一个威风凛凛。

死得最干净的是哪一派系的修士?佛陀尚能烧出舍利,道士羽化而登仙,听起来走得洒脱,其实有自身灵萦萦绕绕,化作光辉散落人间,实则留下太多东西,说不得就会在哪一日,在某位有缘人身上“重返人间”。

相较来说,儒殿修士倒是走得干净利落,说没就没,丁点也不含糊拖沓。若有鬼魅身躯留下,自有一身浩然气镇压,将之生生压散。

鬼知道齐浩然这位满腹浩然气的读书人,是如何做到死后没被自己那一身浩然气压散,反而活蹦乱跳地,差点修成“鬼仙”的样子。

白衣少年并不知其中道道,立时白眼一个。这让齐浩然伤心不已,瓮声瓮气继续道:“而金刚境不同,走得是实实在在炼体的路子,说白了就是锻炼体魄而已,什么时候不能做?没事儿跑跑步,练练拳,都是在修炼体魄,最终结果,只看你出力多少而已,像是老将军,其实本身就是第二境灵海修士了,只不过他更向往造就一副金刚体魄多一些,所以一直淫浸其中,致使第二大境止步不前了,‘不入金刚,不破三境’,这就是他或者大部分追求金刚极境之人的心结所在,这也是症结所在,因为不入金刚境,他们的心结就一直在,必然破不了第二大境与第三大境之间的天堑,太难了。”

少年思考一阵,忽然心底腾起一个可怕想法,“有没有人同时修成了金刚极境与灵界极境?”

齐浩然悚然一惊,张了张嘴,哑口无言。

因为思及一人。

第一代葬窟神子。

>


状态提示:第九十八章 葬窟神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