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网络游戏>向死求生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滔天大火,烧烧烧

贺兰仓径直走向了金辉之家的那道暗门,就像是正常上楼梯一样不紧不慢地向上走,不再无意义地攻击所有敌人,也不再纠结于使用某种攻击方式。

现在他已经没有那种“不杀光不舒服”的毛病了,只要知道自己出了问题贺兰仓还是会改正的,毕竟他还想好好活着。他现在不再追求用某种招式杀敌,也不关心敌人的弱点是什么,而是追求自然:更少的动作,更小的幅度,更收敛的气息,更舒展的动作……追求的是让敌人无从反应无法反抗的攻击。

所以贺兰仓现在的行动在一般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在精锐战士们看来则会觉得惊悚的景象——一个人慢慢走过,偶尔大剑像是扫把扫去浮灰就让几个敌人无声死去,而他离开后都没被发现。

但是贺兰仓还在改变自己的动作,只有他自己知道还做得不够,毕竟他知道如果按照他所想,这路上不会发生任何战斗,所有发生的攻击都是因为如果他不出手就要被发现了。

牢笼红馆里面发生的事情基本无人知晓,贺兰仓找到浪人克兰可能还要费点功夫,这里发生了什么也不会收到外界的目光。

十个国家除了阿斯卡利亚和崔斯丁在半个月前都在做一件事情:谴责两个大国用虚假的联姻戕害各国未来的希望。当两大军事强国假联姻的伪装被揭开之后,各国都声讨两大王国恶毒虚伪,其实又暗中嫉恨莱温和卡黑没有上当,明里暗里没少撺掇。

现在除了战争中的四个国家,其他国家也都关注着两大战场。

无论是卡黑还是莱温,边境的战争都陷入了僵局:崔斯丁是有心打无心,卡黑还在从各处调兵遣将就已经占领了一座港口城市,并且屠城,虽然跨着大海但是船队依然源源不断运送士兵和补给;莱温则是成功让阿斯卡利亚陷入了森林迷宫,骑着大马的骑士们也都学会了下马走路,弯腰低头举盾牌,生怕从不知道什么地方飞出一只冷箭,步兵们则开始伐木,开辟一条能够给他们足够缓冲距离的道路。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崔斯丁和卡黑的关键在于海战,因为这关系到已经登陆的崔斯丁大剑士和黑巫师能不能继续战斗,一旦崔斯丁海战失利已经上岸的部队就相当于是送死,而且就算是崔斯丁海战完胜,还要看之后能不能在陆地上打得过,大家都认为这场战斗还要拖延很久,至少卡黑会准备到万事俱备;

而莱温,各国都不太看好,因为这些年莱温实在是太没有存在感了,除了八年前提出了一门叫营养学的新知识就没什么消息传出来,更何况这个消息还是通过黛瓦拉之光教会传出来的,虽然历史上每次莱文都能够击退阿斯卡利亚,但是每次来问付出的代价都极大,而且阿斯卡利亚也都没用全力,面对倾巢而出的骑士大军松散的政治制度会让莱温陷入危机。

但是没人能够想到在同一个夜晚,同样大概凌晨两点半左右,同样是火焰,让这两个地方的战斗立刻出现了无法预料的变化。

卡黑方面趁着天色较暗,又是黎明前人最困的时候,调动了大大小小近300艘船只,向崔斯丁由8艘长度超过40米的三桅战舰为核心的舰队发动了冲击。但是不要认为卡黑调动的船只数量多就花销大,这将近300艘船只里面有超过200艘是只有一个人驾驶的小型篷船,最多只能装下半吨重的东西,根本不是在风高浪急的大海上用的东西,而且其它船只也都并非战舰,只是改装过的中型渔船罢了,长度都只有10米以内。

但是这些船上都装满了油,干草,还有少量从北方蛮族高价购买的火药。

没错,这就是之前贺兰仓帮助卡黑想的主意。这个套路中国人玩的贼溜,从三国时期卧龙先生就把放火这种招式玩得炉火纯青,在长江上玩了一出“点燃了人类文明史中的一颗火苗”,让强悍的魏国也吃了瘪;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一场鄱阳湖大战,也是一把大火染红了半边天。

既然老祖宗都成功了,没有不借用的道理,当速度飞快的小船带着火焰从四面八方包围向还下着锚的崔斯丁舰队时无论是开船撞过来的卡黑渔民还是崔斯丁水手,大家最先做的事情都是跳到水里,而世界各国也都学到了一个新套路,开始反思自己舰队是否畏惧火焰。事实上这场战斗之后崔斯丁自己都放弃了,因为他们再凑出一支舰队大家实在是太大了,全世界也都知道崔斯丁进攻卡黑完全失败,之后那座城里的崔斯丁人还能扛多久完全看卡黑人什么意思。

同一个夜晚,莱温边境的守望森林中阿斯卡利亚人准备烧出道路预先砍伐的空地还没完工,一个个白天过度劳累的士兵睡得都很沉,就连哨兵和暗哨中警戒的士兵都疲倦地时睡时醒,当然更不会有人发现百米开外树上微小的动静。

这些人是在之前几年战斗中莱温贵族们发现小股特种部队在混战中的优越性后模仿培养出来的“翎狙”,手持血木长弓,善用各种属性箭矢,还会基础魔法并且精通陷阱布设的游侠小队。特种战队在做另一项任务的时候,这种不需要露面的放火任务交给用长弓的部队更加合适。

还没能将防火地带开辟出来的阿斯卡利亚人们立刻受到了莱温人们热烈的接待。现在不会有战士说莱温人冷漠了,因为这把大火实在是过于热情,甚至因为有些士兵违反规定为了睡得舒服点把砍伐出来的易燃物当成枕头或是堆起来当成第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四章 滔天大火,烧烧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