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子的带路下,一座古朴大气的寺庙缓缓在眼前展开,棕褐斑驳的墙皮在白雪的覆盖下少去了些许时光痕迹,朱漆大门敞开,一位小沙弥正站在那里垂目念经,遇见来往信徒便低声一句‘阿弥陀佛’,不少善男信女在其中走动,可见寺庙香火之鼎盛。
三人跨入门槛,小沙弥低低一句‘阿弥陀佛’,声音嫩脆而清雅。
万尚志看着小沙弥,心中忽然有什么触动的声音,脑子里有些影像呼之欲出,他拼命回想却怎地也抓不住记忆,略显烦躁、颓然地抓乱了头发。
邵天宜看到,问道:“怎么?”
“好像想起什么,”万尚志烦恼道:“可又记不清楚。”
闻言,邵天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只是一旁的万尚志并未注意到。
“施主何必纠结于忘却的东西。”一旁的小沙弥忽然开口。
万尚志抬眼看去,小沙弥仍闭着眼,嘴里念叨着他听不懂的经文,仿若刚才那句话不是出于他口一般。
“小师傅说的是。”万尚志放下杂乱心绪应了一声,转而看向引路小子,掏出了二十文钱递给他,又道:“你在这里等着我们好吗,若有其它事早走也可,我们认得回去的路。”
小子欢喜地接过铜板,忙应道:“好,哥哥放心,小子会在这里等两位哥哥的。”
万尚志面色古怪,他不过是调侃,却并未想到这小子真叫了自己哥哥。不过此时他心情不好,也不想多说,只是点了点头便往寺庙里走去了。
跟随着往寺庙内行进的人群前行,万尚志茫然地看着各处大殿内里的各色罗汉神仙,心里恍惚地觉得各处都是十分熟悉。
他甚至想出这大殿后方是僧人居住的地方,当他穿过大殿,看到一排僧人住宅的时候,慌张充满了他的内心。
他从未去过这所谓的福安寺,但随着他在寺庙里呆的越久,他便愈发地发现,自己脑子里竟莫名其妙地出现寺庙的建筑格局,而当他走过一个又一个大殿,穿过一个又一个长廊。
他发现脑子里浮现出来的东西都是真的。他知道走过这条长廊会有一个石室,那是处罚犯错的僧人,令其思过的地方;推开这扇小门后,是僧人们烧菜的厨房。
一个僧人注意到万尚志二人,他走到二人面前停住,双手合十垂眸声音温和:“二位施主,此处是福安寺后厨,外客止步,还请返回前院。”
万尚志凝视着僧人光滑的头颅,忽地想起什么——他惊觉自己曾做过一个梦。
在梦中,一处古朴寺庙前,一位老妇人将襁褓里的婴儿托付给寺庙里的老师傅,一位跟在老师傅身后的小沙弥接过了婴儿。漆红大门缓缓闭合,他听到老妇人轻声的长叹,然后是脚步远离的声音。
“再让他看一眼。”老僧人轻轻打开寺门,小声对小沙弥说了一句。
“师傅。”小沙弥不解地看向老僧人:“既然那位施主要孙儿入佛门,自当忘却俗世因缘,您这是?”
老僧声音平缓:“他不见得是我佛门子弟。怎能因着长者的选择,便决定他的一生呢?再让他看一眼吧。”
“是。”小沙弥眨了眨眼,眸子里还带着些迷茫,他年岁不大,还不是很能听得懂老僧的话语,只是顺服地依言而行,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个人是德高望重极具盛名的‘福安七佛子’之一,他出家之前父母悉心叮嘱,要好生同大师傅学习。
可是他不明白,同样是被父母送入佛寺,为何师傅对这孩子的态度是让他自己选择是否皈依佛门,而对自己,是公然顺允。
只是想想师傅曾夸奖自己有慧根,他不禁心里一笑,美滋滋的。
不行!他忽地在心底暗斥自己,出家人要隔绝七情六欲,可不能因师傅的夸奖而开心!
福安寺,厨院中。
万尚志看着眼前光滑的头颅,不禁多了几分敬意,沉声问道:“请教小师傅,贵寺住持在哪?”
僧人抬头看了一眼万尚志,“不知施主找住持何事?”
“有些俗事缠绕,想请教一下。”万尚志答道。
僧人静默,少顷道:“厨房事务尚未完成,小僧暂且脱不得身,不若二位施主去前殿里找那边值守的几位师兄,他们会带二位施主去寻住持。”
“斋饭?”邵天宜忽然出声,惹得万尚志和那僧人皆看向他。
僧人答道:“是。”
“可以看看斋饭吗?”邵天宜问道。
僧人道:“若施主施得香火钱,是可以吃福安寺午间的斋饭的。”
邵天宜抬了抬眉,补充道:“小师傅,我想看看斋饭是怎么做的,可以吗,我是厨师所以对这些颇感好奇,若能看得一二,我愿布施贵寺五十两香火。”
万尚志一僵,随即下意识地摸了摸腰包。
邵天宜自是察觉到他的小动作,心底好笑并未表现出来,而是一脸认真地看向僧人。
僧人一怔,似是从没遇到过这样的要求,不过也只呆愣了一下,他便点头道:“可以。”
“可以先看吗,银子在客栈里我过后取来。”邵天宜再次讨价还价,又道:“我亦有信教,不会诓骗小师傅。”
僧人眉眼稍低:“无碍,请随小僧来。”
说着,他回身往厨房内走。
地上的落雪早被勤快的僧人扫除干净,是以鞋子并未沾雪化水,厨房内的地面十分澈净,连点油污都没有,几台大锅熬煮着不知是什么的汤,闻起来鲜香扑鼻,僧人们忙碌于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