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玄幻奇幻>最是光阴留不住>431章下岗

而蒲素这样的,一次性拿个万儿八千,大概是几个月的工资还不知道是什么,反正就不管了。医疗保险一直算到这之前,之后的就要依靠个人缴纳,单位是完全不负责任了,既然都不存在了也没法负责。

这就是之前老蒲为他谋划的人生,当初不惜说着当兵好,天天和上体育课一样……他就算不出事,终究也是这么一个结果。他这个年龄的,单位遇上这种事大多数都是这个结局。

个体在历史进程面前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只是千千万万个尘埃加在一起就了不得了。像他这样遭遇的不知道有多少,还好他没指望这条路,而那些这辈子原本就打算这么活下去的人到底是什么心情,就不知道了。

现在人可能会嗤之以鼻,说着人就要有梦想,要努力要拼搏……毕竟现在我们提出要民族复兴,提出中国梦。而当时提倡的是安心工作,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当时人简单,上一代就是这么过的,他们也不奢望太多,能安稳那么过一辈子也很满足了。

反正总要有人做出牺牲,轮到谁倒霉谁就受着。没有那时候的变革,现在我们日子也过不到这样。只是说起来简单,谁碰上谁知道。都希望碰上这种事的是别人,不相信去问问当年下岗的,十个人里有九个口气都不会好,哪怕现在过的都不错,每天跳跳广场舞,里还总是有钱受骗。

老冯他们那边影响很重。虽然他们不是重工业企业里的人,但是整个地区影响很大。从那个时期开始他们那边人就纷纷外流,刚开始出去还很受欢迎。

逐渐到了现在,几十年以后,四处口碑都不怎么好。没办法,出来的人太多难免良莠不齐,而且口音特征明显。尤其是几个省份都算在一起,他们上哪去讲理……

谁不想在自己家乡安居乐业?原本丰沃肥美的黑土地现在根本留不住多少年轻人。哪怕最南边的城市里也到处都是操着口音很好辨识的老冯老乡,这里面的原因说起来复杂,各方面都有,但实际上差不多就是从书里这个时候开始的。

蒲素当时是脑子不够用,他这时候有现金。找到老刘想想办法说不定就能把父母的工厂给收了。这种大型国企把设备当废铁卖都不止收购费用,更何况那一大片厂区面积,没几年,当年的厂房开发成商品房,开发单位是总部在桑海不远的某上市集团,下面的进出口公司还从蒲素这里走过去中东和西班牙的纺织品。

这种现象全国从南到北无处不在,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确实是富了一批人。然后富人带动经济,原本企业的主人,那些下岗工人也只能为奴为仆继续做出牺牲,再做奉献了。

这一章原本也是四千字大章,现在必须要分两章发,万一处理一章还能留一章。

老冯看起来五大三粗,其实说话很有分寸。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不像老蒲满嘴跑火车,想到什么都敢讲。老冯虽然年纪比老蒲小,觉悟比他高多了。

蒲素这时候对自己即将下岗虽然心里很不舒服,但也只是情感上的。觉得自己当兵当的毫无意义,最后什么都没剩下。当时社会上流传一句话:xx后悔三年,不xx后悔一辈子。而蒲素是回来以后只要碰到有这种意图或者要送孩子去的,他都极尽所能劝阻了。

当时服役期三年是标配。第一年的日子可以说生不如死,当时几乎到处都是这种风气,非常非常的压抑。第二年有新来的新兵垫底,稍微像个人,也确实能得到一些锻炼,这时候如果退伍正好,否则到了第三年,混成老兵油子,反而还不如入伍之前。

现在好像早就改成两年制了,确实应该比以前好了很多。这一点他在军营的时候就不止一次想过,没想到在他退伍若干年后真的实现了。

经济上对于下岗他根本没有感觉。至始至终他挂在单位里一分钱工资也没拿过。只是情感上人总是要有个归属的,以前不管怎么样,想想自己还是有单位的人,虽然从来没拿着劳保去看过病,但是也是有一定保障的。从此以后就真的只能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了。

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当然对这种情感无法理解,压根就没几个人体会过。只不过看着每年公务员宣选拔还是那么激烈,就足以说明一旦体会到了体制的优越性,同时又放弃在社会上拼杀的打算,进入集体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七十年代初生人,基本上完整目睹和经历了很多事情。长大后更是社会转型到互联网时代的主力军和参与者。比他们更为直接的年龄层也只有六零后了,只不过六零后初期现在已经临近退休。而七零后算起来起码还能再战十年……

八零后相比就间接的多,虽然没啥代沟,但毕竟有的八零后的父母就是六零后……而九零后则完全对很多事情已经不了解了。很多事情不是经历,光后来看宣传,到底能了解到多少毕竟深度有限。

相比之前几代前辈,八五后开始的年轻人尤其是九零后和现在的00后,要自信的太多。日子过得好,生活无忧,又重视学习,重要的是国家富强,大多数都非常自信。这种新的气象,真的是非常之好。从近代史来看,国人似乎还从没有过像今天这样自信,自豪,意气风发。

这都是父辈以及再上一代,付出了无数代价和牺牲才换来今天的成就。除了时不时疯涨的这个那个,比如现在的猪肉。社会现在总体趋于稳定,而且相对公平。


状态提示:431章下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