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冰河时期,干旱是多年的主要天灾,并且出现了很明显的南移迹象。
既然发生了大规模的旱情,肯定是要求雨的,并且已经求过了两次了。
先是组织地方官员求雨,却没有任何效果,紧接着又组织宗室子弟祈雨,老天爷依旧不给面子。
不少官员纷纷上疏,建议由皇帝主持一场祈雨活动。
作为上天之子,这种事必须由皇帝出面,方能显现出隆重之意,才能体现出皇帝顺天爱民之心。
从道理上来看,由皇帝出面举办祈雨仪式原本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儿,但复隆皇帝却迟迟不做理会,不是他不希望下雨,而是因为他有很深的顾忌!
求雨好说,但若是求不来雨水,那就不好说了。
作为真龙天子,若是同样求不到雨水,那是就是老天爷不给面子,到时候如何收场?
是不是应该再上一份《罪己诏》放入书架了呢?
复隆皇帝不怕求雨,怕的是求不来雨水,那将是一场不大不小的政治灾难。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皇帝才迟迟不肯表态,不愿意亲自去求雨。
所谓的真龙天子不过是糊弄老百姓的说法,如果皇帝真的有那么神奇,哪里还会有那么多的天灾人祸?
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否则的话,皇帝不会亲自去求雨,毕竟那是一场很大的政治冒险。
但形势比人强,随着旱情的持续,要求皇帝亲自出面求雨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要是再畏缩闪躲的话,就显得不那么亲民爱民了。
万般无奈之下,复隆皇帝只能硬着头皮颁布诏书,准备上顺天心下合民意的亲自去求雨了。
按照古老的周礼,天子求雨一定要到山阳水阴之地才能进行,所以复隆朝的“祈雨坛”设在观音门外的北郊。
所谓的“祈雨坛”其实就是临时堆砌起来一个方形土堆,土堆上有一个圆坛,暗合“天圆地方”之意。
一大清早,复隆皇帝就率领文武百官并宗室子弟等人来到了,虽然天气炎热,大明天子还是非常罕见的穿上了全套的大衮礼服,头戴珠冕手持玉圭,在一片鼓乐声中当场宰杀三牲贡品,然后献上白壁锦帛等物。
按照礼部考据出来的礼仪,点燃了一大堆柴火,把三牲贡品的鲜血淋于火中,然后三次献酒,将五谷杂粮和盐巴等物大把大把的抛洒出去。
在所有的礼仪当中,祭天礼的规格最高,丝毫马虎不得,也容不得丝毫差错。
这个时节正是盛夏,到底有多热那就不必说了。
偏偏还要穿着全套的大礼服,把自己包裹的好像是个粽子,尤其还在站立在火堆旁边亲自宣读祭文,简直就是活受罪。
片刻之间,复隆皇帝就已汗如雨出了,却不得不用很大的声音继续宣读:“玄黄高天在上,漫天神佛听真,雷电风雨并四方龙神,大明天子谨代万民泣血以告知……”
“今春以来,历百日而无雨,旱魃之灾生灵哀嚎,致使百姓惶惶黎庶难安。帝天降罪非是无因,若因朕似的上干天和下积民怨,则灾及朕身,于民何罪耶?”
老天爷不下雨,致使天下大旱。
若是因为我这个做皇帝的做错了什么才惹得上天震怒降下灾祸,还请老天爷把所有的惩罚都降临到我一个人的身上,不要连累老百姓们活受罪了。
“下闻民以食为天,禾粟垂丰而骄阳不雨,亿兆生灵倒悬,帝天视之高远岂无闻乎?朕斗胆以询帝天,禾枯而苗槁,田干而地旱者何也?”
旱情已经这么严重了,老百姓还在受苦,想必老天爷已看在眼中了吧?
禾苗枯萎田地干旱,我这个当皇帝的应该怎么办?
“民务于弄,将丰而败,雨泽苍生,搏利其哉,朕已凉德而祈上苍,疾告于帝天,立驱旱魃而许生民,以造万民之福,大明天子肯祈之。”
洋洋洒洒的求雨文书念完之后,放在火堆上烧了,就算是给老天爷打了一份正式的“求雨报告。”
至于说老天爷会不会这个面子,是不是会大发慈悲的降一点雨水下来,那就得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此时此刻,一轮红日初生,洒下万道金光,分明就是个万里无云的好天气,怎么看都不象是要下雨的样子。
看来,老天爷是不准备给复隆皇帝这个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