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具战略眼光和战术素养的四十二个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让他们分别制定攻略湖广的作战计划,其实就是把他们转变成为自己的参谋。
作为最高统帅,张启阳只负责总揽全局的战略部署,至于战术层面上则完全交给自己的学生去筹划,这是一个简陋的参谋制度雏形。
被张启阳寄予厚望的第四期军校生,已进入到最后的实战演练阶段:在完成阵型作训之后,已开始接受拼刺训练。
说起拼刺,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在最开始的时候,张启阳曾经希望给自己的学生们装备刺刀,但是事实证明,这完全就是异想天开,根本就行不通。
为了增加射程,军校生使用的火铳比一般的大明制式火铳稍长一些,看起来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是在实际的作战过程中却暴露出一个很大的缺陷:无法装备刺刀。
因为火铳的重心靠后,q管变的更长,带来了一个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影响深远的“小问题”:捅条也随之变长了。
因为火铳必须使用捅条才能装填,若是直接按照张启阳设想的那样装备刺刀的话,必须先卸下捅条。
虽然仅仅只是多了一个技术性的动作,但却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经过无数次验证之后,张启阳不得不放弃了原本的打算,改刺刀为刺q!
在一尺二寸长的q头上加一个套筒,套筒上有卡环,可以直接套旋在火铳之上当做刺q使用。
如此一来,使用火铳的学生们就具备了近身肉搏的能力。
同时还有一个现在看起来有点微不足道但却具有长远影响的改变:学生们的属性!
众所周知,毅勇军战兵的主武器是。
加装了刺q的学生们用的也是q矛类型的武器,冥冥之中似乎更加彰显了学生们的传承——他们就是毅勇军的加强版。
这个象征性的的小小改变现在看不出什么,以后却可以发挥出无比深远的影响。
作为新华军校的战术教官,刘大牛非常适应这种改变,这不仅仅只是因为q矛类武器是他们的专长,还在于学生们的近战方法完全承袭了毅勇军。
穿上藤甲进行捅刺类型的训练,这一切本就是刘大牛等教官们最习惯的事儿,自然是事半功倍。
在第四期军校生进行近战训练的同事,第五期学生已经入校了。
和前四期学生不同,从这一期开始,新华军校的教学模式出现了一些细微的调整:不再使用外来的教官,而是直接从第一期、第二期学员当中甄选优秀者出任教官,由他们管理军校的日常事务,并且对新的学生进行培训。
从第五期军校生开始,新华军校就变成了一个完全意义上的闭合体系,变得一个外人都没有,无论是日常管理还是学生们的操训,全都是军校内部人员。
作为创始人和校长,张启阳本人基本退出了军校的日常管理,成为一个精神领袖式的人物。
对于化名朱季兴的永王而言,加入军校的第一个月,简直就如身在地狱。
好不容易等到月底,趁着放假的机会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找复隆皇帝哭诉。
“皇兄,皇兄,那军校真不是人待的地方,我不去了。”
毕竟是患难与共的嫡亲兄弟,看着泪眼连连的永王,复隆皇帝自然会大生恻隐之心,赶紧问道:“怎么回事?可是军校之中太苦?”
“若仅仅只是受苦也就罢了,还时常挨打,把我的屁股都要打烂了!”
“时常挨打”这句话,还真不是他瞎说,而是事实。
作为金娇玉贵的亲王,过惯了呼奴喝婢的生活,刚刚入校的时候肯定适应不了,接连受罚好几次,张启阳以军法治校,最低程度的惩罚就是十军棍。
细腻嫩肉的永王怎经受得起军棍的“摧残”,每次挨揍都被打的鬼哭狼嚎。
虽身在深宫之内,复隆皇帝却很清楚的知道弟弟在军校之中过的什么日子:因为有张启阳的“汇报”!
永王每违反一次纪律,就挨一次揍,张启阳就会准时的向皇帝汇报一次。
所以,皇帝总是能够知道自己的弟弟在军校之中的情形。
从加入军校的第一天开始,永王就挨揍了:原因是一卯不到。
集合点名的时候迟到,必然受罚,这是军校雷打不动的规矩。
在刚刚吃了十军棍之后,第二天就又吃了十军棍。
这一次,永王没有迟到,之所以挨打是因为军容不整。
因为习惯了奴婢服侍的生活,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深宫生活,连自己穿衣戴帽都做不到,导致集合的时候军帽没有戴整齐,大方巾落在宿舍,绑腿都没有扎好就去集合了。
对于永王而言,严苛的军校生活真的无法适应,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最有意思的是,连续两次受罚根本就不是结束,而是噩梦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天当中,他隔三差五就犯一次错,每次都被打的惨兮兮。
按照新华军校的规矩,连续三次受罚,是要被开除的。
和永王一起加入军校的那十三个宗室子弟,连一个月的新生阶段都没有熬过去,就被开除了四个。
永王之所以没有被直接开除,完全就是因为张启阳的“特殊照料”。
复隆皇帝本就不是心志如铁的铁血君主,性子最是绵软随和,看着凄惨无比的弟弟,心中的恻隐之情已不必多说,真的很想把永王从军校之中唤回来,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