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逆明传>第五十七章 横空盘硬语

黄子澄一直端着手站着,默不作声的听着其他四人发表意见。

尤其是徐达家的老二徐辉祖,呵呵,这小子今年才三十一岁,这个在圣上面前不惜出卖自己亲姐姐一家的大舅子,以后要对他多留个心眼。

这个时候大义灭亲表忠心,不知道徐家老二惦记的是什么,图个啥。

世袭了老头子徐达的魏国公爵位还不够?

圣上崇文轻武,徐祖辉身为爵位最高的武将,掌管了中军都督府,自然是想通过出卖自家人上位,抱圣上大腿求重用呗。

虎毒还不食子呢。

何必呢。

黄子澄眼神扫过前面发言的四人,说实话,四个人的意见,他都不同意,建文问他话,他沉默了几秒钟没开口。

建文又扯了扯黄子澄的衣袖:“大人,你什么意见?”

“回禀圣上,昨天下午,老臣处理了两百多封奏折,都是为湘王朱柏鸣不平的。”

“其中有不少人,措辞激烈,说对待湘王是陷害忠良,滥杀无辜。”

“老臣记得前两个月,二月份的时候,针对收兵蒙古和派兵围困北平,涉及到了燕王,当月收到了五百多封弹劾的奏折。”

“回禀圣上,这段时间围绕削藩的奏折,前前后后也有八百封了。”

“这段时间,老臣疲于应付这些文臣言官的非议,对此,实在是感慨良多。”

黄子澄说完,又故意用眼神瞟了一眼方孝孺,另外还有一百多封奏折是反对恢复周朝古制“周礼”的,不过今天的议题不是行政规制,是皇权政治,周礼就不在今天讨论范围内了。

“圣上,削藩的建议,最早是齐大人和老臣提出来的,目的是避免重蹈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的覆辙。”

“圣上您年轻,又不似先皇太子有十来年辅政和执政的根基,削弱周围兵权和势力过大的藩王,无可厚非。”

“先帝洪武建国初始,朝廷重臣以武将为主,而守国治家阶段则以重用儒道结合的文臣为主,所以从先皇太子朱标开始,我大明就进入以文臣为主的仁义治国阶段。”

黄子澄说到这里,又故意瞄了两眼殿内唯一的一名武将出身的徐辉祖。

“可是,从今年的二月到四月,围绕削藩以及削藩涉及的军事调令,却破天荒的收到了八百封弹劾反对的奏折。”

“圣上,现在是文治时代,上一辈的武力血腥,喊打喊杀,动不动就诛九族,夷三族,已经不太合适了。”

“况且,已经引起了两波朝野震动,文臣是治国的根本,这两个月却受到了八百封文臣上书反对的奏折。”

“所以老臣建议,今后行事,要更加谨慎,顾全大局,尤其是顾及圣上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家体面。”

“圣上,这就是老臣对于燕王派儿子进京祭祖的看法。”黄子澄向建文低头回了个礼。

扬尘在墙角听了,心念,子澄大叔果然是和稀泥界的一把好手,没有正面回答到底是关不关押,关押多长时间,而是上升到一个宏观的高度去看待整个事件。

句句话听起来都很有道理,句句话都和其他四人的意见不冲突。

但是仔细分析,句句话也都不同意其他四人的意见。

建文认真的看了黄子澄几眼,感觉他是话中有话,又不方便在场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于是也会意道:“多谢子澄大人教诲,朕懂了,今天先到这里,众卿家退下吧。”

其他四人却有点懵,今天的结论是啥?

扣不扣人?

关不关押?

百变小狐妖:高冷少女在都市

四叔的儿子,老大朱高枳年龄和朕一样大,另两个比朕年纪还小,无端端的被关押,肯定会觉得含冤莫名吧?

“圣上,您现在毕竟是一国之君,处理国事还是要顾及一下皇家的体面和颜面。”

“燕王此次能主动派三个儿子进京,明显也比另外五个藩王要识大体。”

“圣上何必要激化矛盾,非得要把人关押起来呢?”黄子澄引导开解建文。

扬尘远远的听了,心中的大石头放下了一半,看来还是有很大缓冲的余地。

“那朕就在宫里找个远一点的别苑,让他们三人住下,也不提关押不关押的话了,找些书送过去,名义上让他们留在宫中读书,反正宫里也有锦衣卫当护卫,也和齐大人的意见不冲突。宫里好吃好喝,明面上也委屈不了三位世子。”

“大人,您看这样可妥当?”

“妙!太妙了!圣上,你真的是太英明了!”

“这么办,朝野上下也没人敢非议了,齐大人他们几个也能放心,以招待之名,行软禁之实。”

“至于要在宫里待多久,这个不妨见机行事。”

“三个儿子留在宫中享福读书,燕王也不好再表示什么不满。”

“绝妙!”

“圣上,您真是太英明了!”黄子澄笑眯眯的拍拍建文的肩膀。

“那行,朕这就传旨下去,让他们准备地方,这事情就这么办。”

“平稳过渡,不激化矛盾。”建文皇帝如释重负。

扬尘的小心脏也终于不再紧张,至少,老姐和世子他们短期内,没有性命之忧,也没有落入锦衣卫之手,被押进诏狱。

人还住在宫里,时间到了,总是有办法找到机会开溜的。

黄子澄和建文私聊结束,就退了出来,扬尘见状赶忙从大殿的墙角溜出跟了上去,两人一同打道回府。

下午,两人在书房还是


状态提示:第五十七章 横空盘硬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