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种情况,庄建业真的没啥好说的。
不能说国内的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单位和生产厂不努力,不进取,但贪大求全的思想却比比皆是。
这事儿总的来说也不算错,毕竟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是人类的天性,更何况大推力航空发动机本来就是人类一切工业智慧的结晶,有了它战斗机的性能才能更加优良,有了它大型运输机、轰炸机才能翱翔天际,有它大型民航客机才能越洋飞行。
当然能够完成它,参与的技术人员才能获得更高的荣誉,领导的官员也能得到更快的晋升。
小小的1000千瓦以下的涡轮燃气动力装置能做什么?就算上级领导来视察,都不好意思摆出来,那么小,功率那么低,万一领导问,你这东西能装什么飞机,说起来都尴尬。
除此之外,国外对应用于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的涡轮燃气动力的开放态度,也促使国内各单位对该领域变得漫不经心。
特别是随着波音、麦道等新一批大型宽体客机的引进,配套的飞机辅助动力装置也已零配件儿的形式进入国内。
就比如说民航刚刚进口的六架波音—737客机上的—36飞机辅助动力装置,因为其稳定的性能和超一流的高空启动能力,得到西北所的青睐,将其应用在运7的改进型上,成为最新款的运7的辅助动力系统。
至于在战斗机方面,国内秉承苏联五、六十年代的粗犷风格,对辅助动力的概念并不明确,再加上机载设备简单,且基本上都是机械仪表,对机载电力系统要求并不突出,因此对辅助动力只停留在启动主发动机上。
因此一般做的都很小,最大也不过十五公斤,再加上材料和结构上的限制,功率都不是很大。
所以国内战机往往在机场内都要配备供电或者供气等地面保障装备,原因就是歼六、歼七战机上没有独立的供电、供气的辅助动力装置造成的,而这也间接增加了地勤的负担。
可因为作战理念和战术构成的不同,部队似乎对此并不在意,直到21世纪10年代,歼—20的出现,才将这个思路彻底转变过来,在机体内部加装了apu飞机辅助动力装置。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辅助动力装置apu是装在飞机上的一套不依赖机外任何能源、自成体系的小型发动机。
在飞机地面维护时,主发动机不工作,apu可以向飞机提供电、气、液压等能源,可以不依赖地面设备的支持,提高飞机自给能力和维护保障性,延长主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降低飞机的全寿命期维护费用。
发动机在空中出现故障时,或电源、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apu能提供电源、液压等辅助能源,并可以辅助发动机快速空中起动,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及飞行能力。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如今国内航空业,特别是部队,对这方面还没有足够的重视。
所以庄建业下大力气搞过来的t—62t彻底成了鸡肋,是姥爷不疼舅舅不爱,当然了,如果李斯特能按照庄建业的想法,把—36弄过来,效果估计会好一些,毕竟民航的波音和麦道客机上用的就是这一款辅助动力装置,多少能沾点儿光。
不过效果也不会太大,毕竟民航新到的宽体客机有自己的维修保障体系,腾飞厂过去学习行,上手揽活估计会被人乱棍打出来。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次的aup引进,怎么看都是个赔钱的买卖。
“庄厂长……小庄……”
就在庄建业因为涡轮燃气动力装置彷徨的时候,电话里传来的一阵阵声音,总算是让庄建业回过神来:“额……钱教授,不好意思,我刚才有点儿走神,您说……”
听到庄建业的回话,钱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是真怕庄建业一个扛不住出个好歹的,几百万砸下去,连个水花儿都没看到,放到谁身上都受不了。
再者说,涡轮燃气动力也不是一两年能见效果的东西,不说别的,就看国内的航空喷气动力这些年的发展就知道了,从建国到现在三十多年了,除了苏联提供图纸和全套技术资料才仿制成功的几款喷气发动机外,自研的型号有几个成的?
连国家都如此,就别说一个企业了。
所以钱强皱眉犹豫片刻,还是横下心说道:“小庄,不行咱们喷气动力研究就先停一停,这东西要求太高,投入太大,再这样下去我怕厂子会撑不住。”
庄建业一手拿着电话,一手使劲儿的揉着脸,他心里也在纠结,从鞠师傅他们开始做喷气动力试验到现在前前后后庄建业投下去不下千万了,得到的除了一堆报废的零件儿外,什么也没有。
败家也没这么个败法儿,停下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但少了一个糟心事儿,一年还能节省几百万的经费。
可要是真停了,未来那么庞大的民用客机市场就不说了,战斗机上的apu衍生出来的epu(地面动力装置)在电力、冶金、化工上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都不用跑去国外跟人巨头抢市场,未来几十年国内的发展就够腾飞厂在这一块赚得盆满钵满。
至于脱胎apu的小型涡喷发动机以及小型涡扇发动机更是高性能无人机、反舰导弹、巡航导弹的最佳动力,若是技术成熟再放大一点,就能成为教练机甚至是公务机的主动力模块。
这是一条十分明确的技术发展路线,更是一条铺满黄金的康庄大道,是现在为了眼前利益省钱;还是为了明天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