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朝鲜万古一逆贼>44.鹰山公可资借鉴

米泽藩上杉弹正,名治宪,号鹰山。

“可是天明五年隐居退位的上杉鹰山殿!”中年人显然知道洪景来所指的是谁。

“舍此之外,尚有可称道者?”

“鹰山殿之治,连御様也颇为称赞,数次召见,几度恳谈。”

“是了,鹰山公之治,即使在下身处外国,亦有所耳闻。”

上杉鹰山所在的米泽藩,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军神”上杉谦信所流传下来的上杉氏之后。

到十八世纪时,整个米泽藩由于连续的减封、处罚,已经到了天下第一穷藩的地步。

由于藩初代重臣直江兼续在关原合战后的大减封中,坚持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家臣。以此为依据,上杉氏历代大名坚守曾经的辉煌,导致此刻米泽藩居然以贫弱的区区十五万石之领地,供养高达六千人的空前庞大武士团。

而整个米泽人口只有区区十万!

因为贫穷的景象天下周知,以至于江户百姓送穷神时所写的不是其他,而是“米泽”二字,米泽藩上杉氏已经沦为全日本的笑柄。

但他比其他同样是穷鬼的,类似于萨摩藩有一个比较卑微的优点。

无人借钱!

由于领内并没有像萨摩一样的砂糖特产,收入微薄,没有债务偿还能力。所以萨摩可以去到处借钱,在欠了五百万两黄金以后直接赖账。而米泽没钱就是没钱,想欠都欠不了,想借也借不到。

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全体的赤贫,武士家的孩子十岁光着腚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即使贵为大名的上杉氏家主,每年的预算费用也只有区区的一千五百两。

这样一个士民凋敝,举国陷入困境的米泽,在上杉鹰山手中,只用了不到十年,就彻底扭亏为盈,并大大增加了人口,扩充了积蓄,养活了不可思议的庞大家臣团。

重点是上杉鹰山完全不是什么苛暴的,穷尽搜刮的大名。他既没有加税,也没有添役。仅从这一点来说,就比洪景来此前见过的调所广乡强上千倍万倍。

如果调所广乡可以称之为改革者,那上杉鹰山便能称改革家,甚至大改革家。

无外乎调所广乡在后世几乎无闻,而上杉鹰山的名声却广布欧美。

“鹰山公之治,其核心在于何处呢?”洪景来微笑的看着对面的两人。

“似乎并不是完全的务农求本………”间宫伦宗喃喃自语道。

“没错!”洪景来大声应和道。

上杉鹰山的改革最值得此刻幕府借鉴的就在于他并没有直接发展和鼓励农业,但却又稳固和安定了农民以及农村。

此前幕府的改革,什么田地永代禁止买卖令,田反令,都不过是加强土地与农民的关系,禁锢农民在土地上,种地纺织,提供租税,勤服劳役。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问题,连缓解矛盾都没有做到。

而上杉鹰山清楚的意识到了此刻国家最根本的农民农村问题在于,土地的开发几近极限,农村所能供养的人口也已经饱和。

在农业技术没有办法大规模提升,增加可观的农产品产量之前,试图让农民完全禁锢在土地上是不现实的。

原因很简单!

饿!

家乡没得活路,必须要逃离农村,去寻一条活路。如果家乡有活路,哪个人愿意背井离乡,出去做无根的浮荡小民嘛!

调所广乡的办法很简单,萨摩庞大的武士团集体动员下乡,人盯村,人盯人,全部看紧。我解决不了问题,我可以解决发生问题的人。用武力逼迫全萨摩的百姓进行劳作,你就是饿死在村里,也不许逃荒。

真是符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道理呢。(洪承畴jg)

而上杉鹰山在清楚乡村凋敝,百姓流亡的现实之后,自己走出了一条新路。

他派人详细考察江户、洛阳、大阪市场上的各种商品,整理其销量、成本、利润等一系列数据。并结合米泽当地的实际环境,详加规划。

因为农业人口已经不需要增加,所以他将人力集中于米泽地方可以开发的其他产业中。发展林业、漆业、造纸、蜡烛、生丝等一系列扎根于农村的手工业。

通过农村手工业的发展,挽救农村经济单一性的问题。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缓解社会矛盾,进一步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领主**制度。

其实他的想法和后世里某大国解决三农问题,消灭贫困全面小康的思路不谋而合。

既然农村经济已经陷入绝境,那就要设法使他活跃起来。这既是出于仁而爱民的封建贵族精神,也是出于稳固**统治的实际需求。

“我有一个问题嗷,若是乡村副业繁盛,生产的物品超出市场需求,该如何?”间宫伦宗仰着头,认真问道。

“还有就是小民逐利,若是副业获利丰厚,小民舍弃农业,从事副业的话,如何处置?”那个中年男子听的也很认真。

“经济经济,经世济用也!”

洪景来当然知道,这年头的日本,商品经济已经大为繁荣,市场上的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城镇人口的增加,极大的促进和刺激了消费。

但这个道理和数据,眼前的两个人估计是不知道的,洪景来用更简单的方式和他们说明。

现在江户市场上需要各种商品,这是两个人都知道的。上百万城市人口的消费能力庞大至极,仅凭日本这个农业国是无法完全供应的。一开始尚未完全兴盛的农村副业生产出来之后,少量商品进入市场


状态提示:44.鹰山公可资借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