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日月再临>第二百五十四章 英俄的帮助

对于即将到来的明清和谈,朱海涛已经定了谈判的条件,那就是:清国必须割地赔款,赔款金额最低底线是五千万两白银,必须割占辽东半岛或者山东半岛,并且要让朝鲜成为大明的宗主国,否则的话和谈就得破裂了。

现在大明正在占据上风呢,因此对于大明来说,提出这些条件根本就不算什么。

可是对于俄罗斯和英国两个国家来说,眼下的谈判,却是能够帮助他们实现各自目的的机会。

在光荣同盟条约签订之后,俄罗斯和英国在共同遏制大明的意愿上达成了公式,无论是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还是伦敦的那些政治家们,都认为一个迅速崛起而且咄咄逼人的大明帝国,对于两国的利益都有着严重的危害。

因此,他们就决定援助满清这个冢中枯骨,在嘉庆宣布进行谈判的时候,俄罗斯的使者普提雅廷和英国的使者马戛尔尼已经到了帝都。

嘉庆也是在听说两国愿意帮助满清对付大明的情况下愿意亲自接见他们的。他现在正坐在养心殿上,一副发愁的样子,正在等待着马戛尔尼和普提雅廷的到来。

“报!俄罗斯使者普提雅廷和英吉利国使者马戛尔尼到!”一个太监的声音传了过来,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养心殿里响彻了起来。

“宣!”嘉庆的心气立马被提升起来了,这俄罗斯国呃英吉利国来的可真是时候啊。

马戛尔尼和普提雅廷两人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养心殿里。不过,他们两个人见到了嘉庆,却并没有双膝下跪,而是按照欧洲的礼节对嘉庆单膝下跪,说道:“清国皇帝陛下万岁。”

“你们两个洋鬼子,见到了皇帝陛下怎么不两腿下跪?难道你们想找死吗?”这个情况让那些腐儒们十分不高兴,一个小官就在朝堂上骂了起来。

“放肆!”嘉庆对那个小官骂道,然后赶紧带着笑脸对两个使臣说道:“两位快快请起!”

“皇帝陛下,这是我们欧洲国家大臣面见国王时候的礼仪,也许和你们清国的礼仪不一样,但是我们的诚意还是十足的。”马戛尔尼用不太流畅的汉语说道,在印度的时候,他让英国在炎夏的商人狠狠教他汉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是学会了这门和欧洲语言完全不一样的语言。

“两位使臣不必拘礼!”嘉庆说道,“我大清现在正是风雨飘摇的时候,需要的就是雪中送炭的朋友,而二位代表的国家能够支援我大清,就是朕的好友,不知道二位使臣能怎么帮我大清国呢?”

“皇帝陛下,我们俄罗斯国在西伯利亚有精兵两万人,而且还有精悍的布里亚特部落能够编练成军队,随时能够支援你们。”普提雅廷说道。

自从彼得三世全面学习西欧之后,俄罗斯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在叶卡吉琳娜二世时期达到了极盛。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个被称为大帝的沙皇,而且在她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这个称号。她对外进行扩张政策,谋求世界霸权,对土耳其她发动了两次战争,打通了黑海口,侵占克里木半岛在内的黑海北岸广大地区。1788~1790年同瑞典进行了战争。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于1772、1793和1795年3次瓜分波兰。侵占了立陶宛、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大部分土地,置格鲁吉亚为保护国,俄国版图由此扩大了67万平方千米。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力图组织反法联盟,积极参与欧洲君主国镇压法国大革命,在俄国历史上开创了干涉欧洲革命的先例,使俄国成为欧洲宪兵。

她的一句名言就是:“假如我能活到200岁,欧洲全部就会落到俄国脚下。我要建立一个包括六个都城的大帝国,它包括彼得堡、柏林、维也纳、巴黎、君士坦丁堡、阿斯特拉罕。把我的孙子取名为亚历山大吧,我希望他像古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建立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大俄罗斯帝国。”

可是尽管如此,她的帝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在军火的生产上,完全不是大明和英国的对手,甚至都不如法国,毕竟法国的许多地区都开始利用机器来生产军火了,得到大明的支援之后,产量也在稳步提高。俄罗斯的军火产量,并不高,勉强满足俄罗斯自己的军队就够用了,想要出口给满清,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因此,普提雅廷提出的方法,只能是派兵来援助满清,可是俄罗斯的士兵一旦进来,出去可就难说了。

而英国能提供的东西主要就是军火了,他们目前不可能派军队过来,南洋的海军目前是明军占优,他们不敢冒险过来,陆军他们更没有把我和强悍的明军较量了,因此他们会提供大量的军火教官,帮助满清训练军队来对抗大明。

马戛尔尼说道:“皇帝陛下,我们可以为贵国提供新型火枪、新式火炮,以及教官,可以帮助你们训练军队,而且我们还能提供贷款给贵国,为你们提供军费。”

“真是太感谢你们两国了!快,给两位使臣赐座!”嘉庆虽然一时间没明白贷款是什么意思,但是两个国家提出来的东西,都是能让他的大清国起死回生的东西。

两人都坐了下来,嘉庆继续说道:“你们两国都需要什么,说来看看吧。”

“皇帝陛下,贵国的西域、蒙古、满洲等地空无人烟,本就属于无主之地,贵国只是名义上占有而已,不如将这三个地方割让给我国,俄罗斯也能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四章 英俄的帮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