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秦汉之建国路>第512章 你织布来我耕田(五)

第512章你织布来我耕田(五)

“不可。刘辟非话语保藏祸心,是想要进一步削弱我军陆战实力。况且,大海无边无际,战船无法横渡深海,有哪里能够发展海权!”吕嘉拱手向堂上的赵佗急道。

赵佗与刘辟非回到番禺城当晚,派遣太子召集相国吕嘉与原东海商会会长吴淞,想要商讨更换南越国的发展路线,改陆权为海权。

吕嘉会反对,赵佗并不奇怪。西瓯地处番禺西南,身处内陆,一旦发展海权,无疑会忽视西瓯地区的发展。侵害到吕嘉的根本利益。因此赵佗请吕嘉来,只是为了方便打一声招呼,他真正想要询问的人却是吴淞。

“吴淞,你常年在海上做生意,你认为大将军所提可有道理?”

吴淞看向一旁怒气冲冲的吕嘉,一时间不敢答话。

赵佗道:“有什么话你都尽情直说。自有我来为你做主。你总不能一直挂着东海商会会长的头衔,也该为以后考虑一下了。下面你说的话,可决定着我对你的任命。”

吴淞乃上前,向吴淞拱了拱手道:“大王,大将军所言,虽然如相国所言,会削弱南越陆军实力,但如今南越陆军,一旦脱离山丘林地,进入开阔的平原,可是汉军的对手吗?”

赵佗一愣,随即却也不得不承认道:“恐怕不是对手。”

“是了,既然陆军并不强于汉军,何不扬长避短,发展海上力量。若是有足够的船只,即便汉军来攻,南越却能依靠海军,袭击汉帝国漫长的海岸线,让汉帝国顾此失彼,虽劳师动众,终将一无所得。因此,不如将陆地交给刘辟非,大王掌控海洋!”

赵佗听了,却是眼前一亮,道:“不错,众多的船只,便是我海上的移动堡垒,就让陆地交给刘辟非,由我来掌控海洋!”

吴淞的话让赵佗更加坚信了发展海权的想法。

吕嘉上前道:“大王,人总是要生长在陆地之上的,粮食也只有在陆地上才能够生长,土地,国家之根本。若不能立足土地,发展农业,国家财富,便是无根之物。其能够长久保留呢?”

赵佗道:“大将军已经与我达成协议。南越国可以推广桑基鱼塘,发展纺织业,用来换取汉帝国的粮食。大家取长补短,互补所需。”

吕嘉乃向赵佗讲了一个故事。

齐国产帛,鲁和梁盛产绨。绨是一种比丝绸更厚重,却表面光滑的丝织品,是一种高档布料,就像20年前的的确良。管仲建议齐桓公亲自穿绨服,并命令臣下必须穿服绨。上行下效,齐国的老百姓一时间掀起了穿绨料衣服新风尚。齐国绨料紧俏,价格飞涨。

管仲示意鲁、梁二国的商人说:给我贩来绨一千匹,给金三百斤;贩来万匹,给金三千斤。于是乎,齐与鲁梁双边贸易额猛增,鲁、梁两国即使不征赋税,外贸带来的收入总够财政开支和上下挥霍。两国之君见有如此美事,农作多苦,贸易强国啊,于是要求农民弃耕产绨。

一年后,贸易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两国人口发展迅速,城中行人车马交织导致街道尘土飞扬,人头攒动十步内都互相看不清楚,走路的拖着鞋不能抬脚,坐车的车轮相碰,骑马的列队而行,繁华之至。

管仲建议齐桓公改穿帛,并严禁国民穿绨,并关闭边境贸易,尤其严控粮食出口,一粒不卖。

10个月后,鲁梁两国饥民遍野,官府连税也收不上来。两国国君令百姓赶紧回去种地,可惜,粮食可不是说种就能种出来的。弃农容易,复农难啊。于是乎,米价飞涨,民不聊生,鲁、梁两国米价是齐国10倍之多。不出两年,鲁、梁两国国民偷渡到齐国的已有十之六七。

吕嘉说道:“粮食,是国家的命脉。若是按照大王所说,大家伙都推广桑基鱼塘,没人种植粮食了,汉朝瞄准时机,不卖南越粮食,到那时南越该如何自处呢?”

吕嘉所言,让赵佗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刘辟非竟是真的在给自己设陷阱,而自己差一点就跳下去了啊。但要他放弃发展海权,尽管他已经看出了刘辟非所谋,他却依旧舍不得。

吴淞听了,却道:“大王,吕相国所举的例子,非管仲那样的大才,恐怕无法做到。况且,商贸是互补所需,纺织业与农业的比例,完全可以由大王根据国内环境,进行宏观调整。若因噎废食,看到了桑基鱼塘潜在的些许危害,便忽视了桑基鱼塘能够带给南越百姓的实惠,岂不是杞人忧天?担忧过甚了吗?”

吕嘉还要再说。赵佗却道:“两位不要再说了,容我再仔细思索一下。”

翌日,赵佗邀请刘辟非共进早餐。堂内,赵佗道:“我已经知道大将军的打算了。”当家将吕嘉所说的故事说了出来。

刘辟非却向赵佗拱手祝贺道:“恭喜赵兄长手底下也有贤臣,看出了辟非所谋。”

“你承认了?”

刘辟非笑道:“辟非所谋,本来就是阳谋,又有何不能承认的。”

“刘辟非,你口口声声说要和平,原来也是一个骗子!”

刘辟非道:“赵兄长,吕相国虽然猜出了我的图谋,却太过生搬硬套了。赵兄长既然喜欢听故事,辟非也有一个故事,也想要说与赵兄长听。”

在古代有一个蜀国,国力弱小,但他想把巴蛇吞象,吞并中原。可是蜀国人口比之中原,不足十分之一,唯一特色便是国内的蜀锦,深得中原贵族的喜爱。一个蜀人每年能织两布,而种地每


状态提示:第512章 你织布来我耕田(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