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三国之墨香>069 谁的家乡 谁的善良 上

惊蛰;北宫德阳殿,百官朝会。

刘宏高踞蟠龙宝座之上,望着殿下群臣,忍不住打了个呵欠,却是昨晚与皇后何氏尝试新鲜花样,乐而不疲,睡眠十分不足。

“陛下,国舅爷昨日所奏之事,今儿个却须处理。”中常侍赵忠在汉帝耳边轻声提醒。

昨日入夜时分,侍中、河南尹何进入宫觐见天子刘宏,提及太平道渠帅马元义等人欲在雒阳城中发动叛乱。

刘宏想起何进所奏,眉头一蹙,顿时清醒了几分,“何爱卿,黄巾马元义之事,还要你为各位卿家解说一番。”

因太平道总首领张角以黄天自诩,麾下信众均头绑黄巾作为标志,世人常以黄巾指代太平道。

“臣遵旨!”何进身材高大,面目英挺,闻旨上前一步,朗声道,“各位大人,近日有黄巾信徒唐周迷途知返,揭露贼首马元义勾结中常侍封胥、徐奉,欲在雒阳城中发动叛乱。”

多年以来,太平道所作所为,并无半分顾忌,朝中早有杨赐、刘宽、刘陶等头脑清醒的官员向天子警示,但天子耽于享乐,身边又有十常侍收受黄巾贿赂,为其巧言遮掩,一向不以为意,直至如今。

“封胥、徐奉如今何在?”尚书卢植问道。

他知天子素来宠信十常侍,自然担心刘宏高拿轻放,再次纵容两人。

“昨日闻得唐周密报后,何某亲自带兵包围马元义住所,捕获黄巾贼首马元义及以下千余人。”何进双目炯炯,环视殿上同僚,“又查获封胥、徐奉通贼书信,星夜入宫奏告陛下,三贼如今已下到天牢之中!”

何进因妹妹何氏而得以入仕升职,多年来难被外朝官员接纳,一直想要做出一番功绩,不让卫青、邓禹、梁冀等前辈专美于前。

数年前夏育、田晏、臧旻三将北征鲜卑之事,表面上是中常侍王甫等人的手笔,实则背后亦有何进的身影,不料功败垂成。

如今黄巾贼欲在天子脚下叛乱,被他提前侦缉查获,自是一件大大露脸的功绩,不由神采奕奕,意气风发。

“马元义等人罪大恶极,理当车裂于市!”侍御史刘陶慨然道,“臣恳请陛下同时颁旨,捉拿黄巾贼首张角、张宝、张梁兄弟三人,以正天下视听!”

“准奏!”刘宏表现难得一见地爽快。或许因为此次变生肘腋,差一点在自家的眼皮底下被人起事偷袭,他亦难免后怕不已。

“何大人此番成功阻止黄巾贼叛乱阴谋,老臣以为该当重赏!”司徒袁隗出列奏道。

“何卿家公忠体国,任事谨慎,可晋为慎侯。”刘宏显然早有准备,闻言当即宣告,“另拜何卿家为大将军,统领天下兵马,围剿黄巾反贼!”

自武帝时期卫青以来,县侯、大将军几乎为皇后父兄的标配职位,殿上群臣对此并不意外。

“臣领旨谢恩!”何进躬身上前,双手长揖。

“如今黄巾贼起,人心思安。”中常侍吕强在天子一旁躬身道,“臣奏请陛下解除党锢,以拢天下士人之心!”

“准奏!”刘宏略一沉吟,颌首道。

桓帝延禧九年(公元166年),因天子包庇中常侍作恶,激怒外朝大臣,太尉陈蕃、河南尹李膺等人联合太学士子、地方官员上书干政。

中常侍赵津、侯览等趁机诬告士人结党,桓帝一怒之下,免陈蕃之职,收李膺等人入狱,此为第一次党锢之祸,于次年大赦解禁。

建宁(公元168年)元年,刘宏登基,陈蕃再次出任太尉,与大将军窦武、司徒胡广共同执掌朝政,因不满中常侍曹节、王甫干涉朝政,背着天子密谋诛杀宦官一党。

不料却被曹、王两人发现,遂假传圣旨,调西北名将张奂“平叛”,窦武、陈蕃先后被杀,由此引发第二次党锢之祸。

至熹平五年(公元176年),因永昌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鸣冤,要求解除禁锢,惹怒天子刘宏,党锢范围扩大,波及天下士子。

如今太平道黄巾蛊惑人心,叛乱将起,若再不解除党锢,则汉家江山危矣!是以吕强一言既出,刘宏即刻应允。

------------

邺城郊外,石头村(村即亭)。

村民李二狗手捧两张太平道的甲子符咒,兴冲冲地赶往村口,想要把刚得到的好消息与王寡妇分享。

他大约二十五六,中等身材,体型略显单薄,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乡下小农,祖祖辈辈都靠着石头村外的十亩田地过活。

在李二狗父辈之时,虽然不算富裕,但一日两餐,也能混个温饱。待他长到十六七岁,父母忽然染上不知名的疾病,服下乡上太平道医者赐下的符水之后,病情时好时坏,最终不治身亡,家产却已破败无余。

桓帝末年,大秦远征安息国,所过之处,生灵涂炭,爆发出一场罕见的大瘟疫,被东来的大秦使团带到中原,医者束手无策,遂有于吉、张角师徒趁机而起,假借符水为人治病。

背后缘故,当世几乎无人明白,李二狗自然不知。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些年天公也不作美,不是旱灾,就是涝灾,地里很难有好收成;更可怕的是,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村里因此家破人亡的,已经接近半数人家。

“王姐!”李二狗来到村头一处破败的农家小院,隔着柴门大声呼叫。

吱呀~!

柴门声响,一个三十来许的农家妇人走出门来,一身布衣钗裙,虽不如城中大家闺秀美艳,却也有几分动人颜色


状态提示:069 谁的家乡 谁的善良 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