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三国之统御诸州>第四百章 曹孟德,你怎敢欺朕!

程昱听了曹操的话,呆愣在原地,许久没有回过神来,过了好一会儿,才重新行礼,像曹操告退离开了军营。

程昱是玩阴谋的行家,可以说得上是顶尖的战略战术大师,但是他在这方面有着相当的局限性。

那就是考虑问题或者说制定计划,更加倾向于使用这种暗中的诡计,用阴狠毒辣的法子把敌人给击溃。

但有时候几方势力间的争斗,所牵扯的关系相当重大,到了一定的地步,为了顾全大局,考虑全面,就不是区区一些阴谋诡计能够解决得了的。

所以掌握大局,在擅长阴谋的同时,也会用阳谋,那才是真正的顶尖战术高手。

曹操很明显是发现了程昱的问题,所以才会突然有此一说。

程昱离开之后,曹操独自一人待在营帐当中,略微有些感慨的喃喃自语道:“仲德,还是有几分过犹不及,尚需时间来更改。”

曹操这边说做就做,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来耽误,既然已经决定了选择哪条路来走,那自然是干脆利落的,直接把这条路给走通。

要不然他们耽误的时间太长,反而会引起吕布的误会,以为他们要硬扛到底,到时候难免有几分波折。

建安五年三月,曹操势力向天下公然发出《讨术贼檄文》

这篇檄文,可是耗费了曹操手底下众多文人谋士的智慧结晶,花费了相当的精力和气血来完成。

总之,用词造句都相当精辟且凝练,语言十分犀利,宛如刀锋一般。

其中字字句句都直指袁术。

“今有逆贼,名为袁术,枉负皇恩,以下犯上。”

“上不尊天子,下不安黎民,目无法纪,祸乱朝纲,倒行逆施,谋朝篡位。”

“拢聚一众贼人,行称权伪帝之事,实乃大逆不道,其所犯罪行,非言语所能尽述,倾尽三江四海,难洗其罪孽。”

“今天下有识之士,忠君爱国之辈,理应奋起而抗之,为国除恶,勠力同心,方能显我大汉之威。”

“某虽不才,然亦有满腔抱负,热血以报国,虽人微言轻,位卑而力小。”

“但为国为民不记强弱,忠君爱国不较得失,担使拼至一兵一卒,吾亦心中无悔。”

“今曹某举旗南下,讨伐袁术,愿天下明诚之辈,共襄义举,同心协力,讨伐袁术,曹某愿竭诚以待之。”

这只是曹操檄文当中的某些片段,还并非全部的内容,原文比这更有韵调,且更加直接富有杀伤力。

但即便是这筛选出来的些许语句,都足以彰显出曹操的锋芒,丝毫不让,并且兵锋直指袁术。

这篇檄文一发出去,基本上曹操和袁术之间就已经算是撕破脸皮了,除非一方彻底投降,要不然没有任何和解的可能。

曹操当然也不会那么老实,把所有事情都自己扛下来,也耍了个小机灵。

在檄文当中,号召天下人一起参与,共襄义举。

在这篇檄文从兖州出发,迅速的传往四面八方的时候,曹操麾下的大军也随之而响应。

彻底摒弃了西面防线,直接洞开了西侧的防守,相当于对吕布完全不设防。

手底下仅剩的数万大军,抽调一空,全部往南方押了上去。

如此一来,如果吕布真的想要借此机会,倾吞整个兖州的话,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不费半分力气。

但也正如曹操所料想的那样,吕布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想法,曹操这边大军一调动,原本驻扎在山阳郡边界线上的高顺,立马带着自己三万大军往内部回撤。

他是接到了吕布的调令,只要曹操这边一动,不管曹操势力范围防守情况如何,吕布这边都绝不对他动半分手。

高顺对于吕布的命令当然是严格执行,不会有半分偏差,所以察觉到曹操倾尽所有兵力,全部调集到南边去,准备和袁术开战的情况之后。

高顺这边也就顺势把边界线上的三万大军给收了回来,往内部撤了一些距离,准备听从吕布的安排,展开下一步计划。

而曹操这边汇集了数万大军,可以说是把家底都一次性给掏了出来,如果这一次讨伐袁术的战役最终失败的话,曹操不用任何人来打击,都会直接崩溃。

不过曹操对此也非常有信心,如果几方势力联合起来连一个袁术都打不赢,那自己就算苟延残喘的,也没什么意思。

曹操这边可不拖泥带水,他既然已经明确表示了态度,他就要搞出点实质性的反应来。

一份檄文有时候能代表一些态度,但却代表不了太多事情,曹操必须相配合的,有点实质性的动作,到时候就足以给吕布一个交代了,也足以把袁术的怒火给吸引过来。

所以曹操二话不说,直接率兵打破了几方势力原本的僵持,从兖州直接突入到了豫州沛国境内。

陶谦、吕布,刘表、孙策等人,原本都是局面僵持着,准备望风而行。

大家都把兵力屯扎在边界线上,谁也没有率先做出点什么实质性的动作来,都想跟着其他人先搞事。

此时此刻,曹操是第一个真正越过边界线的人,直接率兵攻打沛国。

沛国在豫州属于比较重要的郡国,最起码在经济地位和人口方面,属于中等以上的地位。

所以曹操这边一动作,立马就给沛国来了个迎头痛击。

在这个时代,任何战役都是一样的,没有准备,甭管你多强,那都得吃个亏。

更何况袁术此时的主力部队还并不在此


状态提示:第四百章 曹孟德,你怎敢欺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