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那只是一个小误会,厂子怎么可能开除我。是车间提前出货,提前下班。而且明天我也休息。”
然后转移话题:“老爸,菜刀我买回来了,你看看好用不,不好用我再去换。”
其实,杨大可和周芳并不老,只不过当时没有那么多化妆品,只有雪花膏。而且为了忙于生计,也没有闲心过多打扮自己,所以显得相对苍老了一些。
杨可爸爸杨大河可不是好糊弄的,问道:“下午就有工友议论你打架的事,我还不怎么相信,没想到下班时广播播出李纹革的检讨书。
你这不是把人家逼近死胡同了吗,还让人家以后怎么做人,到底怎么回事,说说吧。”
杨可爸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厚道人,凡事都本着以和为贵。所以宁可自己吃点亏,也从不与谁争执。
老两口都是经编总厂的职工,在印染车间工作。
当初让杨可报考经编厂也是为了照顾他,儿子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工作,心里就踏实一些。
毕竟儿子生性柔弱,又经过一次感情打击,老两口很是不放心。
听完杨可的陈述,周芳有点受不了了,自己的宝贝儿子本来就胆小,如今摊上这事,这还得了,心中非常害怕。
“儿子,你招惹谁不行,怎么招惹他了。哎,你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可是不活了。”
说着说着,竟然掉下泪来。
杨大河是一家之主,沉思片刻,道:“李副厂长的处理还是很公道的。他儿子也不敢怎样,你就别担心了,以后注意点就行了。”
然后对杨可道:“杨可,你以后还是得躲着点那个李纹革。记住了,凡事吃亏就是福,别跟这样的人斤斤计较,明白吗。”
“嗯,我记住了。”
虽然嘴上答应,但杨可心里却不认同。
都这样的话,无疑是纵容坏人,他们会以为都怕了他们,干坏事会更加肆无忌惮。
小妹杨菊身高一米六,长的玲珑有致。替哥哥担心之余,还很兴奋。
挥舞着粉拳,笑道:“哥,我真没想到你能打架,太棒啦!这种人就应该打,我支持你。”
杨菊的兴奋是因为杨可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因为上一世,杨可生性柔弱,唯唯诺诺,小心翼翼地生活,见到别人争吵,他都躲得远远的,更别说与人打架了。
杨可心中暗道:小妹,这一世哥绝不能再让人小瞧,一定会扬眉吐气!
“回你屋学习去,添什么乱。”周芳说道。
杨菊笑呵呵地和老妈做了一个鬼脸,道:“吃饭喊我啊。”转身进屋。
杨菊今年下半年上高三,明年高考,所以很用功。
老两口没什么文化,知道没文化的可怕,知道有文化的好处,所以从小就督促三个孩子学习。
小时候的杨可记得老爸经常念叨:“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
这句话在当时是教育孩子的最响亮、最有道理的口号,被视为是绝对的真理。
偏偏杨可和小妹杨菊文科好,三人上高中分文理科时,每次杨大河都是一拍桌子,必须学理科!
所以三个孩子毫无例外,都学了理科。
现在二老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才二百元出头,杨可的工资更可怜,只有四十二元,而且刚开两个月,下个月转正才能开六十多元。如此算下来,全家一个月收入不到300元。
与杨可一同入厂的几名技校毕业的人,开资比他多。
杨可不理解,自己学习比他们好,读书比他们多,技校是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才去读的,怎么挣的钱会比他多。
而且他发现对方的工资条上还有“书补”(读书补助)!
劳资科一句话打发了杨可:“技校毕业生上班就是技术工人,所以工资相对高一些,这是国家规定。”
为此杨可感叹分配不公,但也无可奈何。
随后一想也就释然,毕竟技校学生学的是专业技术,自己学的是文化课程。
看来读书和受益并不完全是成正比的。
在杨可的记忆里妹妹杨兰上大学是免费的,而且每个月发一定补助,就住宿吃饭而言基本不用花家里钱。但手里不也得有点钱买日常用品,或者以备不时之需不是。
好像是1990年,大学开始收学费,大约200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费和住宿费便陆续提高了。
再就是每个月爸妈都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家里的经济状况很是吃紧。
杨可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何扭转家里的窘境。
……
周一,杨可骑着他的二八大自行车上班。
进入服装分厂,立马感觉不对,工厂静悄悄,没见到工人来回走动。
把车子放到车棚,急忙来到整理车间,车间空荡荡,于是快步来到主任办公室,敲门。
“进来。”
办公室坐着三人:
整理车间主任王霞。
服装厂厂长陈志。
人高马大,腰杆挺直,杨可暗赞,不愧为是军人出身。
另一个人是总厂副厂长李刚。
个头不高,面白清瘦,一脸干练精明之色。
杨可重生,所以认识二人。但二人却不认识杨可。
原来,这批单子做完,昨天全部走货,新单子虽然到了,但布料没有来,所以工人放假三天。
李刚负责总厂后勤,过来仔细询问放假和上班人员的具体人数,不然食堂不知道,会按照正常工作时,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