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重回狂野时代>第26章 忆苦思甜

襄平市距离滨城市300公里,当时火车时速还是比较慢的,而且沿途火车站很多,大小都要停车,所以大约七个小时多一点才能到达。

不像后世,公路越来越发达,长短途客车比比皆是,火车站的一些小站点也就相继取消,火车也就逐渐提速。

当时车次也不多。

白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趟,晚上至早上倒是有四五趟。

陈志道:“上午这班车赶不上了,只好坐下午车,晚上到滨城,好好休息,明早去省服。”

“好的。”

陈志并没有通知技术厂长和技术科长,因为通过上两次事情,他明显感觉技术科长刘婧对杨可有抵触情绪。

但他又有些不放心,毕竟杨可才22岁,刚来上班,没出过远门。

“我让供销科的同志陪你去吧。”

一个人出去多自由,而且杨可想借这次机会,去看看大妹妹杨兰。所以不想再带着一个累赘,再说陪他的人也帮不上什么忙,弄不好还帮倒忙。

“厂长,你放心吧,我去过滨城,没事的。”

陈志并不完全相信杨可的话,毕竟滨城在东北的最南端,距离襄平300公里,小屁孩跑那去干什么。

“你那里有亲戚?”

“我妹妹去年考上滨城医学院,我去过几次,所以还是比较熟悉的。”

其实,在杨可的记忆里,上一世他只是送妹妹上大学去过,再没有去过,所以对滨城并不熟悉。

但作为重生的他,还是对滨城比较了解的,所以真假掺半地回答。

“那我倒是放心了。”

陈志写好介绍信,递给杨可,道:“你去财务支点钱,然后就回家准备吧。”

服装分厂虽然隶属经编总厂,但对外经营还是独立核算的。所以不需要通过总厂财务科,要是资金数额巨大的话,那就要通过总厂了。

来到财务科,财务科长已经接到厂长电话,让杨可写一个借条,然后递给杨可二十张大团结。

在杨可的记忆里,10元面值的大团结是第三套rmb,马上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因为第四套已经陆续发行,而且面值增加了50元、100元两种。

杨可掂量着大团结,这要是1965年版的话,现在一张的价格应该在400元以上。

回到整理车间,把写好的两首诗交给王霞,并把事情说了一遍。王霞笑道:“这是什么时候写的?”

“早上来的时候。”

“以后你有事的话,就不用写了。”

“那哪儿成,你不让我剪线头,我再不写点东西,工友们会有说辞的。再说了,我写这些东西很轻松的,提笔就来,所以必须完成你交给我的任务。”

王霞也就不再说什么,除了叮嘱注意安全外,还特地问了一句:“昨天打架是不是又拥捂赵红?”

为。

杨可与王霞这两个多月的相处,相互都非常信任,而且王霞一直把杨可当孩子看待,所以也就没有隐瞒,一五一十地说了。

“赵红配不上你,别因为她耽误你前程。”王霞直截了当地说道。

“王姨,我都没往那上面想。”

“嗯,这还差不多,将来你处对象,我可得把关。”

“好的。”

……

杨可骑上二八大自行车,来到站前,看完车次,买了一张11点50分开车的车次,然后回家。

他有自己的考量,坐下午的火车,得半夜到滨城,没睡几个小时,就得起来。

最主要的是得白白花一夜的住宿费。

如果坐午夜12点以后的车,就相当于出差一天,补助也是按照一天结算。

所以买了午夜前的火车票,这样补助费就算是两天的了,而且还有夜补。

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这就是经常出差的供销员外快的主要来源之一。

杨可在街上吃了一碗冷面,然后回到家里,已经是中午了,躺在偏厦子里闭目养神。

七月中下旬,虽然不是最热的天气,但也是盛夏的开始,中午温度一般都达到了30度。

偏厦子属于厢房,不是南北通透。房盖本来就低,而且非常薄,不像老房子的棚顶是人字架,有很大空间,可以缓解、消化太阳照射的热量。所以闷热异常。

杨可躺了十多分钟,便受不了了,于是出来,到西屋躺着,思考着去省服的事情,以及出现的各种可能。

此前李炳焱让他看的资料,早已熟记,再次回忆一下,看看有什么疑点,好一次解决。

想着想着便睡着了。

醒来时已经下午4点,杨可起来洗了把脸,准备做饭。

打开柜门一看,大米已经没有了,白面也只剩下一斤左右。倒是高粱米、苞米面和大碴子倒是挺多。

颗玉米粒,比高粱米粒大。

杨可不仅叹气,看来又得忆苦思甜,吃粗粮了。

当时城市居民吃的是定量供应粮,是在国有粮站购买,不仅要用钱,还需要相应的粮票。

学生(中学生以上)每人每月35斤,成人则是38斤,家庭妇女28斤。

其中大米4斤,白面10斤,其他的全是粗粮。

豆油更少的可怜了,每人每月3两!

但在杨可的记忆里,81年就能私下里买到细粮、猪肉、鸡蛋等,但也得有钱有票不是。所以一般家庭还是得吃很多粗粮。

对于一个大小伙子来说,根本吃不饱。所以不论大人小孩大多都很瘦,想胖都胖不起来。

也正因为如此,当时人们买猪肉都要买肥


状态提示:第26章 忆苦思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