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时派一名不懂生产的外行来领导生产,各车间主任、班长更会不服气,那样情况会更糟糕。
最主要的是必须按照杨可的工艺方法进行生产,如果不用杨可,根本做不到。如果用杨可,保不齐杨可消极怠工,那这个单子就有砸的可能。
如果真要是搞砸了,那就涉及到巨额赔偿、得罪省服的一系列事件,这个责任谁也担当不起。
而自从革新以来,李刚通过女儿的介绍,以及4班的成绩,逐渐对杨可印象有所改变,后来也很欣赏杨可的工作能力。
同时李刚是很识大体的人,不然也不能力挺杨可的革新。
本来就有把杨可收为己用的想法,所以没有再坚持己见,同意了陈志的提议。
有人提出,这是先斩后奏、越俎代庖,徐枢记回来肯定会生气。
李刚道:“你们忘记徐枢记临走前怎么说的了吗?这里不搞一言堂,要民主。我不在的时候,凡事你们要商量着来,要团结。这次我出去时间比较长,也是考验你们的工作能力。”
至此,其他副职也都没有异议,于是责成厂办发文,并且存档,等徐枢记回来,再呈报上去。
……
没有了刘婧的霸道和胡搅蛮缠,郑峰自然开心,全力支持杨可的工作。
会后,便领着杨可来到技术科,让杨可安排科员工作。
杨可笑道:“我不能越俎代庖啊,这样吧,生产新产品的头三天,技术科派几个人,跟着车间,按照工艺要求指导工人操作。”
于是郑峰命令技术员下车间工作。
此时工资已经发放完毕,4班工人比另三个班的工人平均工资多挣了30元。其他班的工人眼红了,纷纷跟班长嚷着要参加革新。
另三个缝制车间也炸开了锅。
绝大多数人都羡慕4班,只有极个别人不服,嚷嚷着:“凭啥都上班8小时,4班赚那么多钱,不公平,找陈厂长讨说法去。”
这几个人属于老油条,是吃大锅饭惯出来的毛病,不管干多干少,只要上班满8小时,就得给我满月工资。而且不爱干活,还想多占便宜那种人。
主任没法子,打电话给一车间找杨可。
杨可听后,非常高兴,工人反响越大,说明他的革新越成功。
于是,杨可亲自去三个车间,阐明革新的必要性,以及工资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最后,杨可道:“这个月一车间全面推行革新,每天公告栏都会公告当天产量,并且公布工资计算方法,你们就知道差距了。
下个月全面推行革新,今天我依旧还是那句话,参加革新的欢迎,不参加革新的将另外组成班组工作。”
有工人问道:“不参加革新咋算工资?”
杨可道:“完成定额发放月工资,完不成扣钱!”
工人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挣到钱,再苦再累都值得。4班就是榜样,所以都愿意参加革新。
几个想不劳而获浑水摸鱼的人,见身边的人纷纷举手嚷着参加革新,心中也没了底。
很显然,要是不参加的话,这几个人会被编在一个班组里,都是偷懒耍滑的主,能干出什么名堂,定额肯定是完成不了的。那样的话,下场如何不用想都知道。
而且,以杨可阐述的方法和他胆大妄为的性格,定额也不能少了,那样岂不是挨累还赚不到钱。一念至此,也就不再唱反调,同意参加革新。
至此工人的心算有了底,不再乱起哄,都睁着眼睛看一车间。
杨可回到一车间,召开班长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李梦洁、王霞、四个班长、机修班长、金永春、韩志国、关招娣,高素娟。
早上陈志开会的时候,就通知李梦洁参加了。
因为徐枢记特意规定由李梦洁全程跟踪杨可的革新,他要看到第一手资料。
陈志让李梦洁来分厂参加会议,也是这个意思,另外也是给纺织局准备的,一旦与纺织局闹掰,他就把记录公开。
李梦洁全程跟着杨可,如同杨可的影子,但一直没有说话,只默默地做着记录。
这票单子依旧是夹克服,与上一个单子相差不多。
杨可首先是讲解工艺,以及工艺流程。
然后是人员分配:
王霞指导1班。
高素娟指导2班。
4班轻车熟路,班长常春花就可以指导,不再派人。
自己指导3班,并且负责全局。
金永春、韩志国和关招娣配合技术科的技术员,做好毛净版的发放、工艺讲解工作。
机修班四个人,每人负责一个班。机修班长要带好徒弟,而且要统管全局,不能因为分班组了,而不管其它车间,要搞好团结。
众人摩拳擦掌,情绪高涨,干劲十足。
就在这时,赵红敲门进来,看了杨可一眼,然后走到王霞面前,道:“主任,我……不干了,我要停薪留职。”
众人大吃一惊。
“啥?傻丫头,你不干这个干啥,停薪留职就没工作了,到底咋回事,跟王姨说说,不说明白,我可不准。”
王霞的女儿也十八九岁了,所以她把这帮小年轻的都当成孩子,像一个护着小鸡仔的老母鸡那样护着她们。
赵红又用眼角瞟了杨可两下,咬了咬嘴唇,最后道:“王姨,我和朋友做买卖,所以不上班了,你就同意吧。”
“啥朋友,可靠吗?不说明白,我不同意。你要是让我同意也行,那把你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