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宋元一统志>第六十四章 盯梢

水西的交易市场一发不可收拾,越来越火爆了。作为水西大总管,卓日每天都在为这些客商的吃喝拉撒头疼不已。

纪弘成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始作俑者,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有加快新市场的建设,才能早些安心。

水西坊制造了大量的大铁管,现在排上了用场。为了统一处理市场上几万人产生的垃圾,纪弘成在则西河下游修建了一个大化粪池,人们产生的垃圾,废水,粪便等等,统统都用大铁管冲到了化粪池,如此一来,农家肥又有着落了。

水西坊的现在的规模,已经庞大到出乎预料的地步,这是一家几乎囊括了所有行业的工坊。

就比如小小的火柴,从水西兴起,现在商贾们来一趟水西,都会带走大量的火柴。这东西在任何地方都特别抢手,

如此一来,响水邑的作坊生产力明显供应不了市场需求,赵铎在征得纪弘成同意,并得到大总管的批准后,便在临近的部落建了三个火柴厂。

由于专门生产火柴,工匠们的技艺越来越纯熟,生产出来的火柴无论是包装还是品质,都又上了一个台阶。商贩们发现这次进到的火柴比上次的还要好,心里越来越狂热,与水西做生意,恐怕这辈子都有得赚了。

当然,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纪弘成深知这一点,虽也早有准备,但为此还是提心吊胆。

有一把看不见的剑悬在你的头顶,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掉下来,生怕一不留神眨了一下眼睛,便身首异处,这样的感觉无疑是最恐怖的。

纪弘成最近总是把自己关进邑宰办公室里,琢磨着这件事。眼下最要紧的,就是从十几万入木胯则西活动的商贩中,分辨出哪些是蒙古人。

可现在的情况更加复杂,不但商贩的人数大大增加,那些进入水西的蒙古人,又有不少人是真正的商人。

纪弘成曾经记得,李世民为了解决跟着大批流民混入长安的蒙古军,在城外设了一个施粥的局,把流民与敌军区分开来。

然而这里是木胯则西,混进来的蒙古人又是商人身份,如何才能够将他们分开呢?

好在纪弘成提前就防着这一点,让阿哲下令,凡是在水西地界的人,无论是商人还是农民,除了水西军外,统统都不得携带武器,一经发现,便投入牢狱关押,等待与蒙古的战事平息后,再由刑部按照间谍罪审判发落。

据说现在水西各处牢房的关押人数,已经超过千人,如果再想不到一次性解决的法子,一旦大牢满了,再也关押不了了,问题就凸显了。

就在纪弘成思考怎么办的时候,刘博来敲门:

“恩师,大总管找你有事,说是亲卫军又抓到两百多人,全是在马鞍里私藏蒙古刀进入木胯则西的,而且很多人明显有蒙古人的特征。”

纪弘成没有搭话,而是起身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走的刘博都着急了,刘博道:

“恩师,这些人明显是蒙古军细作,是来咱们水西杀人放火的,要不……”

刘博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纪弘成摆摆手道:

“博啊,为师如果想要杀人,早就杀了,何必等到现在。这些人来水西的目的是发动战争不假,但毕竟他们还没有显露罪行。我水西律有规定,不能因为别人有犯罪意图就定罪,必须要有犯罪行为和意图,还要在参考造成的后果后,依律做出判罚。坚持不杀,不是为了疼惜这些蒙古人的性命,实在是为了维护我水西律法的权威。”

“按理说这是战争状态,杀人也不违背水西律,但为师觉得这些人杀掉可惜了。你看一个个身强力壮的,不让他们为我水西做点贡献,岂不是让这些人白白来这世上走一回?”

刘博羞愧的低下头,连忙认错道:

“恩师高山仰止,博一定不忘恩师教诲!恩师曾说,‘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情急之下博竟然忘了恩师谆谆教诲,实在是罪该万死。”

刘博提到“教诲”二字,纪弘成眼睛一亮,他突然想到办法了。这倒不是想到了荀子韩非子之类的,而是想到了后世的一种制度——“劳教”。

政策好不好,关键因时因地而论,如今的水西,面对不可过于杀戮的敌人,不能真刀真枪的干,只有利用我水西的软实力了。

纪弘成拍拍好徒儿刘博的肩膀道:

“走吧,跟为师去见君上和大总管。”

刘博一看恩师的样子,知道他一定是想出了解决之法,于是欣然前往。

不出所料,阿哲和卓日早已急得团团转,作为水西高层的决策者,他们自然也感受到了坐在火药桶上随时都会爆炸的危机。

阿哲道:

“弘成啊,这些魔鬼都是你放进来的,想必你应该有解决之法吧?”

纪弘成淡定的道:

“君上,你是说携带兵器入水西的贼人吗?”

“哼,不然还说谁?”

纪弘成笑道:

“君上勿忧,这些人多多益善,可都是我水西最需要的劳动力啊。”

阿哲和卓日一听,都明白了,顿时兴奋起来。他们当然也知道这些人杀不得,无论你以什么理由杀这些人,都会导致来水西的客商锐减。最好的办法就只有关着,可是人数少些还好,如今越来越多,怎么关的完?还要管吃管住,实在是让人头疼。

不过一旁的汝卡阿诺却有话说:

“大忽悠,你不是说要维护水西律的权威,不能不经审判就杀人吗?难道让这


状态提示:第六十四章 盯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