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东辽左相>第二百五十九章 一都四道

目前东辽连同国都神鹤城在内,共有十二座城池,木底城此时已经是彻底被北辽掌控了,东辽也没有那个实力可以从北辽手中夺回木底城的控制权,再者眼下的东辽也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城池而和北辽翻脸,多树立一个强敌。

而余下的十二座城池分别是神鹤城、襄平城、玄菟城、肥如城、临渝城、白民城、太雀城、和龙城、运山城、建德城、石城,如今东辽在这些城池都只是派遣了一个布政使作为城池的最高长官,负责城池以及城池周边村镇的一切政务。

虽然东辽地域狭小,人口稀疏,但是管理起来仍然有一定的难度,这其中有很多的历史遗留问题,一个城池的布政使往往只能管到城池方圆十里的村镇,而在两个城池或者几个城池之间就会有一些村镇在任何一个城池的管辖范围之内。

这样的情况在东辽很严重,据任齐粗略估计,整个东辽这样无人管辖的村镇起码有数十个,这不仅会使得这些地带出现权力的真空,一些匪贼会在这里滋养生息,对东辽的稳定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这些地方的田赋商税也会流失,这对东辽的财政收入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所以任齐对杨行熙提议道,将东辽划分为几个大的行政区域,一个行政区域可以根据地势地形划分,包含两三个城池不等,将那些原本处于两不管或三不管的村镇田地都吸纳进去。

杨行熙听到任齐这样的提议,很是赞许,点头称赞说道:“妙啊!这个事情可是本公从未想到过的,原本以为每个城池都派去了布政使,就可以解决一切,没想到这样还会有如此的纰漏,这是本公的疏忽了。”

“如此甚好啊!一来是十二个城池,距离国都神鹤城的距离远近不一,那些里国都近些的城池还好说,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国公这里也能立马知晓,凡事都还能拿个主意,而那些路程要一天以上的,出了事不能及时知晓,原本只是小事,可是路上耽搁了,往往会酿成大事,如此一来派遣的官员职位更大,也可以当时就定下主意,免得事端。”叶坦之也很是看好任齐的想法,一边点头,一边说道这样做的好处。

“二来嘛,每个城池的大小不同,人口多寡也不一样,像襄平、玄菟这样的大城,拥有五六万的人口,城内百业兴旺,同时也有像白民城和运山城这样的小城,人口最多两三万,城内百姓生活困苦,所能缴纳的田赋商税也是少得可怜,如此两三个城池划分为一个更大点的区域,情况也能好转一些。”

“既然国公和叶老都赞同你的看法,那就如此吧,任齐既是你所提出来的,想必你心中也有了合适的方略了,就说出来听听吧!”赵武甲说道。

见众人都同意了任齐的想法,任齐便将早已准备好的方略说出来了,如今东辽一十二城,这都城神鹤城就排除在外,因为毕竟是都城,和其他城池是有区别的,神鹤城内人口在五万左右,此外还有一万五千东辽军,另外在以后的规划中,神鹤城的人口还会增加,所以神鹤城依旧原样不变。

将肥如城、临渝城、白民城划分为南境道,设置最高长官为经略使,经略使驻地设在临渝城;将襄平城、玄菟城划分为辽河左道,经略使驻地设在襄平城;将建德城、石城划分为辽河右道,经略使驻地设在建德城;将和龙城、运山城、太雀城划分为安辽道,经略使驻地设在太雀城。

简单来说,将东辽一十二城划分为一都四道,如此一来东辽各地所有村镇百姓田地就都能归于东辽官府的管辖之下,同时任齐又对经略使的职责做出了规定,经略使的职责和权力都很大,一道之内的财政、刑狱、民政、税赋等等都归其管辖。

“任卿,这样是不是这个经略使的权力太大了,若是没有人监督和制衡,岂不是他就成了一道的土皇帝了?”杨行熙听完任齐的叙述后,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忧虑。

“回国公的话,此时微臣也曾经考虑过,但是后来觉得在东辽实在是没有必要。”

“哦,这是为何?难不成你能保证每一个派遣出去的经略使都是忠君爱国,心中无私之人?”

任齐笑了笑,说道:“这个微臣当然无法保证,微臣是认为,东辽太小了,且人口不足三十万人,可供耕种的良田大概有十万亩左右,其余的山田、坡田以及随后可以开垦出来的一些荒田,也只有不到三十万亩,这四十多万亩田地每年可以产出的粮食不会超过百万担,能收缴上来的田赋就更加微乎其微了,至于商税就更不用说了,如今除了神鹤城、襄平城、玄菟城、临渝城、肥如城,可以收缴一些商税,其余的几个城池能够收缴上来的商税那是一个人就可以拿的起来的。”

“你的意思是……”

“正是,眼下的东辽还没有必要担心会出现国公所担忧的事情,再者,东辽就是这么大的地方,虽然经略使的权力很大,但是他却没有军权,东辽军包括那些折冲亭的民勇,还有几个城池的民军,都是掌握在各个大营的行军正副总管手中,即使这些经略使的有不臣之心,那他也没有实力可以作乱。”

“哦!原来如此啊。”这下杨行熙心里安稳了下来,任齐说的确实没错,没有军队,经略使的权力就算再大,也不会威胁到东辽的稳定。

“此外,东辽各地到神鹤城最远的距离,也不过是一天的路程,如果派遣出去的经略使有什么轻举妄动的,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九章 一都四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