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南明日不落>547 大明的归化

这个时代,其实除了大明之外,其他地方都不太怎么安生。在北美的土地上,英国人和法国人正在跟当地的印第安人组成的联盟战争,不过很明显由于英法武器的提升,印第安人已经无力抵抗,被大肆屠杀之后,然后逃到了大明的土地上。

大明乐于向这些印第安人提供庇护,但是前提是他们接受大明北美海外领的安排,居住在大明新建设的城镇中,一些印第安人部落直接拒绝,那么大明就会将他们赶回去。

在北美,大明一直都在执行“去部落化”这个大计,附近没有明人的地方还好说,大明就放他们自生自灭,可是如果附近出现了大明的城镇,大明就希望在城镇里修建一小片社区安置这些印第安人。整个过程并不是完全和平的,不过相比欧洲殖民者,明人是体面得多。

建造出来的印第安社区的房子,是等于免费给这些印第安人的,如果愿意,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工作,另外仿照大明本土移民,他们也被授予土地和一定生产资料,并传授他们农业或者工业技巧。如果乐意转化生活的印第安人,往往能够更好地生活下去,不愿意地,则只能离开。

但不管怎样,接受了大明的地契,就等于接受了土地归大明所有。许多部落则为了能够整个部落活下去,最终同意住进大明设置的印第安社区中。这些印第安人第一学习怎么爬楼梯,怎么用抽水马桶,第一次学习用花花绿绿的大明宝钞买东西。

整个大明殖民北美的过程中,冲突自然持续存在着,但是却远没有那么血腥。因为力量越强,大明越没有必要去杀戮这些印第安人,被击败的印第安人则被统一集中管理,多个部落的人混在一块,一般送去耕种或者挖矿,基本上这样做个一两年,就温顺了,也能说一些汉语了,就放他们去到不同城镇的印第安社区。

最早跟明人一起生活的印第安人的第二代,已经被打上了比较明显的汉族烙印。他们穿衬衫,甚至也穿国服(汉服),他们懂得“人之初性本善”,也具备一定的生活技能。

大明在任何宣慰司都不采用强制地手段去剥夺当地人的文化和语言,这种东西越用强制越没有效果。比如另一位面里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设立了类似印第安人强制寄宿学校这样的东西,去把印第安人的孩子抢走,送去学校,教他们英语,但实际上效果并不好,而且还造成了很大的创伤。这些学校往往有着非常高的性侵率和死亡率,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是根本没法理解,为什么一个学校里居然还有死亡率这种东西。

实际上,人是一种特别容易被影响的社群生物,通过软实力和文化的影响,更容易产生归化的作用。

所以北美海外领让这些印第安人住进城镇,跟华人一起生活,虽然矛盾和问题肯定是存在的,但是在磨合中就慢慢改善了。印第安学童跟华人学童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回到家他们可以说自己的语言,在学校就说汉语。大体上,学校和社会对待他们是一视同仁的,没有苛待也没有优待。他们学习好,也会得到褒奖,他们也能参加任何华人学生参加的活动。

以各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印第安人在融入到大唐北美社会中。

华人的民族性格其实是一个很关键的要素。几年前,一位君安府的印第安商人在君安的豪宅区购买了一栋豪宅,搬出了一般被认为很工薪很简朴的印第安社区。当时君安的华人们非常惊异,没想到居然已经有印第安人能够买得起豪宅区的大宅了。就有一些杂音出来,说不应该让印第安人进入华人社区,破坏了其纯洁性。

不过,北美海外领总督大臣步安当时亲自参加了这名他不认识的印第安商人的乔迁之礼,并带豪宅区的名流们欢迎了他。

步安当日的讲话就发表在了报纸上,他说:“在大明,只要认同这个国家,认同我们中华民族的人,都是我们的同胞。只要他勤奋工作,为国家社会和人民作出了贡献,就应该受到我们的尊重。我们所站立的地方是大明的疆土,而大明的疆土上是没有界限的,而大明同胞的心中也应是没有界限的。”

第二年,步安的这个讲话就被修订之后,编进了全国中学语文教材中。

相比另一位面欧洲移民各种用手段阻挡其他族裔的人搬到他们认为的高档社区,甚至搞不通族裔上不通学校的事情,大明这边就云淡风轻许多。不通民族之间的区隔感是肯定存在的,但是大面上认同是一国的人,就没有毛病。而且一个人有成就有能力,不管是什么背景,都被人们接受,这是大明基本的价值观,也是传承下来“英雄不问出身”的传统。

作为第一个跨越北美大陆,为大明占据君安的人,步安从一介镖客成为海外领的总督大臣,可以说本身就很传奇了。自然,白明修虽然不用这个分身了,但是还是很好地安排了这个人。

如今的君安府,是一个人口超过30万的大型城市了,也是北美第一大城市。曼哈顿岛上到处建造的是高楼大厦,充满了摩登气息。

本来万岁城、洛歇接收移民的条件都比君安好,不过君安愣是后来居上了,发展了多种产业,并且频繁与欧洲进行贸易,许多来到万岁城的移民们,直接坐上了横贯铁路的列车,去到了东岸,成为了君安的居民。

甚至不少欧洲人在设法拿到了大明的居留证之后,也来到了这座城市。君安开始


状态提示:547 大明的归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