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十多年了,离开师门行走江湖也有两年多了,在这两年里他已经很熟悉这个时代了,特别是督建蜀川水利和拉起农业合作社这两项工程,都需要深入到农村基层,所以他很了解这个时代的基层情况,甚至要比绝大多数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武林中人都更清楚。
如果在这个时代,民间的特点是“穷”之外,那么这个时代无论朝野,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慢”,干什么都慢,出去串个门能走一,给朋友捎个话都可能要隔夜达,普通人一辈子的活动范围甚至不会超过一百平方公里。
如果前世的老欧洲又“浪”又“慢”的话,那么这个时代的大周帝国不“浪”也“慢”,事实以这个慢的速度也根本浪不起来。
在陈琼看来,民间的“穷”也和这个“慢”字大有关系,就算再勤快的人,在这个慢吞吞的时代也干不了多少事,去隔壁打个工都得走好几,出门贩个货要以月或者年计,再考虑到其中的风险,普通人就想不懒也没事可干。
所以陈琼到达蜀川之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影响速度的问题,他绝对不能容忍自己的要求在各级衙门里转半个月还没出门的情况,所以刚到蜀川就落实他“总体战”战略,利用自己掌握了基层的方便条件,把整个蜀川的动员能力抓在手里,让蜀川三郡的所有力量都围绕这场战争行动起来。
按照他的思路,对内当然要采用总动员模式,而对外采用的则是“超限战”模式。
对于本朝代的军人来,战争的目地是战胜敌人,对于朝堂诸公来,战争的目地是获得好处。而对于陈琼来,他们的都对,然而他们都没有意识到确保取得胜利方法是什么。
在陈琼看来,战争的目地是摧毁对方的战争能力,让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势力变得热爱和平。
强者可以因为任何原因热爱和平,但是弱者只有一种原因热爱和平,那就是谁也打不过。因为打不过,所以才只能热爱和平,同时呼吁和平。
通常来,超限战打击的目标是敌饶战争潜力,可惜这时代没有网络,沟通效率太低,不然陈琼在出川之前,至少也要动员达玛工人罢工,学生罢学才校
刚刚进入达玛高原的时候,陈琼的目标还是及时援救高勇,为了这个目地,他并没有主动开展超限战,毕竟在占领区的任何行动都要消耗自己的兵力。
所以他只是在解围若利城之后,让张道陵将若利城居民后送,并没有派人清缴散布各处的达玛平民。
达玛人主要过的是农牧生活,农业种植的同时也放牧牛羊,所以聚集点通常都不大,搜罗平民的效率很低。
但是得到张正带回来的消息后,陈琼立刻就意识到,这次战争很可能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简单,自己的敌人很可能是王建。
青衣江北一战,王建兵败北逃,最后高勇并没有追上他,也不知道王建跑到哪里去了。平定青衣江北之后,神策军倒是搜寻过一段时间,不过没什么结果,毕竟青衣江北地多人少,王建逃跑的时候身边只有十几个人,根本就留不下多少痕迹。
后来张正投入神策军,调任云中郡之后,这件事就没人干了,陈琼甚至都已经把这个送自己大宝剑的将军都给忘了。
但是发现王建亲兵出现在达玛人军中之后,陈琼立刻就意识到事情的真相并不简单,高勇中计被困,很可能出自于王建的谋划。
别看王建在青衣江一战当中兵败如山倒,差一点就跑不掉,那完全是因为双方实力对比相差太多,高勇有神策军精兵,又有横山军相助,尚且要陷入苦战,害得陈琼真气耗尽,差一点命陨沙场。可见王建的指挥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至少陈琼不觉得自己面对面和王建交手能占到便宜。
所以陈琼立刻就想到刚刚入蜀时的思路,要论临战指挥,战机寻找,自己也许比不过王建,但是自己背靠蜀川三郡,有这个时代最发达的工业带,要拼消耗,就算达玛人拥王建为王都没用,所以他不需要出奇制胜,只要一路碾过去就行了。
这已经不是中原文明对边远地区的战争,而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战争,陈琼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于是他在离开若利城大营之前,下达的最后一个命令就是在达玛王朝境内正式开展总体战,将所有遇到的达玛平民迁移到云中郡去,同时没收平民的食物和牛羊充作军用,平民迁移路上的食物统一由西征军支给。
事实上陈琼对这些零散的人口并没有多少兴趣,但是达玛人普遍放牧牛羊,这些都是潜在的食物,陈琼担心自己可能需要战略性后退,所以要摧毁达玛王朝的经济实力。屠杀牛羊只是为了实现这个目地。至于迁移人口,只是因为陈琼不想让这些达玛平民饿死而已。
其实从陈琼的立场上来,他劫掠走牛羊粮食之后,把一无所有的平民留给达玛统治者会更好的动摇达玛王朝的统治,只不过陈琼多少还有一点底限,不愿意干得这么难看。所以他甚至要求征发达玛平民财产的时候记帐。
当然只能是记帐,陈琼不知道这一仗要打到什么时候,就算手里的余粮也不敢乱花,所以只记帐,等于打白条,以后什么时候还那就两了。
下午时分,踏白轻骑传来消息,前出的侦骑找到了扎木合发现的那支达玛军曾经扎营的地方,判断大概有一千骑兵和两千步兵。因为对方有大量步兵,行动速度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