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文唐>第二十四章 读书写字

伙计拉着车岳山在前方领路,两人很快就来到四姓坪地界。地里干活的村民纷纷和他打招呼,岳山也热情回应。

然而转过头那些和他打招呼的人就开始指指点点,大多说他攀高枝或者故意抬高自己什么的。

岳山虽然没有亲耳听到也心知肚明,红眼病不论前世今生都屡见不鲜。

他清楚的记得,小时候自家买了一套新的条柜,邻居大娘眼红了好几天。

但人家并没有坏心,就是觉得和自己一样的人突然有了改变感到不适应心理失衡。

过几天等他们反应过来也就接受了,大家还是好邻居,一起赶集一起下地干活……

现在四姓坪的村民也是这种情况,这是正常反应。只要他们不当面嘲讽,假装不知道才是最好的应对办法。

当然,也不全是眼红的。有些心态较为平和的会羡慕的说生子当如岳山子这样的话。

还有些甚至在考虑是不是和岳家结个亲。就算他家不认识什么贵人,凭捕鱼的手艺也是个好人家。

伙计知道岳山和周尚云关系好,到了岳家后又帮忙把粮食搬进了房子。

看他忙前忙后累的满头大汗,岳山很不好意思,要送他一条鱼。伙计坚持不要,还是岳山硬塞到他怀里,他才千恩万谢的收下。

岳山不知道,回去之后这名伙计就把他夸成了一朵花,逢人就说岳家是个良善人家。

周尚云知道了这件事,也赞叹他小小年纪就深通人情世故又宽仁待人,对他的未来更加看好。

把伙计送走,岳山洗去身上的汗水灰尘把那本论语拿出来。

习惯性的按照前世看书的方法翻开书,看到竖着的线条才反应过来,这是唐朝,书是反着写的,阅读顺序也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

把书反过来,果然看到了熟悉的句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嗯,没有标点符号的那种。

看到这个时代的书籍,岳山终于知道古代文盲率为啥那么高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能看懂才见鬼了。

这简直就是故意为难初学者。

不过让他略感欣慰的是书上的字果如他所想都是楷书,大部分都能勉强分辨出来是啥。

剩下不认识的大多也能根据前后文意思猜出来。实在不认识的,只在极少数。

这也让他松了口气,读书识字这一关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他没有着急学写字,而是把这部论语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了一遍。

看完之后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好像和前世看到的版本有所差别,又不敢确定差别在哪。

毕竟前世他也只是熟读过,并没有全部背诵下来。

想了半天不得要领,也只能摇摇头放下不管了。唐朝和现代隔了上千年,有差别很正常。

其实他的感觉是对的,古代论语总共有三版。古论、齐论和鲁论,现代通行的论语是古论和鲁论整理得来的。很不幸的是他手上这部是齐论……

不过不管是古论还是齐论,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不影响他阅读。

然后岳山就再次体会到了人穷的坏处。买不起笔墨纸砚,他想把那些认不好的字用简体汉字标注出来都做不到。

导致每次都要翻阅整篇论语。

但很快他就发现了这样做的一个好处,自己不知不觉居然把整部论语给背诵了下来。

没有笔墨纸砚,练字的时候他就用树枝在地上写。岳老四夫妻俩见儿子真会读书写字,那叫一个开心。

虽然这个年代还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论调,但读书人的地位确确实实很高。

在普通人眼里,那都是文曲星下凡。

读书识字这么大的事情岳山自然不会忘了自己的妹妹岳水儿,随便找了个借口就让她也加入了进来。

刚开始听说要读书岳水儿还很开心,没两天就打了退堂鼓。

别的事情岳山都能惯着她,唯独这件事不行,硬逼着她和自己一起学。

其实她的反抗情绪并不强烈。她习惯了听从指挥,不敢反抗父父母。尤其是对自己很好很好的哥哥,更不会去反抗。

最开始两兄妹是在自家房子里写,后来发现这样做容易把屋子里的地皮给翻起来搞得尘土飞扬,就移到了院子里。

可是院子里没有大树乘凉,早上晚上还没什么,中午那真热的让人受不了。

他们再次把写字的地点转移到了村中心那几颗大桑树下面。

然后全村人都知道了岳山会写字,老道士的传闻再次被大家提起,且更具传奇色彩。

岳山听到这些传闻都差点认不出这是自己的“经历”了。

出于对读书人的敬畏,岳山读书写字的那一块地儿成为村中的禁地。平时大家路过也会绕开,没有人靠近。

但这仅限于大人,小孩子的好奇心是不受约束的。

没几天岳山就发现每次他在树下练字的时候,远处就有几双漆黑的眼睛盯着他。

他知道那都是村里的孩子。

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和岳老四两口子一样重男轻女,让十岁的儿子在家休息,让才六岁的女儿下地干活。

大部分十岁以下的孩子也就是割点猪草、喂喂鸡什么的,不会下地干重活。

至于十岁以上那就是半个劳动力了,毕竟这是一个十二岁就可以结婚生子的时代。

平时这些孩子干完父母交代的活儿就满村子乱跑,最近他们又多了一个事情,远远的观看岳山子兄妹读书


状态提示:第二十四章 读书写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