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报社的从业人员多为当地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也有部分来自台岛各校毕业的香港学生或者内地过来的文人。
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学院、树仁学院、珠海书院 4所大专院校均设有新闻传播教育专业,每年毕业生有人。
因为后备人才充足,所以各报编辑、记者流动性很大,失业或者转业做公共关系工作的也不在少数,叶德辉便是其中之一。
叶德辉去年毕业于树仁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踌躇满志的他曾立志要成为一名勇于担当为民发声身先士卒的好记者,为此他还没毕业就开始积极应聘各大报社。
虽然没能如愿加盟知名报社,但毕业伊始就能进入报社的他也曾在同学中风头出尽。
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摆在他的面前,他工作的那家小报日落西山一倒不起。
他只好重新选择工作岗位,这次他应聘了一家晚报。
没过多久,老板跟他谈话,说他的稿子过于严肃,读者兴趣不大,要他更深入的体验生活,多写一些有趣味反响大的稿子出来。
可是根本没有这方面经验的他不管如何体验,写出来的新闻稿依旧有如倡议作文一般,激情满怀却空洞无味。
坚持几个月后,叶德辉感觉自己力不从心只好主动辞职。
后面的半年时间里,叶德辉走马换灯在几家街头小报间来回跳槽,心力交瘁。
最终他觉得自己其貌不扬才干平庸,实在不是做记者的料,于是准备转业寻找其它工作。
这日他来到旺角花园街准备应聘一家幼师工作,却在一棵电线杆子上看到一则记者招聘广告,言称待遇优厚工作自由。
他不禁来了兴致,循着地址找上门去。
这是一家普通的二楼住宅,叶德辉进去的时候里面已有不少人在等候面试。
面试考官一个是白人叫埃尔文,一个是华人叫张金标。
考官的题目很简单,就三个问题,一是本工作要求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平时没有工作时间限制但一旦任务在身要求不眠不休追踪报道,这一点能不能做到;二是在一定尺度和底线的情况下报道个人隐私有没有心里障碍;三是对公司忠心五年内不跳槽能不能做到。
叶德辉排队半小时后才轮到面试机会。
三个问题猛地让叶德辉恍然大悟,原来小报老板让自己体验生活的真实目的在这里,不过这时候的他当然不会反感这些。
两位考官见他素质过硬品学皆优毫不犹豫地通过面试。
最后有十二人被考官录取,然后开始追踪窃听等技能培训。
两位考官的各种技能让叶德辉大开眼界,特别是那个叫埃尔文的考官,听说曾是越战里令人闻风丧胆的特种部队的一员。
事实上他所展示的一整套追踪技能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叶德辉逐渐喜欢这种新闻报道方式,深感自己幸运,终于找到心仪工作。
九龙湾宏光道一号星岛大厦四楼胡鲜的办公室里,《东方日报》吴老板与胡鲜磋商良久后准备告辞,一眼瞥见桌上《雅致报》头版头条“奥斯卡奖获得者陆致远即将载誉回港”的新闻,不由笑道:“我说胡总,你怎么总针对这家小报?这次被我们弄得这么惨,你觉得还不够?”
“当然不够,我恨不得它关门才好。”
“为什么?”
“你也知道,我们几年前在纽约创办《星岛日报(美东版)》反响很好成绩斐然,所以我们正准备明年向美西和伦敦进军,前阵子才发现这小子又抢在我们前头在旧金山开了分社,你说我气不气?”
“市场那么大,谁都可以做的嘛,犯不着为这个置气。”
“主要是这家小报扣扣索索的行为让我很厌恶,所幸这次结果还不错,罗列成功地让《雅致报》深陷泥潭不可自拔,销量已经微不可计,这都亏了马老板的运筹帷幄啊。”
“客气客气,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胡总今后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便是。”
“马老板你可不能这样说,你是我的叔叔,咱们始终要站在同一战线的嘛对不对?”
“对对对,同一战线,那我先告辞?”
“马叔我送你。”
看着《东方日报》吴老板与胡鲜在星岛大厦门口言笑甚欢然后匆匆离去,对面隐秘处拍照的埃尔文喃喃自语道:“老板所料不差,两家报纸真有秘密来往。”
背后的叶德辉眨巴眼睛,他不知道眼前这个无所不能的特种兵嘴里的老板是何人物,竟然让他心仪如斯,屡屡挂在嘴边。
旧金山这边,有了巴特的介入,买楼的事情果然迎刃而解,原本绵延半月的拉锯谈判三言两语间就已敲定。
陆致远仅仅花费240万美元就将这栋独立大楼收入囊下,宣告电视台的创办之路首战告捷。
签署合同后,陆致远极力邀请原业主墨菲先生和巴特一起共进晚餐,两人婉言推脱,都说事务繁忙,陆致远只好作罢。
回到酒店他跟白蓝和布鲁斯敲定有线布网、大楼装修、设备购买以及人员招聘等事项后,给阿耀去了电话,叫他联系的那些人手尽快到位,准备开始投入电视台的创建。
接下来的几日,各项工作顺利铺开,各路英豪纷至沓来。
4月14日,巨石事务所物色的财务人员桑德罗?宾奇以及人事部主任霍华德?雷诺士前来报到。
这两人均是旧金山本土人氏,对于电视台的工作颇为合适。
陆致远经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