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我是全能技工>第241章 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

对海的敬畏古已有之,在我国的文化中,一直是畏多于敬,典型的陆地文明国家。

史书对海的记载很少,就是明证,海样在生产生活中的份量很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即使在沿海讨生活的人,他们每回出海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且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近海活动,出一次远海好像就是拿生命在赌博似的,当水手被视为走投无路下才会从事的贱业。

现在宋晨做的是一件好事,他是要提前几个世纪让华夏民族的目光更多地关注大海,这里才是今后世界舞台的角逐场,早早的做准备总不会错。

宋晨对现代远洋捕涝所知不多也不少,他知道我国古代海洋活动少,大海的渔业资源很丰富,只是苦于经验工具的有限,最主要的是观念,并未从中有多少获益。

现在他有了,一条可以捕鲸的船,虽然没有标枪手,可是他有神臂弩。

还让田小宝找人订制了一种更结实牢固,方便,耐用的渔网。

今天是出海的日子,这一天按照黄历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日子,宋晨原本想妥协的,选一个‘好日子’出发。

可是宋晨不信这些,再说大海是太过神秘了,确实要选日子,当然并不是这些善男信女按照老黄历选良辰吉日,而是要看天,找大海脾气最好的那段时间出去,可惜宋晨对预测天气知道得并不多。

既然不能算出天气来,只能根据掌握的常识,看了看大海应该不会出现台风什么的时候出海,至于准不准,那只得看天了。

当然他对自己设计的新式帆船还是很有信心的,相信它能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的。

一众士兵想要出海前祭神,宋晨原本打算妥协的,遵从大多数人的习惯是一种风度,不过后来宋晨改变了主意。

华夏民族太过尊重大海了,把它当作神一样,水手们在船上也是诸多讲究禁忌,诸如沉、淹不能说,发展到最后连与之谐音的都不能讲出来了,否则会群起而攻之。

宋晨怀疑一直是这种‘畏多于敬’的情绪阻止了祖先对海探索的步伐,这也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列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想想欧罗巴的水手们,往往是不虔诚的,甚至是怼天怼地,但他们无所无惧,对海有一种强烈的征服欲,最终是由他们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后面宋晨就进行了水手军律的更改,把这种风俗习惯从制度层面给灭除了,不过他这种行为造成了许多不解,甚至是私下的非议。

不过宋晨不在乎,虽然他最初的初衷并不是让手下的士兵变成不信神的人,但是在不信神与对大海畏道畏尾的情况下,他宁愿选择前者。

“走,出海!”宋晨喊道。

现在刮的顺风,船速很快,奔向远海,港口送别的人群越来越小,到最后就成了一条线,最后消失不见。

宋晨只有略微的印象,在这个月份,这处海域渔获比较多,是后世的大渔场。

到了晚上,就把帆收起来,宋晨坐在甲板上欣赏着大海的夜色,看着繁星密布的天空,想了许多。

这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暴风雨前的宁静。

一阵狂风吹来,下起了暴雨,海浪开始咆哮起来。

“姥姥的,我怎么这么倒霉!”宋晨对着大海竖起了中指。

船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

宋晨立刻摇起了铃,这是进入作战状态的声音,也是暴风雨来的警示。

这些突发情况他们都演练过的,各个陆战队员迅速进入状态,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职责。

浪头越来越大,不时有浪打到船上,积了不少水,船舱必须密闭起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宋晨喊了三个人,在外面排水,其他人在里面就行了。

在甲板上的人更危险,一个浪头打来就把人卷下去,不过宋晨还是出现在了甲板上,他必须站在最危险的一线,以身作则,鼓舞士气。

拿起管子,宋晨打开这个手工排水机,不停地摇起来,这样冲上船的海水就不停地排出去。

终于经过众人的努力,积水基本被排出去了。

大海终于也恢复了平静,远处甚至还出现了海市蜃楼,几真是一幅瑰丽的画卷。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鱼,他们看到海面上密密麻麻的一群一群的鱼,实在是难以想象的多,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可能连看都不敢看。

这时大家不再犹豫,每一个人都出来下网,这些鱼多半是金枪鱼,即使在古代卖得也不便宜,跟羊肉一个价。

这几天下来就打了至少几万斤鱼了,每一个人脸上都绽放出笑容,大家的薪俸都跟渔获挂钩,当然高兴了。

他们的帆船本就不是为打渔而设置的,储藏的地方不多,现在基本上堆得每一个地方都是鱼,大家都认为这趟出海收获非常不错。

坐在甲板上他,却有点无精打彩的,因为他有一个烦恼,那就是满是海鱼的船充满了鱼腥味,没有办法呆在船舱里,只得呆在甲板上。

正在这时,他看到海面上突然出现一股喷泉,居然是一条白鲸。

“神臂弩拿来!”宋晨大喊道,其他船员也跟着出来。

大家看见一条足足有十余米的大鱼在海上喷水,即使在海里讨生活的人,都很少看到它们,因为这种大鱼很少出现在近海。

宋晨亲自来拉,对准大鱼射去,他准备过一下猎鲸的瘾,神劈弩要两个壮汉才拉得动,这没有关系,他只要负责瞄准就行了。


状态提示:第241章 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