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俩拉着板车进村口时,遇到村里的快嘴王婶。
妇人见到哥儿俩拉的这满满一板车东西,追着问了一路,打听哥俩这是在哪儿发了大财,弄回家这么多的好东西。
陆亦轩到是压根没做任何隐瞒,说了揽山柿去县城的事儿,还说王婶要是有兴趣的话,抓紧时间也去跑一跑,指不定还能换回家更多米面粮油肉。
二弟陆亦冬在旁急坏了,看那表情,明显在生气大哥不该把消息告诉王婶。
“哥,快嘴王婶就是个八婆,你等着看吧,很快咱全村人都知道,揽山柿进城能卖钱这事了!”
“呵呵,没关系,我就是要让全村人都知道消息,不然只靠咱一家,辛苦一天你能摘回多少斤山柿来。”
“哥,可是,其他人也都进城去卖山柿的话,咱们更没得赚钱机会了啊!哥呀,我不是自私,不肯跟村里人分享赚钱机会,咱们可是要赚足够多的钱给爸治腿伤……”陆亦冬话音已经带上了哭腔,他是真急眼了。
“傻小子,眼界放宽点!”
陆亦轩没有跟二弟解释太多,观念上的转变,哪儿可能一蹴而就,急也急不来,只能让二弟先心理煎熬着,看他悟性如何了。
做山柿生意,只不过是陆亦轩为改善家人生活条件的一步尝试。
真正想要在这个年代,很安心地赚到足够多的钱,还不用担心冒什么政治风险,不用担心说,忽然哪天,就被一群戴着红袖箍的人涌进家门,割一通‘走资’尾巴,很显然做小商贩的选项,并不占任何优势。
山柿生意,陆亦轩真的是巴不得更多人参与进来。
所谓,法不责众。
尽管知道,未来形势,国家政策会越来越开放。
但毕竟年头不同。
尤其玉山这样的略显偏僻内陆小县城,消息更加滞后,也就意味着,政策落实速度会更为迟缓。
他不得不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一些预案准备。
至少说,全村人如果都在这山柿生意中利益均沾的话,他们家至少不用担心在村里就会被人整成什么‘走资’大毒瘤。
今天这来回几十里的奔波,真是累垮掉了。
其实在心里,陆亦轩如今已经有了一个既可以挣名声,又能赚大钱的‘投资’机会,这还是他在县城废品收购站淘书刊材料时想到的主意。
他有在一些日期比较新的报刊之上,看到征稿启事。
征稿主题很有趣。
以他这个后世老男人的角度,分析其背后新闻宣传机构真正意图,那自然是脉络再清晰不过。
这分明是,‘有关部门’正开足马力,在为改革开放鼓动号角,打算先从政策宣传方面入手。
想来,再过不多久,一场有关‘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会蔚然全国。
上辈子,他是个没什么政治敏感度的人。
后来,要不是家庭巨变,固有生活节奏,突然被彻底打乱,他恐怕也没胆量怒辞教师工作,人到中年时,冒险南下闯生活。
不过现如今可就大为不同了。
如今这个世界上,要说谁的政治觉悟最高,对未来社会走向,最是‘高瞻远瞩’,最有建设性‘头脑’,他陆亦轩要认第二的话,恐怕没人有资格当第一。
想来便是国家最高层圈子,也不见得有他这个拥有后世四十年记忆老男人目光高远。
没办法,这就是身为重生者的最大资本优势啊!
当然了,投稿卖文章这生意大有搞头。
但是具体要如何切入其中,他还得仔细思量再三,不然步调要是太过超前,即便觉悟再高,只怕结果也会让人难以接受,一不小心,再搞出些什么更耸人听闻文章,那就更加悲催了。
“哥,冬子,你们回来啦!呀,怎么这么多东西……”大妹陆亦雪在家门口迎到了哥儿俩,看到板车上那满满当当的东西,惊讶坏了。
“雪,哈哈,大哥厉害吧!这都是我们进城卖山柿赚回来的,赶紧回家做饭,炒猪肉、蒸米饭、炖粉条,速度造起来,大哥快要饿死啦!”陆亦轩宠溺地摸了下大妹陆亦雪的脑袋,很臭屁一脸样子。
三人推拉着板车进了院门。
三弟陆亦勇听见声音也奔了出来,看到这一车的好东西,兴奋跳脚欢呼:“哇,猪腿肉,好大一条猪腿肉,我要吃炒猪腿肉!”
母亲刘玉莲抱着老妹陆亦萍,也从里屋快步走出。
看到那满满一板车的米面粮油肉,刘玉莲惊坏了:“勇娃,去,赶紧把院门关上,闩好门栓。大轩,你这是,从哪儿整回家这些个东西,你跟冬子,没去做什么犯法的事情吧!”
刘玉莲的紧张反应,让兄妹几个兴奋劲顿减。
老妹却不管这些,瞧见板车上的好东西,早挣脱了刘玉莲的怀抱,跳下地后,迈着小短腿儿直扑向板车:
“漏,漏,窝要吃漏。”
三弟陆亦勇奔着要去闩院门,被陆亦轩给拦住了。
“妈,你别紧张。”
陆亦轩知道贩卖山柿这事情,对父母这一辈人而言,那意味着什么。
却也没什么好奇怪的,随便哪个,刚刚经历十年特殊时期的成年人,谁能不紧张‘走资’这样的大帽子。
陆亦轩走上前,展开怀抱,紧紧拥抱住刘玉莲:
“妈,别担心,这些都是我和冬子进城卖山柿赚回来的,妈你放十万颗心,其实现在城里做小买卖的人,已经有很多很多了,只是咱们村里人消息闭塞,妈你不信我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