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网络游戏>宇宙战舰少女>第八十七章 开新地图咯

一号化作的尘埃,没有丝毫惊动宇宙恶魔的情况下进入了外围的一个传送门中,经过时空转换后,一号化作的尘埃成功的到达了传送门的另一侧。随后一号化作的尘埃继续向前方飘去。

——————分格线——————

仙女星系,又名仙女座大星云,位于仙女座方位的拥有巨大盘状结构的旋涡星系,在梅西耶星表编号为224,直径22万光年,距离地球有254万光年,是距银河系最近的大星系。

仙女星系在东北方向的天空中看起来是纺锤状的椭圆光斑,是肉眼可见的最遥远的天体之一。

仙女星系和银河系同处于本星系群,质量是银河系的二倍,直径至少是银河系的2倍。以上为地球所记载的仙女星系。我们为了方便,依然称其为仙女星系。

在仙女星系现有三个帝国统治了仙女星系绝大多数的空域。这三个帝国分别为希尔瓦顿帝国,波兰迪亚共和国,瓦尔沙特联邦。希尔瓦顿帝国和波兰迪亚共和国早些年刚刚接触的时候,由于资源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交战,由于双方的科技军事实力相差不多,相互之间始终奈何不得对方,就在此时,瓦尔沙特联邦的先遣舰队出现在了希尔瓦顿帝国和波兰迪亚共和国的交界处,随后希尔瓦顿帝国和波兰迪亚共和国发现瓦尔沙特联邦科技军事实力与其相差不多,为避免被瓦尔沙特联邦捡便宜,希尔瓦顿帝国和波兰迪亚共和国停战了。随后三方进行了商谈后确定了边界,在此后的年月中,三方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两两之间爆发出局部的战争,但是由于有第三方的存在,大的战争却始终没有发生。随着时间的流逝互相奈何不得的三方开始将重心放在向星系外进行探索上面了。

某一天,希尔瓦顿帝国的一只探索舰队正在向星系的外围探索,在星系的外围遇到了一只长约十几公里的长条状生物,在见到探索舰队后,这只长条状生物毫不犹豫的对舰队发起了进攻,虽然有一定的武装,但毕竟不是正规战舰,上百艘的探索舰队费尽全力,终于在只剩下十几艘船的情况下,将这只长条状生物击杀了。就在剩余的船准备将长条状生物尸体拖回帝国准备研究时,有探索船发现了远处有仿佛浪潮一般的东西飞速向这里移动。待探索舰队看清楚浪潮全是长条状生物组成的时候,剩余的探索船调头疯狂的逃跑,而长条状生物一路尾随探索船至希尔瓦顿帝国的一颗边境星球。虽然有着探险船的警示,整颗星球和驻守的舰队全部被数之不尽的长条状生物毁灭掉。希尔瓦顿帝国举国上下一片震惊,随即帝国调集了五百万战舰,直奔被毁灭的边境星球。待帝国的舰队找到长条状生物群时,又有一颗星球被其毁灭了,随后帝国舰队与长条状生物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付出过半伤亡的情况下,帝国舰队击杀了全部的长条状生物。

就在帝国接到胜利的消息,进行庆祝的时候,噩耗又传来了——出现了是帝国舰队消灭十数倍的长条状生物,剩余的两百多万帝国舰队在顽强抵抗后被全部消灭,此刻长条状生物群正向希尔瓦顿帝国的中心地带袭来。希尔瓦顿帝国立即发布的最高等级的战争动员令,并且向波兰迪亚共和国,瓦尔沙特联邦求援。在接到希尔瓦顿帝国求助后,波兰迪亚共和国,瓦尔沙特联邦也十分震惊,随即两国也同时调集舰队,向希尔瓦顿帝国进行增援。

在聚集了三个帝国数亿的战舰后,长条状生物已经毁灭了希尔瓦顿帝国数十个星球,随后数亿战舰与数亿的长条状生物展开了旷世大战,在持续了一个月的战斗之后,长条状生物被全部击杀,三个帝国也损失了近亿的战舰。而吃过一次亏的希尔瓦顿帝国没有撤离战舰,而是派遣侦查舰队去最早发现长条状生物的方向进行侦查,十数天后,侦查舰队传来的消息令三个帝国全部震惊异常——有数十亿的长条状仿佛潮水一般正向三个帝国所在的方向涌来,希尔瓦顿帝国行政星的居民开始疯狂的向后方逃去。

波兰迪亚共和国,瓦尔沙特联邦也同时发布最高级战争动员令,三个帝国开始疯狂的征兵和建造战舰,并且调集了全部的战舰和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到希尔瓦顿帝国,随后聚集了十亿战舰的三个帝国,开始主动出击拦截长条状生物群,后方则不停的征兵和制造战舰。

就在三个帝国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下,后方在短短几个月便制造了十亿战舰送上了战场。最终在损失十四亿战舰和痛失上百亿人口和各种压箱底武器的情况下,消灭了这数十亿的长条状生物。就在三大帝国终于松口气的时候,战场忽然出现了上千万的有着两百公里左右大小的有着触手的生物,随即便对三大帝国剩余的数亿舰队发起了进攻。本来数量占优势的三大帝国舰队没有将这上千万有着触手的生物放在眼里,可是交战以后发现,触手生物完全不是长条状生物可以比拟的,随后触手生物几乎无伤的情况下干掉了上亿的三大帝国的舰队,而三大帝国的舰队见状不妙,不在硬抗而是直接进行撤退,最后仅有辆一艘战舰成功逃离了。

随后触手生物放出来数量众多的巨大的长条状生物,这些巨大的长条状生物很快吸收资源进行产卵,很快数千万的长条状生物便出现了,目睹了这一切的三大帝国残余舰队回去向上报告后,三大帝国彻底沉默了。随后希尔瓦顿帝国先发布命令,放


状态提示:第八十七章 开新地图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