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白华为菅>第十七章
们喜欢读的小报,上面连载的小说大多是后者。

时下发表的小说,多半是在报纸上先刊登。若是反响好,报社才会考虑出单行本。所以想要发表文章,免不了要先研究各种报刊。

香港早年只有英文报刊,当时岛上的居民也少,文化水平不高,几乎没几个国人能看得懂。直到后来的一位港督从教会学校的基金中拨出款项来大力发展报刊业,这里的报纸这才逐渐发展起来。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香港一度成为全国报业中心,直到近年来报业中心才逐渐转至上海,但香港本地的报刊业仍然繁荣。因为这里的大氛围相对国内较为宽松,只要不影响英国人的殖民政策,根本没人管。因此上至各种政治刊物,下到市面上流传的各种小报,香港的报纸种类堪称五花八门。

温静姝她们不是会关心经济民生的人,充其量只是订几份八卦小报,闲暇时看看花边新闻和通俗小说做个消遣。香港这一类小报很多,犹如春雨后的韭菜,一茬接一茬。虽然冒出来的快,但很快会因为资金短缺而倒闭,过几天同一条街上又会出现新的报纸。

连载《春莺啭》的那份小报名为《风月杂谈》,一听就不是什么正经报纸。上面除了辟一块栏目连载这部通俗小说之外,其余大多是上流社会的花边新闻。

温见宁虽然听得晕头涨脑,但很快也明白了一件事。

——她想要靠写小说来大大地扬名,只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

……

写小说不过是温见宁突如其来的一个念头,等冷静下来,她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有点太想当然了。但既然已经和齐先生说过,总不好再打退堂鼓。

可温静姝给她们几个安排的课业太重,她只能偶尔抽空翻一下齐先生只能往后一拖再拖,始终没有动笔。

温见宁没有想到,她这一拖就到了次年的三月。

这期间,见宛她们在香港度过了人生第一个不在温家老宅度过的新年。

来到香港的第一年,非但见宛她们没有被接回老宅,就连二太太也没有要来接走见瑜的意思,只有温柏青这个男孩回了一趟淮城,几个女孩仿佛被温家不约而同地遗忘了。

除夕夜的那一晚,几个孩子都有些心情低落,她们谁都没有守岁,早早地就各自回楼上房间睡觉了。

过完年后,温静姝她们又开始了整日饮酒作乐的日子。

即便刚开始来的时候不懂,时间一长,几个小女孩都看明白了。

她们这位姑母和梅珊,恐怕都不是什么好人。两人整日最大的消遣就是花天酒地,召集和她们一样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温静姝和梅珊对自己的行为并不遮掩,也不避讳在孩子们面前大谈男人,只是楼下开宴会时从不让她们下楼,说是小孩子见多了不好,要等她们再大一些才让她们参加舞会。

每天晚上,温见宁她们姐妹几个在楼上复习功课时,她们就在楼下跳舞或者搓麻将。

若只是搓麻将还好,不过是哗啦啦的洗牌声,说话声还传不到楼上来,她们最怕的是下面办舞会。

一到了办舞会的晚上,客厅里的留声机放着各种音乐,时而是爵士,时而是古典音乐,柔滑的乐声犹如藤蔓一样顺着窗户,攀着楼梯,百转千回地传到楼上,痒痒地直钻耳朵,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象楼下的酒会该是怎样的衣香鬓影、觥筹交错。

平日里,温见宁也喜欢留声机放的歌曲,可在背单词的时候,她只觉得吵耳朵,只能把棉花球团了堵住耳洞。可她还是能听到音乐声坚持不懈地往脑子里钻,怎么也挡不住。一来二去,她索性把棉花球扔到一边,全凭着一股意志力和这些声音作对抗。

这当然不容易。

一开始的时候,她很快会不知不觉地走神,思绪随着音乐飘出很远。

等时间一长,她才慢慢适应下来。

后来无论楼下做什么,温见宁都能一心一意地看书了。

不过那也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她才能做到的,就眼下而言,温见宁还是不堪其扰,只能堵着耳朵在房间里大声地读着单词对抗着楼下的声音。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