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大汉帝祚>第五百四十章

“好了!现在就不多说了,接下来我们要筹办一个盛大的公祭大典,专门祭祀一下这些大汉的英灵!

诸位,饮胜!”

所有人都仰着脖子,咕咕嘟嘟灌下了一大碗酒。

“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毕竟现在疫情还没过去,今天还不能和诸位爱卿一醉方休。

接下来我们还得商议一下,扫尾事宜安排,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得彻彻底底,完全杜绝疫情的死灰复燃!这一点很重要,万万不得马虎大意!

朕大致想了一下扫尾的事,也拟定了一个草案,已经通过电报发往了长安,那边太子和朝臣也正在讨论这个事儿!

现在把这个草案给大家宣读一下,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我们共同讨论修改,争取做出一个完善的方案,把这个扫尾的事做好,确保不留任何后患……”

……

经过整整一日的讨论和修订,在汇总了长安方面发来的修改意见,终于拿出来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然后通过电报开始向大汉各地部署工作。

现在巴东、荆襄一带,那些小规模的感染,也早已经控制住了,但是大家一致决定,这种绷紧了的状态,最起码还要再保持两个月,一来可以彻底的消灭了感染源,二来必须要把官吏军民如何讲卫生爱干净、懂如何防疫病、如何应对紧急情况的习惯和意识培养出来!

这一点很重要,只有把这一点做好了,虽然不能杜绝疫病,但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大家被感染的几率,在这个还没有疫苗的时代,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扫尾工作的最大事项,应该是总结提炼这件事情折射出的大汉精神,然后在民间广泛宣传,这是提升民族自豪感、民族凝聚力、让百姓懂得的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奉献的最好的教化机会!

“陈尚书、淳于侍郎,教化这种事,讲究的就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给人灌输大道理,讲一些百姓听不懂的大话,少了还可以,要是多了,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认为当官的实事不做,净说大话,老百姓有一句话叫做‘什么什么能当饭吃吗’,大话是不能当饭吃的,意思就是这玩意并不实用,百姓喜欢实实在在看见摸得着的东西,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大道!”

刘谌打算把接下来的凝心聚力、教化百姓的任务,交给眼前这一帮人传统文人去做,让他们把自己所学的大道理和实实在在活生生的例子结合起来,让他们寻找大汉精神,提炼大汉精神,这就需要再一次深入细致地去民间、去营造厂、去基层官吏和战士中间,挖掘寻找足够的素材,这样一来,也无疑是给他们和基层接触的机会,经过这些,他们就会慢慢了解现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基层是如何运转的、民心所向是什么、民人所需是什么……

刘谌相信,他们能从这中间获益匪浅,完成自身的华丽蜕变,成长为真正合格的大汉官吏。毕竟这些人不是忠心可嘉,他们对大汉是至死不渝的忠诚,也希望大汉天下是一个君圣臣贤、物阜民丰的盛世,所以他们不是敌人,是认识发生了偏差的自己人,慢慢地让他们认识到正确的道路就好了!

一切部署完成之后,刘谌带着孙蝶、攀枝花,还有自己女儿和皇甫紫衣等一行人,回到了长安,也召回了江南那些自己的学生。

现在整个大汉的生产建设,都在停滞,全民在抗击疫情,虽然疫情已经控制住了,但是这个消息并未放出去,陈鹄等人提供的素材,被霍济手下的宣传大军中那些培养得炉火纯青的写手,变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上至皇帝下至官吏军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大剧,也写成了一波三折惊心动魄的话本!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的标题《大汉精神》,刘谌在控制住疫情,激动地在大殿上大讲特讲“大汉精神”的那段话,当然也出现在了剧中、话本中!

现在疫情控制住了,隔离在家的人,在半个月之后,毫无症状的也都可以出来走动,各地的戏园子、勾栏瓦肆的说书场等等场合,也都开业了,大家可以去活动了!那些原本没有出现过疫情的地方,百姓已经恢复了正常生活,除了还没有开展生产,不能离开自己的城市和村庄,其他都已正常了!像成都、巴东、荆襄一带,百姓还不敢出门,一切遵照《防疫条例》。但是,大喇叭广播说书还是如常进行……

于是《大汉精神》迅速风靡大汉,人人都被感染,有的地方,万民具表,送到长安感谢刘谌天高地厚之恩德;有的地方,百姓干脆塑造了刘谌的形象,跪拜谢恩……一时间盛况空前!

刘谌于是专门叫人写了一个话本,叫做《生死七十二日》,这个故事,完全是一个医者的故事,记录的一个医者无所畏惧奋战在救治一线,想尽一切法子控制疫情、抢救患者的故事!

这个医者当然是皇甫紫衣!皇甫紫衣为此还找了刘谌,强烈要求刘谌不要用自己的实名……

“观察了你小子一段时间,这一切你都是够格的!以后不骄不躁,继续潜心修炼本事就好!你既然不在乎名利,那也就不要在乎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大名,无论世人夸你、赞你,还是毁你、谤你,只要你行得端走得正,一切都无所谓!”

“臣明白了!陛下教诲,臣时刻铭记!”

等到这个故事天下妇孺皆知,人人尊医爱医的时候,刘谌于是昭告天下,给太子和长公主同时赐婚了!太子妃


状态提示:第五百四十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