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青春校园>穿越田园:农家小酒娘>第123章 招长工

在吃了午饭之后,江溪给那妇人结了钱,直接就让她走掉了。

妇人也想早点离开,去澄清那些事情,免得被沈家的人找上门来。

由于发现得早,处理还算得当,这些流言很快就被压下了。

但是,不少人都在揣测,和江家定亲的人就到底是谁,毕竟那么多钱,可不是谁都能拿得出来的。

有人说是县城里面的大户,还有人说得更离谱,说是官宦人家。

江溪没有去解释,只要不乱传沈家就好。

两天后,农忙总算是完了。

院子里,堆满了收回来的小麦,江溪看着这座粮食堆成的小山,脸上洋溢起了笑容。

“真没想到,咱们家能有这样的一天!”

李氏忍不住感叹道,看着这些小麦,就像是在看宝贝一样。

“谁能想到啊,去年咱们连饭都吃不上,今年都快成为大地主了。”

老爷子也走了过来,脸上露出喜色。

“这世上啊,什么事都是有可能的,事在人为嘛。以后啊,我们家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不过,”老爷子说着,话锋一转,“我们家现在这么多粮,到哪儿去晒才好,必须得赶快找个地方。”

江溪也犯起了难,这些小麦都必须赶快晒干装仓。可是,这村里面的晒场,很多都已经被占用了,他们家能用的地方也只有那么一小块。

如果不在这几天晒干,那么一旦天气潮湿一些,就可能会发霉。

这四月的天,阴晴不定,下雨也是常有的。

好在,这是在北方,不似南方那边,会有梅时雨,否则,问题就更大了。

“晒场不够,我倒是有些办法,不过需要一点人力。”

江溪想起自己以前在外婆家里,曾经看到过外婆用竹垫晒过粮食,又干净又方便。

只是,竹垫做起来可能要花费时间,家里目前一张也没有,可要晒这些粮食,少说那也得几十张。

“人力这个还好办,现在大多都已经干完了农活,咱们家只要能出钱,随便找几个人还是没有问题的。”听说有了解决办法,老爷子眉头顿时就松开了。

李氏也附和道:“不错,溪儿,什么办法,你快说说。”

江溪当下就说了用竹垫晒东西的办法,老爷子听了之后,觉得可行。

“那这人就不能随便找了,得找一些会编竹条的才行。”

“对,还得找那些编得好的,多找一些,最后半天时间就把我们要的东西给作出来。”

“嗯,人我去找。”

老爷子会编竹条,和村里的那些匠人认识,他去是最好的选择。

在老爷子出去之前,江溪还把他拉过来,小声地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老爷子脸上微露诧异,随后又点了点头。

“行!”

李氏觉得很奇怪,这爷孙两个究竟在说些什么。

等老爷子走了,李氏就问起了这事,江溪笑着说是秘密。

老爷子办事效率挺快的,当天下午,就来了好些人,都是编竹条的老手了。

江溪去了张屠户家里一趟,彼时张屠户刚杀了一只猪,江溪称了三斤猪肉,又接了猪血,还买了一斤猪肝和两斤大肠。

家里的菜地里还有菜,江溪割了一些回去,晚上和李氏烧了好几个菜出来,好好地款待了这些工匠。

有了竹垫,晒小麦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江溪家前面河滩那块,就有一大片的空地,将竹垫摆在那边就行了,如果遇到下雨了,直接将竹垫一裹,就能收回来了,很是方便。

于此同时,他们家还买回来了一些木材和那种青砖,打算趁着这段时间将屋子再修两三间,把院子扩大一些。

修房的工匠,也是在村子里找的,包三餐,一天十文钱,村里不少人都过来帮忙了。

江溪和老爷子不在家里,去了镇上的店里,火锅店关门都快十天了,也是时候该开业了。家里面,则是由李氏做饭,袁修负责监督工匠修房。

江溪在店里面拨动着算盘,一边计算着店里的收入,一边在统计着现在家里还剩下的银钱。

县城那边的租金是一年五十两银子,还是看在县老爷的面子上给他们的价格。如果是一般人去,少了七十两,估计都拿不下来。

江溪算了算,现在家里差不多还有七十多两银子,五十两租金一付,修房再用十多两出来,他们家就算是没有余钱了。

现如今,也只能够等着粮食卖掉,手上才能有现银,到时候,才能请人去采摘普通酿酒。

而且,这两天就必须得去办一件事,否则,今年的葡萄酒可能就酿不出来了。

下午,趁着人少,江溪从铺子里拿了两钱银子出来,和老爷子说了一声,就朝着山上走去。

天气逐渐热了起来,等江溪来到山里的时候,已经累得满头大汗。

找到了王大婶他们家,江溪拿出银子,说明了来意。

王大婶欣然同意,她家的小子正好最近没事,只是去守着那野葡萄,就能赚到两钱银子,这不管是谁也不会拒绝的。

江溪还刻意去后山看了一趟,野葡萄今年长得不错,结了好些果子,除了一些鸟之外,还没有人在碰。

回到镇上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江溪又忙着去算账。

一连好几天过去,江溪家的房子稍微有了一点改变,不过要真的修好,估计还要很长一段时间。

但是,他们家的小麦算是晒干了,老爷子挑出一部分装仓之后,其他的就放了话出


状态提示:第123章 招长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