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自己虽为夜军主将,但依旧是个旁观者,所以才能看的如此清楚,林玄仲知道那八千降卒不想背叛养育他们的国家,只是他们不知道真正的敌人是谁。
除了不想背上“背叛国家”的骂名外,让那八千降卒意志动摇的还有另一个更迫切的因素。进入扬国后,八千扬军更担心的是上面会不会拿他们当枪使,而且矛头对准的还是扬国的人。如果在背上叛国的名义后,还要为敌国效力残杀本国人士,那些人实在无法接受。
另一边,从那些地方人士的表现上看,许多人根本就是无惧生死,所以面对心中的仇敌时,他们可以不顾危险展示出他们最勇敢的一面。平民尚且如此,何况是那八千士卒。
按照林玄仲推想,那八千降卒加入夜军的本意一是为了报答夜军对他们的不杀之恩,二是因为夜军放了他们许多兄弟同僚回去,三是因为他们的命其实已不属于扬国。如果不是让他们对付自己国家,而是跟随夜军一起征讨谷国,那他们即便要被当成枪使,一个个依旧在所不辞。
起初那些人肯定是想报效夜军,但在进入扬国之后,他们的所见所闻又让他们记起与夜军之间的仇恨,甚至开始怀疑夜军让他们出征的用意。在想到他们的兵器很可能要对准自己的国人后,一个个自然而然地犹豫起来,相互影响之下,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犹豫是否继续留在军中,还是忘恩负义的逃走。
两种选择都让他们觉得无比为难,但一个个又无法决定各自的命运,现在上面又没有向他们保证不对扬国动武,他们又怎么能不怀疑自己的选择对错。依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经过的城池越多,那些扬国降卒的疑心越重,时间一长,只会导致他们逃营或是在扬国方面交战时倒戈相向。
若是受到那八千降卒影响,不管有无死伤,新军的士气一定会大大降低。在想到这个层面时,林玄仲除了越发觉得阮易分兵的计策高明外,也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那八千降卒真的留不住,那只有按照扬石风之前的建议来做,或杀或放,总之,一定要趁早解决问题。
事实上,林玄仲并不想杀那些人,而且还想着放那些人走,但林玄仲需要一个可以让那些人不再与夜军为敌的办法。考虑到齐姓将军等人的说法,林玄仲担心直接放走那八千人会引起方曲音等一众夜军将领的质疑,所以那个办法很难想,结果想来想去又想到当初说服阮易等人为自己效命的事上,或许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留住一些人。
在产生留住那些人的想法时,已到深夜,那盏油灯在灯油快要烧尽的情况下火苗忽强忽弱的跳动起来,林玄仲的考虑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在一片寂静的环境中,林玄仲的思绪飞速转动着,不停地就如何留下那些扬军考虑着,直到最后得到满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