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横扫西域,灭一国,如踏杀蝼蚁,不可谓不威风。却也大大减损了唐朝在西域的德望。
天宝十年正月,高仙芝入朝,献其所俘获的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石国王、朅师王。那俱车鼻施、移拨可汗行至长安的西北的开远门时,便被处斩。
可怜那俱车鼻施连玄宗皇帝的面都没见,就不明不白的死了。据说,谏言皇帝立即处死二王的,正是内侍边令诚。
好大喜功的玄宗皇帝,此时更是高兴,甚至飘飘然以太宗自比。
高仙芝功勋卓著,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不仅玄宗连番赐宴,乃至整个长安城都热闹起来。高仙芝和他的部众们一时成了长安城的红人,不仅朝中大臣巴望着与这位西域之狐酒宴结交,许多边军节度使也是连连邀请。
华清池的酒宴上,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多次向高仙芝示好,希望能过府一叙。都被边令诚挡了下来。
因为监军有功,边令诚一时间也成了人物。唯独不甚理解,他为何几次三番阻挠高仙芝与安禄山的私下会面。
就在君臣人等一派欢喜的时刻,接二连三的流言不断袭来。
西域诸胡纷纷上书,要求严惩刽子手高仙芝。
原来,自打高仙芝灭了石国、突骑施后,诸胡心中就已惴惴不安。后来石国王子怀恩逃往诸胡,不断诉说高仙芝的贪婪狡诈,以及大唐的背信弃义,诸胡更是怒不可遏,竟然暗中串通了大食,意欲反唐,围攻安西四镇。
更有甚者,说是高仙芝早有不臣之心,已经私自筹备军马器械多年,这几次灭石国、突骑施,根本就是为了掠夺财富,作为反唐的军资。
当时的玄宗皇帝表现出莫大的宽宏。并没有追究高仙芝等人的罪责,也没有再多奖掖。
不久后,玄宗任命高仙芝为武威太守,并代安思顺为河西节度使,意欲将高仙芝调离西域,安抚诸胡。
安思顺当然不愿意离开自己经营多年的地盘,与下属演出了一场“割耳捴面”的戏码,众部将苦苦哀求,不舍安思顺离任河西。朝廷只得改任高仙芝为右羽林大将军。
连番变故,高仙芝顿时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愁眉不展。纵然机智如狐,骁勇如虎,此刻自己身在长安,也是无可奈何。
很快,大食军队意欲来犯的消息传到长安。
还是边令诚从中周旋,拉拢了一帮老臣,向玄宗皇帝进言:高仙芝熟识西域军事,此刻西域之乱,唯高仙芝可解。这才保住了高仙芝安西四镇节度使的位子。
军权,再一次回到了自己手里。可是,那些日子高仙芝的愁绪不但没有解开,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原来姿容俊朗的脸上,变得隐晦压抑。
那一天,来了一封给高将军的信。信很奇怪,那只是一个锦囊,拿在手里一捏,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一件玉佩之类的物件。来者却说是给高将军的信,让我原话传达。
更奇怪的,那是一个小道姑送来的,交代完,施了礼,转身就走了。
高仙芝打开锦囊,没有字纸,只有一块玉佩。他呆立在那里,许久没有说话。
第二天一早,他简单交代几句,独自打马而去。
跟随将军这么多年,那是第一次,见他一人独自出行。没有怒马鲜衣,没有英姿勃发的少年扈从。看着他孤独远去的背影,顿时觉得万千繁华,不过一场烟火。
我想他一定是去见了谁,只是不知道那是何等的人物。竟令这位爱惜羽毛的将军,便衣独行。
他回来时,不见了连日来的愁云,甚至流露着喜悦与坚定。记得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对边令诚开始变得冷漠,甚至抗拒。
很快,玄宗皇帝做出决定,由高仙芝领兵抵御来犯的大食军团。
原来,就在我大唐积极经营西域,与吐蕃人争夺对西域的控制权时。在西方的*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白衣大食建立的倭马亚王朝被推翻,更为雄心勃勃的黑衣大食建立了阿拔斯王朝,不断向东方扩张。
石国王子怀恩在西域诸国的游说,起到了巨大的煽动作用,诸胡纷纷倒戈意欲对唐作战。
阿拔斯王朝的东方总督,艾布?*认为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欣然应允了怀恩王子的请求,并派兵助其守御怛逻斯城。
回到龟兹的高仙芝,驰骋在西域的大漠山川间,如蛟龙入海,迅速恢复了往日的雄风。
高仙芝决定先发制人。
不过,当将军率领着汉、番军大军三万余人,翻葱岭,越沙漠,来到怛逻斯城下的时候,已是七月。大军远袭奔走,百余日。
怛逻斯城内早已有大量阿拔斯军驻守,敌军坚守不出。一时难以攻克,*只好围城而战。
怛逻斯城,城基全是山岩,根本无法打通地道通向城中。
怀恩王子又熟悉高仙芝的战法,知道他有三百蜘蛛战士,攀墙登城十分了得,因而早已加强了城头的守卫。是以三百名蜘蛛战士,数次冲锋都被打退下来。
数日来,怛逻斯城久攻不克,蜘蛛营死伤殆尽,眼下实难想出有效的破城之法。高仙芝不由得焦躁起来。毕竟自己孤军深入,百余日行军,远征作战,已是不利。后续的粮草补给,要翻越葱岭、沙漠,也是困难重重。如果真的陷入消耗战,对*来说是致命的。
深夜,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