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三国之公孙大帝>第12章 东夷

“升济,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柳毅突然问出这话,让徐荣几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公孙度身上。同时也把公孙度吓了一跳,不过是因为太过突然,而不是因为毫无准备。

稍微收拾了一下心态,公孙度说道:“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的局面,我们则应该首先明确一件事。”

“什么事?”柳毅应和道。

公孙度不着痕迹的给了个赞许的眼神给柳毅,然后说道:“那就是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百姓,保护他们不受异族的侵扰,维护辽东的安定。尤记得陈汤将军说过‘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何等的胸怀!如今高句丽等小小异族,竟然屡次犯我州郡,劫掠百姓,我们岂能坐视?”

“你们说,能吗?”

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激起了徐荣等人胸中的热血,听到公孙度发问,当即高声应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此时徐荣恍然忘记了之前的坚持,不过等他胸中的热血平复之后,却没有后悔,反而是庆幸……

“好!”公孙度抚掌笑道,“既然目标已经明确,那接下来就是明确我们到底有多少本钱了,只有有着足够的力量,才能去完成目标。是不是这样?”

徐荣五人齐齐点头。

公孙度微微一笑,道:“那好,现在都说说你们打探到的情况,尤其是各县目前还有多少人在,其中又有多少青壮?”

言毕,公孙度首先看向徐荣,显然他对徐荣的重视是要超过柳毅四人的。柳毅四人倒是没有介怀,毕竟他们是知道徐荣的本事的,比他们强多了,更受重视也是应该的。

徐荣没有想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稍作沉吟便说道:“襄平城内大约有一千户人,青壮约占一到两成。周边村镇的情况更差,加起来都和城内仅仅是差不多,不过青壮应该要多些。”

接着公孙度又看向柳毅,柳毅便接着说道:“我去的是西安平,因为距离稍远,了解的情况可能没有亭方这么详细。”

顿了顿,又道:“城内约有五百户人,青壮更是不到一成。至于周边村镇,我听说已经没有什么人了。”

西安平的情况竟然到了如此地步,公孙度忍不住问道:“这消息准确吗?”

柳毅面色严肃的点了点头,道:“虽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我在城内打听了一下,得知有许多人就是从周边的村镇逃到城内的,所以应该八.九不离十。”

公孙度面色难看,但事情还得继续,又看向阳仪。

“平郭和北丰二县可能因为位置的缘故,每县约有千户,包括周边村镇,青壮约有两成。不过,我听说高句丽因为嫌东沓和沓渚路途太远,又没有多少油水,便没有前去劫掠。所以,我觉着如果我们去那里的话,可能会有大收获。”

说完,阳仪就眼巴巴的看着公孙度,似是希望能获得褒奖。

可是,公孙度的面色却更加难看了,而且不仅是他,就连徐荣也是如此。

阳仪看出不对,诧异道:“是我说错话了吗?”

公孙度没有说话。徐荣看了看他,转头对阳仪说道:“你没有说错话,但是因为你不是辽东人,所以不知道辽东一些真实情况。”

“什么真实情况?”徐荣的话,成功引起了柳毅等人的好奇,不由问道。

“辽东郡下有十余县,可以说是大郡了。但是实际上并不是,除了因为地处东北,离都城太远的缘故以外,还有人口太少,以及东沓、沓渚等几个县的缘故。”

“他们名义上属于朝廷,归于辽东郡管辖,但是实际上却是由其中的氏族掌握真正的权柄。”

“什么?”阳仪听完忍不住大叫起来,“这怎么可能?朝廷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的氏族存在?”

柳毅开口慢了半拍,只能瞪了阳仪一眼,然后眼巴巴的看着徐荣,等他解释。焦路、涂易也是如此。

徐荣却再次转头,看向了公孙度,道:“升济,要不,还是你来说吧?”

公孙度也是知情的,不过他和徐荣不同,徐荣是因为从小在这里长大,加上他父亲在辽东一带还算有几分能耐,能知晓其中隐秘也是正常;而他,则是因为上辈子作为李元霸的时候,曾经看到过一些关于辽东的记载,其中就有东沓、沓渚等三县的特殊地位。

想了想,公孙度觉得由他来说也不错,可以提高自己在柳毅、阳仪等心中的威信,也能提高在徐荣心中的地位,为今后将其留在身边打下基础。

公孙度有了决定,但没有立即说话,而是起身去里间拿出一块兽皮,将他铺到面前的桌案上:“你们来看。”

徐荣、柳毅等人齐齐起身,来到公孙度的桌案四周。

“这是我这几天找到地图,它包括了整个辽东郡。”

公孙度简单介绍了一下地图的来历,以及范围,然后指着其中某处说道:“你们看,东沓在这里,沓渚在这里。他们地处辽东西南突出去的这一角的尖端,已经处于辽东的边缘,与其他县的距离也是甚远,联系上自然也就不是那么紧密了。”

柳毅等人也看出了这个问题,都点了点头。

公孙度又道:“这是他们地理因素,因为联系不紧密,自然受到朝廷的约束力也就大减。”

“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里靠海,海风海浪那是常有的事儿,按理说,这里不应该有城池。”公孙度心底


状态提示:第12章 东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