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我真不是良民>第181章 刁民论教育(谢书友李樹根打赏,感恩)

“琳琳,杀人放火的事,咱不干,我们不惹事,但绝不怕事。他田华雄又怎么样?芝麻绿豆大个村官,还真当自己是豆干了!教学楼,你照常按工期建,他要是敢再来找茬,你马上来找我!”

妈蛋,经济不发达,科技不发达的时代,还真是糟心。

要是发展到十几二十年,人人手里都有一台手机,那就是一个电话的事。

可惜,在石窠村,别说手机了,就算有,那也是特么的没通讯信号。

张大蛮的记忆中,是至少靠近千禧年2000年左右,才逐渐在石窠村这样的地方,有人开始用砖头大的“大哥大”。

大哥大,那是时代的产物,可能在某些人看来,那多么屌!

尤其是在一些影视剧里,看着那些黑涩费的老大,手里都是拿着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嗓门比高音喇叭还大声,觉得很酷很有气势。

实际上,在石窠村这样条件下,只能说,早期只有大哥大能够有信号,而且那种信号都是爬到山顶上,或者比较高的地势,才有一丁点微弱的信号。

说得不好听一点,以喀斯特地貌为地理环境的石窠村,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

这一点也不夸张,就是石窠村的真实写照,交通吧,到处都是山路,不走还能怎么办?通信吧,这边山头到那边山头,扯一嗓子,电话费都省了,关键是还没有电话!

取暖吧,冬天这样的山区,冷飕飕的,弄不好还是冰天雪地,结冰那种,物资匮乏的年代,又不是说想穿羽绒服就有鸭毛鹅毛羽绒,一年四季,基本就是那么几套衣服,到了冬天,全部穿上,那也不御寒啊,只能靠抖!

要说治安,可能也是民风淳朴,很少有做出什么鸡鸣狗盗的事,不过,几乎是每家每户,都养了狗,那可不是像那些富家人,养的泰迪,养的二哈,养的藏獒,作为宠物用,说白了,都是土狗,专门用来看家的。

土狗可不比宠物狗,呆萌宠爱,一旦遇上有陌生入侵家里,这些土狗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是真敢扑上去咬人的,所以,也算是每家每户的“保安”。

所以,现在一说起,要是秦琳遇到什么麻烦,还得派人来告诉张大蛮,奶奶个大毛腿的,真要派人来通知,黄花菜都凉了。

今天秦琳被田华雄扇了两巴掌,这要是张大蛮在场,那可就不是那么轻松了,田华雄不得躺在床上十天半个月下不来床才怪!

“教学楼盖建的事,我会处理,再说了,他田华雄也只是一个村支书啊,我老爸还是村长呢!”秦琳对田华雄阻挠盖建教学楼的事,她倒还不是最担心的,对于田华雄的恶行,她也是坚决立场不退让。

“我现在觉得比较棘手的是石窠村中心小学的师资……”她继续说道。

要说到石窠村中心小学的师资问题,那可是秦琳上任校长以来的头等大事。

她多么希望能有好的教学资源。

可是,石窠村这么偏远的山区,穷乡僻壤的,那些科班出身的大学生,怎么会愿意选择来这样的贫困山区呢。

况且,在这个时代,哪怕是大学本科毕业,也是香饽饽,即便是选择从事教育的人,都是很少。

“教学资源匮乏,不仅仅是石窠村中心小学所面临的,师资是一方面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但我觉得,最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学生本身。”

张大蛮淡然说,“我出身农民,对教育理解不透彻,举个通俗的例子,教育教学,好比农民种庄稼,庄稼长得好不好,不一定完全取决于农民……”

“一粒种子种下去,土地是否肥沃,是否适合庄稼生长,这就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土地肥沃了,意味着,庄稼适宜生长……”

“而庄稼种下地里,生根发芽,需要农民浇水、施肥、锄草等等一些列的工作,这就是学校老师教学过程,一旦庄稼长出来,农民做了这一系列的工作后,能不能长出硕果,主要在于庄稼本身了,这就是学校的学生本身……”

秦琳听着张大蛮关于教育观的论述,傻眼了,像是那么回事,“大蛮,我发现你,真是天才啊,你不做教育太可惜了。我觉得,你要做教育,肯定可以成为大教育家!”

“哈哈哈,那不行,让我扛着锄头种庄稼,种桑养蚕,那是我在行的。教育嘛,我可不敢误人子弟,我只是打这么一个比方而已。”

“听你这番话,我想明白了,是的,教育教学过程,老师是最关键的,但也不见得是最重要的,首先得解决学生们的思想问题。”秦琳若有所思地说。

这一点,在秦琳心里也是酝酿了很久,有时候,学生,乃至于学生家长们,总是抱怨,某某老师不行,所以,才没教好学生。

实际上,在那样一个年代,能读书,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只要想读书,肯花功夫,学习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说到底,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得解决学生的思想、行为意识等问题。

张大蛮是没从事教育,但他讲述的教育观,是最为通俗易懂,也算是一语道破了秦琳的困惑。

本来她还想着,是否去青石镇,向教育局反馈,申请调派一些比较优质的教师馈

张大蛮这样一说,她也是明白了,草班子就草班子吧,科班出身的,人家都是大神,未必瞧得上这座小庙,也供不起。

“谢谢你,大蛮!”

“哈哈哈,咋还谢上了,跟我


状态提示:第181章 刁民论教育(谢书友李樹根打赏,感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