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大侠魂情色版>第46部分
>蔡昌义的目力不如大师远甚,瞧了半晌,仍无所见,但他却道:进去看看,说不定正是华家兄弟。

话声甫落,元清大师倏然抓住他飘然远遁,后退十余丈,隐身一块大石的影之后,传音说道:不要讲话,庄中有人查究来了。

果然不错,衣决飘风之声紧随而起,有人登上了院墙,在朝这边查看,差幸大师功力奇高,适时隐蔽,故此未被来人发觉。那人不是旁人,正是九教幽冥殿主梅素若。梅素若好似睡不安稳,蔡昌义的话声高了一点,因之惊动了她,急急循声而至,前来查勘究竟。

但她仍是一无所见,瞧了半响,又复缓缓退去。行经榆树之下,她抬头看了华云龙一眼,这时,华云龙神色大变,人已憔悴。正处昏迷之中。她脸上神情动了一下,倏又冷声一哼,转身进屋面去。元清大师以耳代目,凡是带有声响的举动,均已了然于,顿了一下,乃道:吊着的影子,果然是那姓华的孩子。

蔡昌义大为紧张,不觉失声道:真倏然警觉不能出声,话声一顿而止。

元清大师道:不要紧张,既然知道有人在此处,那就好办。

蔡昌义传音急声道:怎么办?那看守他的人警觉极高,咱们除了动手抢夺,另外还有办法么?他子纵然急躁,事到临头,却也并不鲁莽。

元清大师赞许地将头一点,道:老衲自有办法,咱们暂时退走。

蔡昌义对他公公自然相信得过,但一叫他退走,他又急了,连忙传音道:这这他不要紧么?

元清大师道:人在昏迷之中,气机极弱,正受血气逆行的煎熬。这孩子也真难得,毅力大异常人,他好似极力挣扎,强自提聚真气,逼使血气逆行的速度减低,这样一来,那是够苦的了。

蔡昌义大为焦灼,急声道:他怎会血气逆行?怎会晕迷?怎会

元清大师道:他被倒挂身子,吊在树上。

蔡昌义道:这您老人家不去救他么?

元清大师道:老衲正想为他尽点力,你不要急,咱们退远一点。举步而行,瞬间数丈,身法之轻灵快捷,宛如天马行空,不带丝毫火气。

蔡昌义疑念丛生,但又不使大声追问,只得急步相随。祖孙二人退到一处土阜之上,元清大师相度了一下形势,随即闭目合十,盘膝坐了下去,蔡昌义侍立一侧,满怀疑问的瞧着他的举动。良久不见动静,蔡昌义大感不耐,他正待开口催促救人,忽见元清大师雪白的胡子无风自动,凝目注视下,方见他嘴唇翕动,极有韵致。

禁昌义诧异万分,不货回头朝那庄院瞥了一眼,暗暗付一道:他老人家在与华老弟讲话么?相距五十余丈,传音入密的功夫还能有效

蔡昌义诧异不已,那厢华云龙确是听到声音了。那声音细如蚊蚋,慈和已极,正是元清大师所发。元清大师道:孩子,不要慌张,老衲助你一臂之力。你先散去提聚的真气,慢一点,徐徐的散去,再听老衲告诉你怎么样运功行气,痛苦就会减轻了。

这时的华云龙,无论从那一方面去看,都像早失去知觉,事实上他也确已晕迷。但是,人虽晕迷,元清大师慈和的声音,却仍听得一字不漏,这得归功于华云龙坚毅无比的意志。须知华云龙纵然fēng_liú,纵然不愿在梅素若面前失去英雄气概,但对倒悬三日的痛楚却非一无所知,只因他子刚毅,不畏艰难,奉命追查血案的内情,纵获端倪,案情却似更越复杂了,九教主这条线索最为明朗,他要续查详情,不愿离去,所以故作毫不在意,自愿就缚,听任梅素若将他倒吊起来。

当时他有恃无恐,认为仗待他们华家的独门心法,先行提聚一口真气,纵有万分苦楚,决不至于不能忍受。讵料事实不然,那血气逆行,脏腑挤迫的痛楚,比他想像中难受十倍,最后仍旧不免陷于晕途之中。不过,晕迷是一回事。如非他先提聚一口真气,虽在极端苦痛之下,仍能凭快坚毅无比的意志力,控制那股真气不使倏散,别说晕迷之中,无法听到元清大师的话声,此刻恐怕早已呕血不止了。

元清大师内力纯无比,话声虽小,注入华云龙的耳中,却如暮鼓晨钟一般,具有镇摄心神,发人猛省的力量,华云龙听了,人未清醒,意志却已不知不觉遵照大师的吩咐,缓缓散去提聚的真气,任其自由骋驰。真气缓缓散去,痛苦却是遽然大增。

元清大师的语气适时又起,道:注意了,孩子。接下一字一顿,铿锵接道:此身非所有,此心非所有,往来苍冥间,混沌无休止,动静乘太极,顺逆犹轮回,与机击这是一篇逆气行功,至高无上的内功修为口诀,字字珠玑,内容极其深奥,乃是武圣云震晚年参悟的绝学之一。

须知当年的云震,兼修佛、道两门的至高绝学,后来又得高华的传授,晚年的武功已至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最高境界,只因缺乏子嗣,更将心力专注于武学的钻研,勘破了佛家所谓「轮回」之机,创下了这一篇「逆气行功」的修练法门。

严格的讲,这一篇内功口诀,乃是云震一脉武功之总成,倘能得其义,勤加修练,那便如同一般练武之人打通了任、瞥二脉,一身功力,定能于短期内突飞猛进。但是,如非资秉奇高,兼而具有慧的人,对这一段简捷玄奥的口诀,本就不能练,此因逆气行功,大反生理之常的缘故,如若不然,元清大师岂有不传蔡昌义之理?大师甫见华云龙,便自含笑赞


状态提示:第46部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