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潇潇雨歇>第 63 部分阅读
渊开心,她自诩远远比不上裴寂。

“瑛儿,朝廷之上你用反话劝阻朕迁都,但那些理由怕都不是真正的理由吧?你告诉朕,太子和秦王各自的观点是不是都有可取之处?你真正的想法又是什么?”走了一段路后,李渊侧头看看沉默的唐瑛,先说话了。

唐瑛轻轻嗯了一声后,才回道:“太子和秦王各有各的想法,有没有道理,陛下比我清楚吧?至于我真正的想法,我想的是,陛下是真想迁都,还是说说而已?”

“你在猜测朕的心思?”李渊愣了一下,看着唐瑛玩味地笑问:“怎么?你以前可不是这样,是不是秦王嘱咐了你什么?还是太子对你说了什么?要不,就是李靖教了你什么?”

唐瑛摇摇头,否认了李渊的猜测:“陛下猜错了,唐瑛可不是那种先猜测帝王的想法,再投你所好之人。”

“朕觉得你也学不会这套。”李渊乐了:“告诉朕,你为什么这样想?”

“因为唐瑛觉得,陛下不是那种胆小的君主,对突厥人也没有畏惧之心,您之所以要让我说下去,其实是想把反对迁都的理由再说的充分些。还有,唐瑛从心底深处不相信您会同意迁都,因为,人人都知道您不会惧怕突厥人,您可是前朝大将中的突厥克星。”

虽然唐瑛的话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李渊听在耳朵里,却是很舒服:“呵呵,唐瑛,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裴老儿的本事,喜欢说朕最爱听的话啦?”

唐瑛微微侧头看了看李渊,发现李渊真是在笑,而不是嘲讽她,她苦笑了:“陛下觉得我在拍您马屁?可,唐瑛说的都是心里话。唉,当年在瓦岗军中,臣不止一次听那些将领和兵卒讨论天下义军的首领们,陛下可知,为什么许多人都觉得您和李密有成大事的本事,而王世充等都不行吗?”

李渊还是第一次这样直接地从别人嘴里听到对自己的议论,虽然知道必定是好话,但还是很感兴趣:“哦?朕倒是很想知道为什么。”

“当时,虽然大部分将领都是因为李密的名头而投向瓦岗军的,但在大家的心里,却并不认为李密就是唯一的成功者。这里面除了有个十八子的传说外,更重要的原因却是陛下和李密的能力,让大家都另眼相看。李密就不说他了,陛下也了解他,而陛下您之所以被看好,除了家世、号召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您能把突厥人打的哇哇乱叫。或许陛下自己不觉得,但当年您在雁门关率兵将不可一世的突厥骑兵杀的溃败而逃的故事,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

被唐瑛勾起了往事,李渊那颗心也有些发烫了:“当年,朕风华正茂的年纪,二郎才十三岁,我们父子齐上阵征讨贼,朕连发七十余箭,箭箭毙敌性命。雁门关,敌强我弱,二郎用计,我们几千人马装成几万骑兵部队,将突厥人吓跑了。呵呵,老喽,朕自己都快忘记那些事情了,没想到,别人倒是都还记得。呵呵,现在不行了,拉不开弓啦。”

唐瑛虽然知道李渊也打过不少硬仗,有很多辉煌的战绩,但也不知道李渊那么厉害,连发七十余箭?太强悍了吧,那得需要多么强的臂力才能办到。偷眼看看李渊垂在身侧的双臂,唐瑛暗自吐了一下舌头。

李渊没有忽视唐瑛的小动作,微笑起来:“现在说这些,连朕都不信了,可当年,朕的箭法可准了,二郎也比不过朕。”

唐瑛笑道:“别人不信,我信。我可是听说过雀屏中选的故事,嘿,陛下的箭法,堪比养由基。”

李渊大笑:“你呀,说的朕心里美滋滋的。唉,朕是不是真的老了?没以往的雄心壮志了。”

“陛下正当壮年,身体康健有力,您说这话,是逗唐瑛吧?”唐瑛继续笑着回话:“所以,刚才在大殿上,太子和秦王争论的时候,我就在想,陛下以前屈意结好突厥,不过是一时之策,您从内心是看不起突厥人的,更不会怕他们。迁都之说,肯定不是您内心的真实想法。”

李渊默然了一会儿,苦笑一声:“朕如果说,真的有些怕突厥人,你会怎么想?”

唐瑛摇头了:“陛下别逗我了。我知道,眼下群臣中倒有一多半赞同太子和裴大人的迁都之议,陛下并非没有心动过,但,您即便可能会赞同迁都之说,也绝对不是出于真怕突厥人,一定是另有思虑之处。”v

第四百一十九章 直言

“哦?”李渊抬手摸摸额头,唐瑛这么一说,他苦笑起来,别人都不了解他的心思,连裴寂都不明白,难道唐瑛真能懂自己想什么?

“眼下大唐虽然在各个战场上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用兵日久,士卒疲惫,民不聊生,国家历经多年的战乱,更是千疮百孔,说句不好听的话,真的要再来一次旷日持久的大战,或者是一场决定生死的激战,会引发什么样的结果真不好说。即便是胜利了,怕也是惨胜。所谓毙敌八百、自伤一千的结局,可能都算好结果了。这点,太子说的倒是没错。”

李渊的头随着唐瑛的话语慢慢地点着,这给了唐瑛信心,她知道,自己这次可能又蒙对了,李渊果然不是表面上表现的那样畏惧,他所考虑的事情,远比李建成兄弟想的多,也完全不同于裴寂这些人的想法。

想了一下,唐瑛继续说:“陛下是战争中杀出来的君王,军事上的事比任何人都明白,自然会想的更全面一些。大唐和突厥早晚会有一场决战,但决战的时


状态提示:第 63 部分阅读--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