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到了中午。
今天的天气很好,车外的山路上,两旁土坡旁的树木郁郁葱葱。
南方这一点就是好,看不到满地的萧瑟。
不过也有不好,那就是四季并不分明。
路边,陆陆续续有了人迹。
三三两两的村民背着大大的背篓,背篓上装着猪草。
看样子,是出去打猪草回来了。
但是,庄严脸上的表情很快就像被冻住的冰块,完全僵住了。
因为从看到第一个村民起,到车子一路走,一路出现在路边的第五个——没错,庄严还数了一下,一共两拨,一拨三人,一拨两人。
他注意到,两拨一共五人,没有一个是腿完整的……
有的是木腿,有的是那种看起来是塑料的腿。
由于干活的缘故,所以裤管卷起来,看得十分扎眼。
“这……”
庄严觉得自己说什么都没法说。
也没法形容自己的心情。
毕竟是人,看到自己的同类缺胳膊少腿,只要是正常人,第一时间都是一种惋惜和怜悯。
张圯怡忽然说:“我听说……这里的边民很多都被地雷炸断腿了……”
“你听谁说的?”苏卉开问。
张圯怡说:“之前那个许副指挥长训孙副队的时候,我在边上不远呢。”
听到这些,庄严内心有种压抑的感觉。
地雷的性能,庄严是熟悉的。
拿最简单也最常见的72式反步兵压发雷来说,它有个令人恶心的名字——“善良”之雷。
善良本来是应该是个褒义词,用在这上面显得特别恶心。
之所以这么叫,是老兵对这种地雷的一种反讽。
因为它难探测,而且大部分时候你踩着这种雷,它不会将你杀死,而是很“善良”地废掉你的脚掌,又或者一截腿,有时候你运气不好,踩中的时候两只脚都会因为受伤过重而不得不采取截肢。
这种地雷是压发的小型地雷,跟一个月饼大小,也是新中国研制的第一种低可探测型地雷。
为什么称之为低可探测型地雷?
原因很简单:该雷除击针和弹簧等少数部件为金属件为,绝大多数零件均为塑料制成,极低的金属含量使得探雷器极难发现它的存在。
加之其体积很小、重量轻(直径79毫米,高度35毫米,战斗全重仅为125克),换成其他的探测手段也不易被发现和排除。该雷最为独特的地方在于其采用了整体式引信,即将引信整合到雷体之中,无需在布设前再安装引信。
此设计大大简化了结构,也方便战时快速布设。以往地雷采用的击针簧多为圆柱型击针簧,但72式反步兵地雷却别出心裁采用了片状击针簧片,也就是一片向上弯曲的钢片。
此举的目的是在保证击发能量的同时,尽量的压缩击针簧的纵向尺寸,使该雷的高度仅有35毫米。
当地雷压盖被敌人踩踏时,压盖下降,并迫使击针簧片向下翻转,并带动击针簧片中心镶嵌的击针打击起爆管,使地雷引爆。
72式反步兵地雷的布设也极为简单,工兵将起爆管从地雷底部旋入地雷,起爆管内包含火帽、雷管和扩爆药柱,起爆管通过地雷中心一个贯穿孔与引信相连。
然后将地雷放入雷坑或直接置于地雷并加以伪装,最后将其保险销拔出。
地雷的压盖在弹簧的扭力作用下旋转,使压盖上的凸起与保险圈上的限制凸台错开,地雷即进入战斗状态,一旦受压便会爆炸。
72式反步兵地雷设计的目的不是杀人,而是让敌人致伤、致残,让伤员成为敌人的负累。
一个伤员至少要两个人抬着,只要致伤的敌人达到一定数量,该部队的战斗能力基本上已经被瘫痪了。
在“猎人”分队来南疆雷场向扫雷队学排爆排雷之前,韩自诩利用两天的时间将这边雷场的情况大致和所有人说了一下。
南疆边境的雷区险恶是举世闻名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当年这里的战事频繁,加上反击战后面又进行了足足八年的两山轮战,参战的部队很多,基本每个部队上来都埋雷。
你埋了我埋,我埋完了他埋,阵地易手的时候y南人也埋。
一来二去,整个雷区重复埋设多达好几次,变得混乱不堪,甚至你手里有布雷图你也不敢肯定雷场就是图上的原样没有变形。
而且很要命的一点是,y南人那边使用的雷种极其复杂。有鹰酱家的雷,有大毛家的雷,也有他们自己造的一些雷。
这些雷五花八门,什么样式都有,其中还有y南人最出名的一种叫做“棺材雷”的地雷。
说它叫棺材雷,是因为它本来就是木头做的,做成个长条盒子,长方形,它属于一种压发雷,制造粗糙而且简单,里面有200克黄色炸药,盖上盖子放在地上还真像个小棺材。
由于是木壳,所以很难被探雷器发现,排除这种雷一般都需要手工使用探雷针进行确定位置。
踩上就会炸,绝对不像电影和里往往踩到的都是松发雷,有机会让你拆。
其实,在真正的战场上,使用松发雷的概率极小,都是压法和绊发的多。
原因很简单,本来就是要干残你,还让你有机会去拆?
排雷大队一共六个中队,其实就是一个连。
里面分工也很明确,有负责后勤保障的,有负责前线排雷的,还有一些是技术骨干,例如开排雷车的,或者喷火专业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