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那个时候,马维可就牛逼了。只要他不要犯什么致命错误,几乎没人敢动他。甚至像马老板一样,去联合国上班,都不是不可实现的事……
……
在北防舰队谈完合作后,马维直接驱车,来到他的北海造船厂。4200万美金的花费,使得他成为了北海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任董事长。
所以这次去船厂,马维是要去露个脸,在全厂1900名员工面前,做动员大会。让整个厂子的工作气氛,不要再像之前那样那么低迷。不然这很影响他之后的布局。
就在马维乘坐车队,赶往北海造船厂的时候。厂内最大的干船坞处,一名名身穿制服的俄罗斯工人,在厂领导的安排下,从各个地方汇集到一起。
这1900名员工里,有差不多300名左右是工程师。其余1600人则是工人,负责造船工作的各个环节。
2000年的这个时候,是俄罗斯军工最困难的时期。当时俄罗斯军工科研人员的人均经费,只有美国的1/50。
说句不夸张的,火箭工程师的收入,还不如莫斯科的清洁工。很多工人和技术人员迫于生计,只能依靠当保安,或者是开出租车来养家糊口。
所以原本7300人的船厂,到现在只剩下1900人,这都是有原因的。没人会想放弃一份体面的工程师工作,去当保安或者清洁工。都是迫于无奈。
1900名船厂员工,在厂领导的指挥下,很快聚集在干船坞。现在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等新任董事长马维,登台演讲。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笼络人心,替船厂卖命之类。
在他们眼里,资本家无非都是这样,为了赚钱,拼命压榨工人的劳动力。关键工资还不涨,说出来的话虽然好听,但大多是空话。
工人们有这样的观点,并不是故意针对马维一个人。而是当时的俄罗斯大环境,就是这样的情况。员工每个月的工资,能按时发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发生拖欠,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钱。
十分钟后,马维乘着他的军用吉普车,风尘朴朴的行驶到干船坞前。
他的出现,顿时吸引了全场员工的注意。1900双眼睛,齐刷刷的朝他望来。每个人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
年轻一些的工人,眼神里透露的是羡慕、眼红。因为他们瞧见新董事长,居然跟他们年龄相仿。
而一些稍微年长的工人,眼神里流露的信息,就比较复杂了。他们见马维如此年轻,阅历经验肯定不够丰富。第一反应就是怀疑他能否管理好船厂,能否胜任董事长的职位。
其中,特别是一些资格很老的老员工。他们是北海造船厂的元老级工人,见证过造船厂的兴衰与荣耀。非常担心马维因经验不足,把整个厂都给毁了。
“诶!新任董事长也太年轻了吧?感觉都没我儿子年龄大,他这靠不靠得住?”一位满身油污的俄罗斯工人,不由得跟同伴小声讨论道。
“不知道啊,我只希望能够每月按时发工资,要不然我只能回乡下种地了。”他的同事无奈摇头,并不在乎船厂董事长换了谁,只要工资照常发就行。
两人的议论,被站在前排的一名老员工,回头怒瞪了一眼。意思是他们就知道自己眼前利益,不知道团结一起,共度难关。
像上述的这些情况,在1900人的队伍中,有发生不少。大多数人议论的焦点,就是新来的这位董事长,太过年轻,感觉没什么历练,也没什么经验。比起原来的董事长列格洛夫,马维看起来更缺乏信服力。就是那种能让人相信、服气的能力。
“咳咳!马维董事长,欢迎到北海造船厂考察!我叫米哈伊尔,是北海造船厂的厂长。我身边的这位他是……”热情欢迎马维的米哈伊尔,是一名长相和善的俄罗斯大叔。
他带着厂领导队伍,来到马维的吉普车前,热心为马维介绍北海造船厂的领导班子。
“你好。”马维和他们一一握手,接着便和厂长米哈伊尔,来到高台上,准备接下来的演讲。
看台下闹哄哄的一片,厂长不得不大声对众人说道,“大家请静一静!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北海造船厂新任董事长,马维先生!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的到来!”
米哈伊尔说完便主动鼓起掌,台下的厂领导们也纷纷鼓掌附和。但可是周围的1900名员工们,却似乎不怎么热情。掌声稀稀拉拉的,完全不符合他们的实际人数。
米哈伊尔尴尬的看了马维一眼,现在厂子的情况,就是整体士气低迷。员工们长期接不到活干,只能拿着微薄的死工资,没有奖金,上起班来也没动力。
“马维董事长。”米哈伊尔把立式话筒让给马维,自己则识趣的站在一边,等着马维发言。
台下1900双眼睛,全都盯在马维身上。哪怕就算没人说话,那安静到可怕的气势,也能让胆小一些的人,紧张到说话打结。
而马维两世为人,又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这种场面对他来说,一咬牙就能挺过去。只见他用手扶了一下话筒,接着对台下众人说道,“大家好,我是北海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任董事长,我叫马维。”
他说完这句话后,顿了一下,接着又继续说道,“冠冕堂皇的空话,我个人不喜欢说,也不愿意说。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个非常实在的消息,那就是我们北海造船厂最近有两艘格里莎 v 级护卫舰订单,要开工完成。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