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红楼之石头新记>第二百零九章 丈夫且行千秋事

濯清的话掷地有声,满朝文武皆惊。

濯清接着又说道:“本朝自圣祖皇帝以来,一直施行仁政,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陛下更是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百姓负担减轻,无不交口称赞,皇上乃千古明君!

如今贱籍百姓何止百万,他们生活困顿,亦是陛下的子民。朝堂上诸公,都自称为百姓的父母官,子女如今有难,难道不应该伸手帮一把吗?”

太子一看时机成熟,出列道:“父皇,儿臣亦觉得,贱籍百姓乃前朝罪人,何况几百上千年过去了,罪不及后人。儿臣赞同北静王提议,废除贱籍乃仁政爱民之举,望父皇恩准!”

皇上赞同废除贱籍,除了因为仁政可以刷威望人品之外,也是贱籍人口太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困扰着江南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文武百官见太子带头赞同,也纷纷附议,主要这事对自己切身利益影响不大,最多就是不好公费嫖妓,换个名目就可以了。

稍微正派一点的文官,都自诩为大儒,讲究仁政爱民,更加要表态,体现自己是正统儒家思想。

皇上见大家都没什么反对意见,欣慰道:“诸位臣工都以“仁”为上,朕甚感欣慰!如此礼部会同户部、吏部理个章程,早日颁布天下,废除贱籍制度!”

大臣们都口呼:“陛下圣明!”

皇上没有指派鸿胪寺参与,礼部尚书武襄自然高兴。

因为实施的时候只要打些时间差,那些急于摆脱贱籍身份的人,肯定要贿赂自己,到时候经手不穷啊!

鸿胪寺不参与,正好免得被濯清掣肘。

皇上要是知道,自己手下那些臣工,如此善于经营,钻空子,恐怕会气的吐血。

濯清只要废除贱籍制度,自己的目的就达到了,为将来废除奴籍奠定基础。

濯清之所以没有提出废除奴籍,就是涉及面太广,自己的利益都要受损。那些王公贵族们,还不用吐沫星子淹了自己。

随园的婢女和仆人不足百人,加上东府和庄园的奴仆,也不过堪堪两百人左右,还不到忠顺亲王府的下人的三分之一。

随园的婢女都没有荣国府的婢女多。就这样,濯清还想再减少一些仆人。

这是顺应时代,为宣传“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做铺垫,虽然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总要走出第一步。

散了早朝,濯清刚想出宫回府,夏守忠亲自来请濯清,说皇上要单独见他。

濯清跟着夏守忠,两人一边走一边聊。

夏守忠笑道:“王爷真是菩萨心肠,那些乐工歌妓们,怕是要给王爷您立生祠,供长生牌位了!”

濯清也笑道:“夏公公言重了,这都是皇上的恩德!本王不过是替皇上办差,百姓必然对圣上感恩戴德!”

濯清是狡猾的人,自然不会落人话柄。

皇上在御书房等着濯清,见到他笑道:“爱卿来得正好,朕对你所提废籍之事非常赞同。要是文武百官都像爱卿这样勤政爱民,朕也就不用天天这么操心了!”

濯清暗叫惭愧,自己也是怕被皇上质问,才临时起意,提得这个废除贱籍的奏折。

没想到歪打正着,挠到了皇上的痒处,让皇帝非常的舒服。

皇上刚毅果敢,不怕被人议论,但是不等于他不重视名声。

哪个皇帝都希望被称为明君,实施仁政,千古流芳!

濯清在早朝上称皇上是千古明君,皇上能不高兴吗?何况濯清一直是“正直诤臣”的形象,不像忠顺亲王喜欢拍自己的马屁。

所以濯清的话更像是心里话,皇上心里更觉得可信度高。

濯清看皇上心情好,也猜到几分,于是说道:“陛下英明神武,仁爱宽厚!臣不过是做些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皇上笑道:“你少拍马屁!哦说朕英明神武,那朕问你,朕比先帝如何?”

濯清心中咯噔一下:卧槽!这可是送命题!答得不好,两边得罪。答得一般,得罪皇上,那也是要命的。

濯清略一思索,便答道:“圣祖皇帝乃开拓创业之君,陛下乃是承上启下守成之君。俗话说:创业难,守成更难!

陛下勤政爱民,将圣祖皇帝的开创的局面发扬光大。如今国库充盈,吏治清明,国泰民安。可见陛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开玩笑,太上皇反正不在了,多夸夸皇上肯定没错。

从濯清私人感情来讲,肯定和太上皇感情更深!

太上皇可敬可亲,皇上可敬却不可亲,太子则是可亲不可敬!

濯清对皇上所的话九真一假,可信度极高,所以皇上特别高兴。

皇上正色道:“这满朝文武人数众多,若说还有人是朕的知己,就数爱卿一人!

世人都说朕暴戾,好像朕杀了多少人!他们大可以去查查案底,有几人是不该杀之人!

朕的哥哥、亲弟弟都要杀朕。难道朕就该坐以待毙,束手就擒吗?”

皇上是把濯清看成了自己嫡系,才会吐露心声,也是把压抑许久的不满释放出来。

濯清其实最看好皇上的施政能力,他觉得太子将来就是个太平天子,只要萧规曹随就可以了。

濯清一些好的想法和施政方针,都会在皇上这提议。

等扶植太子继了位,濯清就会急流勇退,陪自己的林妹妹去寄情山水了。

濯清想到这,安慰皇上道:“陛下勿忧!丈夫且行千秋事,功过自有后人评!皇上所行乃前无古人之变革,一些魑魅魍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九章 丈夫且行千秋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