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大宋有昏君>第24节 单骑入楚丘

成武之战已经过去了足足五天之后,赵桓以及麾下的13000兵马,这才从应天府走了几十里。

虽然在接到萧合达的书信的时候,赵桓恨不得亲自带领着八千骑兵,日夜兼程的赶过去,但是,作为一军统帅,理智还是制止了他。毕竟,女直人的战斗力本就极其强悍,若带领麾下的骑兵长途奔袭百里去攻击以逸待劳的敌人,那简直就是羊入虎口。

由于赵桓对于女直人战斗力的印象,皆是来自于史书的记载,或者是自己麾下将军的描述。其实并没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对于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和对方的战斗力也没有一个有效估计的依据。

因此,即使是心里再怎么不甘心,他也还是做出了一个决定。

‘必须要稳扎稳打,这是我军的第一战,绝对不能因小失大,若是在这里失败了以后再见到金人怕是就没有一战的勇气了。’

赵桓所想的并不是杞人忧天,古代的军队之中,决定胜败的因素除了训练程度以外,还有勇气。

如果自己和女真人的第一战就大败亏输了,难免不会在麾下的士兵心中留下阴影。这就是为什么在史书里,会经常出现某一支部队能够连战连捷,在对方的国境线里面纵横无忌,甚至可以打败对方一个国家的部队。

于是,经过了再三权衡之后,赵桓放弃了前去营救的想法,而是转而将大军屯住在了地处成武和应天府中间的楚丘城。

其实这座楚丘城并不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之所以将战场放在了这里,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因为一旦过了此地,后方就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

而金人又以骑兵为主,极其喜欢抢掠,若是被对方进入了平原,必然会纵兵抢掠,到时候即使是自己打败了金军,整个京东路也一定会被祸害的民不聊生,自己这一年多来的辛苦,也将付之东流。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楚丘三面环山,面靠一条名为榭河的大河。这条河河宽水急,距离楚丘城只有不到五里地。

金军如果想要继续深入,必定要过河,兵法有云半渡而击之。而且现在正值炎炎夏日,金国人的粮食可以通过抢掠来得到,水总不能也靠抢吧,只要他提前封住了这条河的上下游,再算好对方来的时间,在水里下药。总还是能阴得到对方一手了。

虽然不至于借此一举击败对方,但是起码可以大大的影响金军的战斗力。

当然,他之所以会选择兵行此招,也是因为早在几日前,赵桓就已经打听到了。自己所要面对的人,乃是金国的勃极烈完颜宗干。此人在历史上最大的功绩就是养出来了一亲一干两个赫赫有名的儿子,分别是第三任皇帝金熙宗完颜亶和第四任皇帝海陵王完颜亮。

不过在打仗方面就没有听说过相关的记载了,想必是相较于灭了北宋的完颜宗翰或者完颜宗望大有不如。

并且,既然完颜宗干养出来的两个儿子毫不例外的都是金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昏君,他自己想必也不是什么好货色。

因此,相对于金国的其他名将,面对此人的时候,赵桓还是有着一战而胜的信心的。

不过即使是赵桓再有信心,当地的百姓却还是惶惶不可终日。这几日来,从其他地方逃来的难民,源源不断地经过了这里。同时也将前线的信息传了回来。

在得知金军的残暴和对方已经打到了百里外的兴仁府之后,当地的百姓皆是愁眉不展,不约而同的权衡起了到底是一起逃跑还是接着留在此地。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就连本应该镇守地方的县尉也逃跑了。好在这里的县令倒是一个尽忠爱国的人,一面整饬军队,一面安抚百姓。到时把这人心慌慌的局面给平定了下来。

楚丘的县令名叫赵鼎,本来是户部员外郎,却因为得罪了权臣王黼被贬庶到了这个小城当县令。

虽然面对治下的百姓的时候他表现出了极大的自信心,但是在私下里却还是不由得感到有些担心。

即使是在五日前已经接到了应天府快马加鞭送来的文书。得知了身为南京留守的太子赵桓不日起已经带领着麾下的精锐火速北上了,心里却还是忍不住的担心。

由于赵鼎一向以名相范文正公为榜样,多少还是知兵的,京东路归德军的禁军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他也可以想象的到。

在赵鼎看来就连边境上精锐的西军在人数优势的情况下都没办法阻挡对方。太子手中只有一万多战斗力低下的归德军,即使是来了,恐怕也是杯水车薪,免不了一败涂地。

而且在汴京的时候,他就听说过太子赵桓的恶名,知道赵桓因为行为不端,失了圣眷。此时听到是由太子这个长于深宫,完全不知兵事的人领兵心里不由得更加担心。

可是,当他真正瞧到风尘仆仆的带兵赶来的太子赵桓的时候,却升起了截然不同的想法。

其实在京畿的时候,赵鼎也曾远远的看见过太子一眼。不得不说,和眼前出现的人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他脑海中的那个举止轻佻,甚似文弱的太子赵桓全然变了一副模样。

‘这还是太子殿下吗?’

赵鼎不由地在心中升起了疑问,黝黑的皮肤,魁武的身材,再加上那威武异常的横刀和明光甲,活脱脱是一副大将的模样。

恍惚中竟让赵鼎看到了太祖戎马图里面手持长棍的太祖赵匡胤的影子。

此时的赵桓身边只有一个身着亮银盔甲的持


状态提示:第24节 单骑入楚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