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关头上再触周老三的霉头,只能答应。

姜瑜放下碗就去了林春花家。

她去的时间刚刚好,林家也正巧吃完饭。

瞧家她来,林春花让大孙女去洗了一只大凉薯过来,剥皮,切成几块,盛在大碗里,端上来招待姜瑜:“自家种的,你尝尝。”

姜瑜拿了一块凉薯,咬了一口,清脆甘甜,水分充足,口感非常不错。

“好吃。”姜瑜赞不绝口,又咬了一口。

林春花就喜欢她的直爽不扭捏的性格,等姜瑜吃完一块,她又把碗往姜瑜面前推了推:“喜欢就多吃一点。”

姜瑜刚吃过饭,哪还吃得下,忙摆手:“吃饱了,别浪费了。”

见她不是客气,林春花没再劝她,转而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关切地问:“怎么样?你回家,他们没为难你吧?”

姜瑜特意过来就是给她通气的:“没有,放心吧,他们倒是想我以后上缴工资,不过都被我挡了回去。”

“那就好,我看你这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心里是个有成算的,跟着老王好好干,攒点钱,过两年你也该说亲了,得好好收拾收拾。”林主任语重心长地说。

虽然这些年提倡妇女也能顶半边天,男女都一样,可在农村,丫头怎么都比不上小子,姜瑜的爸又走得早,谁会为她打算?她得自己替自己打算,不要搞得说人家的时候,连件没补丁的衣服都拿不出来。

说亲?姜瑜打了个寒颤,她这具身体才15岁啊,过两年也不过才17岁而已,在她的观念中,十几岁还只是个孩子,该天真烂漫地坐在教室里接受教育。不过这在乡下再正常不过,而且现在的最低结婚年龄是18岁。

林春花的话激起了姜瑜的危机感,她得多存点钱,等形势好转了就去最开放的南方沿海地带,住大别墅,吃香喝辣。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姜瑜收起发散的思绪,正色道:“林婶子,以后我晚饭都在你家吃,那我每个月给你3块钱吧。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只要你们不嫌我能吃就行。”

现在的大米是15毛一斤,黑市可能要贵一些,两三毛,她每天在林家吃一顿,半斤大米足够了。当然,林家不可能每天晚上都吃大米,肯定还会放些杂粮,到了青黄不接的年后,甚至可能碗里都看不到一粒米,所以这三块钱姜瑜给得不算少,当然也没有超出伙食费太多。

这是长年累月的事,林春花没有拒绝:“行,那婶子就不跟你客气了。”

“哪里的话,我还要多谢婶子帮忙呢!”这话姜瑜说得真情实意。真说起来,这件事是林春花吃亏,以后村子里多舌的人肯定会偷偷议论,说林春花贪她的钱,林春花这是帮她背了黑锅。

为了报答林春花的仗义,她以后多用灵气滋养他们一家子的身体,让他们没病没痛,健健康康地过完下半辈子吧。

姜瑜面露感动,握住了林春花的手。

林春花忽然觉得好似有一阵柔和的清风刮了过来,拍在她身上,把她浑身的疲惫都拍走了,甚至连因为长时间劳作酸痛的肌肉都舒展开来,像是泡在热水里一样,舒坦极了。

他瞧姜瑜醒来,双眼无神地靠在卫生院里唯一的那张病床上,叹了口气,说:“你休息一会儿,我回去做饭,中午你就跟我们一起吃饭吧。”

这丫头说到底会进医院,还是干得太多,吃得太少,肚子里没货啊。可怜的娃,都累晕倒了,进了卫生院,家里人都没个来看她的。

看着姜瑜跟他孙女一样的年龄却矮了自家孙女一个头的小身板,老医生心生怜悯,想着自家一人省一口也能让她吃口饱饭,就当做桩善事吧。

老医生前脚一走,姜瑜后脚就从病床上爬了起来,冲窗外招了招手:“别躲了,人走了。”

王晓马上抓住栏杆怕了起来,伸长脖子,隔着铁栅栏上下打量了姜瑜一阵:“你没事啊!”亏得他一听说姜瑜生病了就来看她呢!

姜瑜白了他一眼:“怎么?你巴不得我生病?”

王晓嘿嘿笑了起来:“当然不是,我这是高兴。对了,你饿了吧,我给你带了一只红薯来。”

王晓从口袋里掏出一只烤红薯,递给姜瑜,脸上的表情有些羞赧:“我……还没分粮,我家没什么好吃的,你别嫌弃啊!”

姜瑜接过红薯,掰成两半,递了一半给王晓:“吃吧。”

她嫌弃什么,王晓家只有一个孩子和一个老人,两人都拿不了满公分,挣的肚子都填不饱,估计他们祖孙俩每天连红薯饭都吃不上。这小子以为她真是累晕的,还特意给她烤只红薯来,这份礼物,礼轻情意重啊,她决定了,以后吃烤鸡的时候,把鸡头分给他。

两人都是长身体的年纪,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非常能吃,几口就把一个香喷喷的烤红薯解决了。

姜瑜拍了拍手,对王晓说:“回去吧,我没事。”

王晓黏在那里不肯走,眼巴巴地瞅着姜瑜:“养牛多轻松的活儿,你真的要让给周建英啊?”其实他是舍不得吃肉的日子,自从他爹妈走了后,他就这两天过得比较滋润。

姜瑜从口袋里掏出昨天在北斗山上捡到的那张黄纸,对折了几次,折成了一只三角形,递给王晓:“放心,周建英会哭着求跟我换回来的。拿着,下午看看周建英在哪里割草,把这东西打开丢在她附近草最旺盛的地方。”

王晓接过黄纸做的三角形,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非常好奇:“这


状态提示:77.077--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