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白沙镇上已经聚起了许多肩扛手提的商贩,他们都是十里八乡的手艺人,天未亮就起床,赶了十几里路,甚至几十里路来到白沙镇集市,又苦挨到天亮,只为了将带来的商品卖给白沙镇百姓!
周伯仁一路走来,细细一数,足足有四十个路边摊子,卖的东西五花八门的,主要以吃和穿为主的,多是一些特色小吃和越冬的衣物,都很实用,又是寨外百姓缺乏的,想来,今天可以卖出去不少的。
集市上还有众多商铺,门上都挂着木质招牌,写着周氏布庄,周氏粮铺,周氏盐铺,周氏油铺,周氏饭庄,周氏煤铺等十余家,这些都是周家的产业,它们凭着周家的声誉在做生意,是今天的主角,而那些路边摊主是填补周家不曾涉足的领域的。
天还尚早,集市上还没有多少人行走,摊主们都裹着衣服,蹲在地上,吃着热乎乎的早点,暖暖身子,眼睛时不时向着行人张望,充满了热情和希望。
周伯仁神色古怪,过了集市,来到了寨外,寨外与集市有五十丈的距离,占了白沙镇边缘一角,所谓的房屋就是一间木棚子,勉强能够遮风避雨,房屋还算整齐,共计四排,两百间,间隔一丈五。
“这应该不是流民随意搭建的,当是我那二弟规划好的。”周伯仁站在距离木棚不远处,自言自语道:“不足三月,他便招来了两百户,千余人,并将流民治理的井然有序,人人有衣穿,有饭吃,周家还能有钱赚,我这个二弟是一个天生的商人呐!”
正看得有趣,突然从两条巷子里涌出来百来条汉子,他们个个龙精虎猛的,浑身散发着阳刚之气,激得清晨的冷气都开始沸腾了,这群人停在了房屋前面的一块空地上,聚拢在三个精壮的男子身边。
周伯仁静静在远处观望,他看到这群人热情似火,有无限的精力,他们呼出的热气聚在头顶之上,形成了气旋,仿佛有龙虎在其中潜伏一般。
这是一群精气神十足,吃得饱,穿得暖,有希望的汉子!
周伯仁暗暗惊叹,他再看了一会儿,发现这群人正在分组。这时,他想到家里也该吃饭了,便转身回去了。
今早,周家人的饭桌上多了一个人,周伯仁,不过,在周仲信看来,也只是多了一双筷子,没什么变化。
饭毕,周仲信起身,望了周伯仁一眼,便走了,周叔智起身跟了上去,周伯仁恍然未见,与老夫人说着几句闲话。
“二哥,我挑出来的三名队长应该来了,你先回别院,我去带他们去见你。”周叔智追上周仲信,念念不忘地说着。
队长,是周叔智提议选的,因为周叔智听说,工人不仅是用一次就抛弃的,还要用他们修桥,铺路,挖湖等,所以,周叔智在督造周氏寨民时,就暗中观察,挑选出三位中意的领队人选,以后会让他们各带一队工人,能更好地为周家做事!
这是周叔智自己的主意,周仲信大大地夸奖了他,所以,周叔智更是急于让二哥帮忙看看这三名队长,其中的意思,不言自明。
“好的,三弟自去吧。”
周仲信觉得见见这三位队长也极好,须得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主子!
周仲信回到别院,翻看着自己撰写的算数教材,这些教材是极其简单的,有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加减乘除计算等,是属于后世小学水平的知识。
周仲信暂时也只能做到这些了,而且,周仲信觉得学生能全部学会了,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这些知识在后世需要学习六年,现在,他们只能在学堂里学习一年,
而且,还要学习国文和历史。国文,周仲信挑选的教材是现成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都是极好的识字材料,只需要将里面的内容默写出来,就算是毕业了;而历史,周仲信挑选的教材也是现成的《资治通鉴》,这是一本好的教材啊!从春秋到后周,一千多年的历史,里面蕴含了多少先贤的智慧啊!读史使人明智,这也是周仲信对学生们的期望啊!
周仲信感觉自己能为他们争取一年的学习时间,已经很自豪了!因为,考虑到学期短,教学内容较多,学堂招收儿童限制在十岁以上。而在这个年纪的儿童,已经能够为家里干活了,这等于一户人家不禁要舍弃半个劳动力,还要贴进去笔墨纸砚的费用的。
周仲信放下手稿,嘿嘿一笑,暗道:不知道明年有没有人能从学堂里顺利毕业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