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仙侠修真>送你上西天之泼猴传>二、悟空与唐长老

话说孙悟空陪唐僧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劳苦功高,被封为“斗战胜佛”,几经波折,终于修成正果。

所谓“佛”,就是“觉悟者”的意思,“佛”是最高的悟道者,其次是“菩萨”,再者“罗汉”,因而从悟道的程度上,孙悟空是要超过观音菩萨和五百罗汉的。

与观音菩萨相比,孙悟空的地位看似后来者居上,实际上,孙悟空的法力修为等还是跟观音菩萨无法相提并论的。只是,佛家讲的是,众生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观音菩萨为人低调,无私贡献、懂得谦让,视名利如粪土,成佛不成佛对她来说,都是虚名,无关紧要。

因此,孙悟空之所以能够成佛,不仅仅是因为他为西天取经、弘扬佛法立下汗马功劳,更难能可贵的在于他能够洗心革面、放下屠刀。孙悟空之所以能够成佛,地位似乎更高,并不意味着孙悟空的法力就比观音菩萨更胜一筹!

孙悟空功德圆满,如释重负,他心里却没有半分高兴。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一能降妖除魔,二能来去自由,三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吃香的喝辣的。然而,如今只能在大殿上跟着一些老和尚闭目坐禅,吃斋念经,美其名曰为修炼大道,实际上,像被关在大牢里的死囚毫无两样,无所事事,郁闷至极。

孙悟空习惯性地摸了摸他的耳朵,他喜欢把自己挚爱的宝贝如意金箍棒放在耳朵里,他有空的时候,就把它拿出来抚摸把玩。想当年,他齐天大圣手中高举着如意金箍棒,叱咤风云,势不可挡,何等的威风,何等的风光,现如今只能把如意金箍棒攥在手中,毫无用武之地,只能傻傻地对望着。他不禁感慨万千,难以自己,棒是如假包换的如意棒,可日子却过得不像是如意的日子。佛堂之上,眼睛里能看到的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傻和尚,耳边能听到的是千篇一律的的念经声,整天要面对的是枯燥死板的佛规戒律,孙悟空待着待着,都要发疯崩溃了。身边没有几个可以寻欢取乐的,跟自己比较亲近的,要么就是傻不拉几的猪八戒,要么就是呆头呆脑的沙僧,最讨人厌的就是他的师父唐僧了。

当年他大闹天宫,风光了一把,虽然他称王称霸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他还是最怀念那段最美好的时光,想起当初,在花果山,他美猴王孙悟空与民同乐,与猴子猴孙撒泼打滚,自由自在,不亦乐乎。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这才是猴子的真实本性。

所以,孙悟空时不时就想回“娘家”看看究竟,重拾旧日情怀。

在大雷音寺修行了几千年,孙悟空的行动相对自由,偶尔还能钻一钻空子偷溜出去。然而不久之前,佛祖一声令下,任何人不得擅自外出,这一切都变了。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孙悟空的脸色也变了,心情也变了……

佛祖每天早晚,潜心修行,早课晚课必做,风雨不改,几万万年如一日!在三个月之前的一天晚上,佛祖做完功课之后,心血来潮,走出殿外,夜观天地万象,发现有一处地方出现难以捉摸的异象,他心中一紧,屏息凝神,掐指细细一算,算出人间将会有一场不可预知的劫难。不过,用十根手指算来算去,还是算不出所以然,索性不如用眼仔细地看,看得真切,看得清楚!究竟是何妖物胆敢作祟?他睁大神眼,纵览乾坤,他每个角落都不放过,都想要看个究竟,弄得一清二楚,可是,佛祖拼尽全力,最终还是查无所获,一无所知。佛祖心知,这一次劫难连他都无法预料,来得实在凶猛,天地生灵恐怕难逃劫数。佛祖一向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最是看不得人间疾苦。于是,他下了一道佛旨,“凡是大雷音寺众僧皆不可私自外出。清心修炼,祈祷众生!”

同时,佛祖在大雄宝殿召集了众佛前来商议大事,集思广益,以求消灾化劫之法,众佛之中,独独没有叫上唐僧和孙悟空!

“这佛祖分明看不起我们师徒两人嘛。”孙悟空心里有点来气了,他生性好强,越觉得不开心就越想出去,特别想到自己的发祥地花果山透透气。他觉得呆在这雷音寺之中,就像外人一样,待在那里浑身都不自在。

唐僧倒不像孙悟空,什么都无所谓,他平静如水,淡泊明志,一如既往地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孙悟空和唐僧,一个好动,一个好静;一个离经叛道,一个循规蹈矩,天生就像是不合拍的死对头,可是造化弄人,命运偏偏把这两人硬生生地捻在了一起,成就了一段神奇古怪的师徒缘分。

因为佛家的清规戒律森严,神圣不可侵犯,佛祖既然已经下令不得外出,孙悟空瞒着佛祖,私自出去是要犯佛家大戒的。

“朗朗乾坤,清平世界,何来无妄之灾?”孙悟空天生就是一个不信邪的猴子,心想,众佛神通广大,人多力量大,有什么妖魔鬼怪不能收拾?他偏偏不以为然,觉得佛祖搞出那么大阵仗出来,有点小题大做。不过,重量级人物就是重量级人物,说出去的话就是有分量。如来佛祖这个大人物突然爆出三言两语,让人摸不着头脑,却弄得全寺上下紧张兮兮,如临大敌似的。

所以,佛祖明着说不许出去,可他孙悟空偏偏暗地里偷偷地溜了出去。

神不知鬼不觉,佛祖再清醒,也有打盹的时候。

其实,孙悟空想要出去一趟,也并非轻而易举,只能偷偷摸摸的,就像是做贼一样见不得人。最让他


状态提示:二、悟空与唐长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