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一年公元354年春,吕婆楼正式对西边展开活动。第一步照例是宣抚拉拢,目标锁定在曹魏和前燕两国之间的太原、上党和河内。其中太原是由张平统治,去年遭部下李犊篡夺,而且据说几乎是兵不血刃,只靠拉拢家臣与暗杀便夺得了太原。这样一个老奸巨猾的男人,固然适合以利相诱,但如今该地已归顺燕国,没有足够诱因,恐怕不会轻易倒戈。要想拉拢他,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大军开到他身边,宣示保障他的利益和安全,大概才可能奏效。
相对地,河内就容易多了。一方面可能是缺乏英明的领主,一方面则是受到魏;燕;晋三国的政治的影响,广袤的平原上大小世家割据,没有任何统一的大势力,只有三木的别所长治较具规模。羽柴秀吉当然不会放过他。
不过,事情并没那么单纯。这么重要的缓冲地带,燕国自然不会置之不理。燕国便开始注意到曹魏的急速成长,并对曹牧的野心提高警觉。尽管曹牧再三派遣使者,用大量的礼物和谦恭的言词展现屈从的姿态,但燕国也不是省油的灯,哪会轻易受骗上当。富有权谋策略的慕容儁,不但没被曹牧的谦恭言词蒙蔽,反而正确地掌握到曹牧所作所为背后隐藏的勃勃野心。
“交手只是迟早的事。”
曹魏中早就已经有了共识,并且决定未雨绸缪,强化反燕国同盟的力量。吕婆楼军情司的帮助下蒐集情报,扩展其工作范围。
然而,此时燕国的实力已经相当厚实。东方足堪与之对抗的势力,只剩下东晋。对关陇的曹魏而言,和南方东晋联手,最多只能牵制燕国大军的行动,面对这种紧要关头随时有可能反转一枪的盟友.争强自已的势力尤为重要.
不过,晋燕边境范围极广,东晋拥有强大的水师,所以只要海洋或舟车能及的区域,几乎全被纳入。这种创意,靠高原崛起的鲜卑游牧民族不用说,连曹魏这样的汉族政权都还没建立水师.
因此东晋规画的反燕同盟,有一段时间简直让燕国的将领吓破了胆。在实质上,东晋打算结合河内、濮阳的世家,乃至东平或济北等地的寒门武士,组成这条纵长的联合战线,其中最受瞩目的,便是一直顽强抵御燕国的
段齐政权。而河内正好位居这条战线的正中央,同时也是燕国前方的防卫线。
为此,河内的情势瞬时紧绷了起来。东边的濮阳因为卷入复杂的燕;齐情势,始终纷攘不安;西边的太原则因为李犊篡位而争闹;只有河内的豪族一直在自己的小天地间优游自得。不料这番安逸竟在一夕之间风云变色,
他们突然必须在燕和晋两大势力中择一为主,各领主只好仓皇召集家中重臣商议。大家东一句西一句,始终没有定论,最后的决定便是:
“看看别家怎么做吧。”
结果,所有的大小世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势力较大的太守姜衡身上。可是,太守姜衡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一日拖过一日,始终无法决定。
碰到这种时候,总难免会出现一两个野心家,河内自然也不例外。此番浮出,台面的是河内主簿郑系。
河内主簿郑系;但野心勃勃,充满自信,而且才智过人又擅长谋略。看到眼前的情况,长年渴望出人头地却始终没有机会的郑系,心中开始蠢然欲动,打算藉着出卖河内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买主一定要找支持者比较少的……)
擅长谋略的郑系,率先浮现这个想法。据他观察,有七成左右的河内世家都偏向东晋。这么一来,就算河内归附,恐怕也算不上是他的功劳。而且东晋重视守成,组织健全,新人没甚么发挥的余地。相对地,曹魏是新兴政权,拔擢人才毫无顾忌。不说别的,光是现在负责宣抚河内的吕婆楼,原本也只是个河东寒门,像我这样的人才,一定更大有可为。河内主簿郑系思索再三,决定说服主君河内太守姜衡站在曹魏这一边。
迟疑不决的姜衡,听了口才辨给的家臣一席话,勉强答道:
“好吧,就姑且这么办吧。”
郑系闻言大喜过望,立刻前往河东待在安邑的吕婆楼。
神武一年春天,吕婆楼满面欢喜的为曹牧引见一个身材矮小的男人。
“这是河内太守姜衡的部下,河内主簿郑系大人。”
(河内主簿郑系……)
宇文陵听了心头一惊。陌生的名字、平庸的外貌,但嘴里说出的话却颇为引人。
“只要敝人稍加游说,河内太守姜衡一定会倒向魏国来的。一旦太守选择了魏国,其他犹豫不决的河内世家也会立即跟进。请容我郑系游说给您看看吧。而且,只要河内成功,上党就更容易了。”
郑系说完这番话之后,接着,便说明了河内世家各家的人脉和势力分布,一副了若指掌的模样。
“没错、没错,郑系大人的一番话,真如醍醐灌顶,让略阳茅塞顿开。”
吕婆楼频频点头称是,还不时转向宇文陵问:
“对不对啊,宇文陵?”
宇文陵闻言,立即殷勤地低下头说:
“您说得是,您说得是。”
不管是谁,现在任何河内的人都得罪不得。不过,对于郑系自信满满的态度和详尽无比的人脉情报,宇文陵心里仍存着一丝疑念。日后郑系常因过分自信而自食恶果,而宇文陵虽然和他往来密切,对他的谋略成癖却始终
心怀警戒。
数天后,吕婆楼伴随河内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