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小人物的非凡之路>第630章 闹剧收场
了项目最初阶段盈利能力不足的弊端。

通过华源市老年服务中心的实践,证明关云天当初的设想非常具有预见性,如果不采用这种办法增加收入,保证企业从开始阶段就处于盈利状态,上市公司董事会就不可能同意在地市级城市局部养老项目。

但昌达控股公司整个养老事业这块业务,必须尽量扩大规模,才能产生预期的效益,如果不能在地市级城市布局养老项目,就谈不上足够的规模,那是关云天不愿看到的结局。

华源市老年服务中心的成功范例说明,用一种变通的策略,从开始就可以实现盈利,如果将这种模式推而广之,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昌达控股公司的养老业务板块将不断发展壮大。

实际上,接下来跟几个地市级城市的招商引资部门的谈判,进行的很顺利。当关云天明确谈到华源市老年服务中心的运营模式时,对方不仅很感兴趣,而且自告奋勇要去实地考察。

“我们引进的项目,地方政府当然希望企业蓬勃发展,越做越好,如果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企业就经营不下去。这种关乎民生的项目,政府都在进行多方面支持,为了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即使在得到优惠政策的土地上建造的房屋,把暂时空余的部分充分利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用起来,为养老机构增加一些收入,也完全是好事,我们怎么会反对呢?”但凡没有华源市建委钱副主任那种私心的人,都会秉持这样的观点。

“关键是增加的收入只有一部分归投资方所有,另外相当一部分要用于改善服务和提升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关云天道。

“就是嘛,这么好的经营理念,一般企业根本想不到。”

“只要地方政府不要认为我们占了多大便宜就好,昌达控股投资地方民生工程,本来就是利润微薄的项目,要是再被误解,我们就太冤枉了!”关云天感叹道。

“那不成狗咬吕洞宾了吗?民生工程的最大特点是很难盈利,国有或民营企业一般都敬而远之,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我们巴不得有企业介入其中,昌达控股愿意投资本市的养老事业,地方政府除了尽力支持,衷心感谢,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感谢倒不必,只要能得到理解,我们就心满意足了!昌达控股不是慈善机构,我们投资的目的也是为了盈利,只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挣钱的方式跟其他企业有所不同,养老机构在坚持高标准服务的同时,昌达控股会加强内部管理,尽力挖掘自身潜力,努力降低经营成本。”

......

华源市老年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半年以后,第二年春天,昌达控股公司在本省的另外两个地级市,分别投资了一家同等规模的养老服务机构,至此,连同省城养老项目的一二三期工程和三处地市级城市的老年服务中心,上市公司的养老业务板块已经初具规模,整个业务板块的利润虽然跟高新技术产品没法比,但也能达到传统产业的平均水平,在行业利润微薄的民生产业,能做到这样的利润率,已算相当成功了!

前几个项目的成功,更加坚定了关云天继续做大养老项目的决心,他准备在下一次董事会上宣布,将加快在其他地市级城市布局养老项目的步伐。

一天下午,关云天送走了几位外地过来洽谈业务的客户,他刚回到办公室,昌达控股公司的财务主管站在门口问道:“关总,客人们都走了?”

“刚把他们送走,你有事儿啊?”

“有件事想跟你汇报一下。”

“哦,进来说话,坐下吧,什么事儿?”

“昨天向你汇报的是省城和几个地市级城市养老项目的经营情况,富源县那个养老项目的财务核算报告今天上午才整理出来,我想把情况跟你说说。”

“好啊,这个项目的财务状况怎么样?”关云天也想知道。

“情况不太好,从开始运营至今,近两年来,项目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具体地说,去年八个月亏损了四十多万,今年全年亏损了五十来万。”

“去年的亏损情况我知道,毕竟运营第一年,项目规模又小,今年亏损了五十来万,看来管理还得加强啊!”

“归根到底,我觉得还是项目规模太小,又不像地市级城市那些项目,可以通过空余建筑的出租,对养老业务的收入进行弥补。”财务主管分析道。

“县城的项目,规模只有这么大,即使有空余建筑,因为租赁市场很小,我估计也增加不了多少收入,地市级城市那种经营模式,在县城不一定适用。”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630章 闹剧收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