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一把手已经打过招呼,老江去这些部门办事,虽然说不上一路绿灯,但也没有受到多大阻碍。一个星期之内,老江做好了政府部门该做的全部准备工作。同时,老刘通过县政 协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对全县城乡的养老状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面对这一情况,关云天给老谢打了个电话,询问各项工作的准备情况,“恐怕还要等一些日子。”老谢实言相告。
按照事先约定,关云天只能把县里的项目排在前面。
因为养老项目属于上市公司昌达控股的业务范围,关云天指示公司下属部门编制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在办理立项手续的同时,开始了项目选址和设计。
县里给出了三块建设用地,经过论证,最终将富源县养老项目的位置确定在县城东郊的城乡结合部,那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幽静,交通也算比较便利。
有省城养老项目的设计蓝本,县里的项目只是规模比较小,十天之内,设计部门就完成了项目设计,随后,施工单位开始了项目建设。
听到这个消息,市里的老谢坐不住了,他坐上车让司机直奔昌达集团总部,要向关云天问个究竟。
见面后,关云天略感诧异,“老领导,你怎么来了?看来准备工作已经做完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老谢脸上带着明显的不快,“做没做完有什么关系?你们不是已经在这里的县城开始建设了吗?”
关云天知道老谢为啥不高兴了,“你先坐下,听我慢慢跟你说。”把一杯新沏的香茶放在老谢面前,关云天在对面坐下来,“就在咱们上次见面以后的第三天,县里的两位领导到这里找我,明确希望昌达集团在县城也建一座养老机构,再三保证市场和地方配套政策都没有问题,你说我该怎么办?”
“你办事也该讲究个先来后到吧?好歹我排在前面呢。”
“但是他们很快就做好了一切准备,把各种资料放在我桌子上,我是实在没法推脱了。”关云天道。
老谢似乎消了些气,“是啊,父母官找上门来,你也有难处,问题是你答应我的事,市里好多人都知道了,你说怎么办?”
“怎么说的就怎么办,我从不食言,你们准备工作做完了吗?”
“快了,现在正跟主管财税的市领导商谈。”
“还是嘛,准备工作还没做完,老领导,你着什么急呀!”
“不是着急,我是怕你把对我的承诺忘了。”
“哎哟!看你说的,凭你对我的了解,我是那种言而无信的人吗?”关云天道。
这回轮到老谢不好意思了,“嘿嘿,看来是我想多了。”
“老领导,你安心做准备工作吧,县里这个项目不大,也不具备代表性,我们先把这个项目做完,重点还是要放在市里的养老项目,等你们那里的项目做完,才能向全省乃至全国的地市推广。”这不是安抚,关云天说的是实话。
老谢知道关云天的为人,有了这番承诺,他对项目的最终落实更加放心了。
跟昌达集团位于省城的项目比较,县里这个五千张床位的养老项目显得很“迷你”,建设工期也不长,从开工建设到投入运营,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说实话,要不是考虑到项目建在关云天的故乡,昌达控股董事会根本不会批准在富源县投资养老项目,因为项目规模太小,即使县府把政策允许的所有优惠都毫无保留地给了企业,要想盈利也绝非易事,这一点关云天非常清楚。
为了照顾父母官的面子,也算为家乡的民生工程做一份贡献,关云天虽然答应在富源县投资养老项目,但项目面临的经营风险他是知道的。无论在哪个地方做项目,养老机构终归是企业,做企业就得有盈利,否则将难以为继。
县里的项目开始运营后,为了尽可能保持盈利,除了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关云天还采取了几项措施,第一,杜绝人情,对所有到养老机构安度晚年的养员一视同仁,不管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付出多少金钱,就享受多少服务,为此,关云天还请江副县长跟县里的各个部门捎信,请大大小小的领导们理解企业的难处,让他们免开尊口。
第二,建立一支高效管理团队,在项目正式运营之前,关云天特别从省城的养老机构调来两名顶尖中层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日常和后勤管理。在外人看来这有点小题大做,好像信不过本地人似的,但关云天深知,如果不在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做得更好,这种处于县城的小项目必然亏损。
第三,从官方和民间两个渠道宣传,让全县有条件和意愿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尽量使项目在高负荷状态运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