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种种,直接导致整个剧组庞大到近乎臃肿的地步。放在国内拍戏,完全可以直接砍掉三成甚至更多工作人员,照样运转得流畅自如。
但是在好莱坞,王奈杰不能这样做,因为几乎所有的工种都有着自己的工会,没有正当理由,他也不好随便炒掉任何一个人,否则就准备等着接律师信吧。
“既然不能炒掉这些人,为什么不能在前期组建剧组的时候慎重选择,缩减规模?”王奈杰有点难以理解。
作为投资方之一,增加的支出里面也有他掏的一分钱,而本来成本完全可以更低的。
“必须的配置还是要有的,与其浪费时间精力和工会扯皮,不如多花点心思在电影拍摄和制作本身上。至少他们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都会尽心尽力完成,这一点你不必担心。”罗杰·西尔沃笑了笑,随即翻个白眼。
很显然,作为麦克斯影业的代表,他也不认为一个小制作剧组需要这么多人,毕竟多出来的每一个人都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而如何控制成本几乎是每一个制片人的必修课。
但是好莱坞的工会制度已经根深蒂固,基数庞大的工会成员平均每年每个人都得向工会缴纳数百乃至上千美元的会费,拿了钱的工会也承担了相应的义务,他们雇佣了相当数量的工作人员、律师和财务专家,专门为会员们争取福利,代表会员同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谈判,确保会员们享受到应有的待遇。
当然,最主要的重点还是在薪水标准上做文章。
除此以外的部分,工会还是比较有分寸的,不敢彻底逼急电影公司,所以双方一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让行业得以维持下去。
王奈杰只能勉强接受这一说法。
虽然有些不习惯,但他毕竟是来拍电影的,也不愿意为了多请几个人的事情面对工会,人家可是扯皮专业户,主职就是干这个的。
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工会虽然难缠,但是的确能够保护基层职员。以前在国内剧组实习的时候,王奈杰就亲眼见过女演员因为嫌买来的粥不合口味,直接倒到助理头上的事情,最后助理反而被开掉了……真人真事,比电视剧还要狗血。
类似的情况在好莱坞就很难发生,因为哪怕小助理背后也是有“组织”的,欺负起来相对不能那样肆无忌惮。
而且人虽然多了些,但是绝大多数人做事还是相当专业的,特别在拍摄计划的精准、专业和调度上,让王奈杰也颇受启发。
以前他拍摄调度好、节奏又准又快,是因为有原版影片在脑子里做对比,同时还有属性强化的帮助,靠的是个人能力。而好莱坞这帮人的专业,靠的是体系完善先进,分工明确、细化,是长期以来工业化进程形成的严丝合缝的一整套流程。
今天的拍摄通告早就已经发到了每个人手中,大家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王奈杰很快就去更换服装,因为拍摄的第一场戏就是他这个男主角的出场。
说是更换服装,其实没费多少功夫,因为这一场戏,要拍摄的是男主角克里斯打篮球的场景,只需要穿一身短裤背心就行。
“各部门准备,所有人注意,3分钟后克里斯出场。”佩戴好的耳麦里面传来现场调度的声音。
穿着一身亮蓝色球服的王奈杰抱着篮球,踏上室内篮球场的悬浮式拼装运动地板,站到了一群高个篮球运动员面前。
今天拍摄的第一场戏,是男主角在篮球场上大杀四方,展现运动能力的情景,借用了附近一所学校的场地。
这场戏在原版影片里面是没有的。
《逃出绝命镇》这部电影的剧情,简单来说就是一群白人妄想要青春永驻,于是研究出了一种换脑手术,将年迈者保留着记忆和主观意识的部分脑组织换入年轻人的身体里面,借此延续青春。
听起来倒有点像传统修仙小说里的“夺舍”。
至于这种换脑黑科技到底可不可行、符不符合实际,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本身就是一个讲故事的媒介,原版也没有在这方面做太深入的拓展,没有渲染多么高大上的实验室、先进设备,就是一笔带过。
问题的关键在于,既然要换脑,首先得有一个新的肉身来替换。这群白人大约还想要保持所谓的文明、体面,用同种同源的白人来做实验,有种自相残杀的感觉。但是用黑人就不同了,毕竟黑人就配得到这种待遇。在骨子里,他们也没有把黑人当成同类,不会有什么负疚感。
还有一条,尽管歧视黑人,但是对于黑人健壮的身体和发达的运动神经他们还是承认的,毕竟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嘛!
现在主角从黑人变成了王奈杰这个黄种人,那问题就来了,在普遍的印象里面,黄种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不如黑人甚至白人的。当然,也有少数优秀者,但是平均水准确实有差异。在大多数美国人的固有印象里,黄种人特别是华裔的特点是学习好、学历高、数学好。
不过王奈杰并不想放弃身体素质方面的优势,毕竟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扭转偏见的渠道。通过科学的训练和饮食搭配,黄种人照样可以成为优秀的运动员。
要让剧情仍旧可以连贯下去,就必须提供有说服力的情节、镜头进行佐证,所以王奈杰才安排了开篇这一场戏,就是为了凸显男主角克里斯*王强大的身体素质,这样他被女主角一家选为“猎物”也就顺理成章。
就在王奈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