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大汉帝国>第四卷 第六十八章 一怒兴师
未有的危机之中,一切谋划,一切宏图伟业都将停步不前,甚至夭折。没有了大臣,再宏大的构想都不过是纸上谈兵,说说罢了。

是以,景帝这次对他不会手软,一定会狠狠的处置他。这次àn shā行动,可是他在盛怒之下做出的决断,楚乔和韩风招供了,铁证如山,他要辩解也无从辩起,可以说,没有丝毫转寰余地了。

即使朝中大臣的压力再大,只要窦太后支持他,要保他,他就不会有事。问题是,此事差点要了南宫公主的命,这让窦太后很伤心。

爱子不如爱孙,这是老年人怜爱的铁则,梁王虽然得宠,可是,他能有南宫公主那般得窦太后的欢心吗?

南宫公主十岁就给下了国书,要嫁去匈奴,这本身就让窦太后伤心欲绝。这么多年来的朝夕相处,窦太后一颗心全系在南宫公主身上,对南宫公主的呵护之情远甚他梁王。

南宫公主贤慧之人,对窦太后很是孝顺,这更让窦太后欢喜。

第五齐他们竟然鬼迷心窍,差点要了南宫公主的命,这就伤了窦太后的心,断送了他最后的庇护。

在没有任何人庇护他的情形下,若是认罪的话,梁王的下场会非常惨。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拖了。拖下去,再谋出路。

拖下去未必有办法,总比现在认罪伏法要强,他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至于不交出郭解,那是因为,虽然郭解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还有不小的势力。把郭解掌握在手中,必要时,还可以用用。

“什么?他竟然敢抗旨?”景帝听主父偃把睢阳报来的情形一说,不由得勃然大怒,眼睛瞪得象铜铃,怒喝起来:“老三,谁给你的胆子?你竟敢不把朕的旨意放在眼里!”

作为皇帝,绝对不能容忍有人抗旨,哪怕是自己的至亲之人,兄弟姐妹儿女都不行。梁王这一抗旨,还真是让景帝恼怒异常。

“老三,老三!”景帝一字一顿,浓眉一拧,仿佛出鞘的利剑,杀机涌现:“传旨,把郭解的家人、亲戚、朋友正法!把他们的人头,传送睢阳!”

郭解的家人、亲戚、朋友虽已在擒,却因为郭解仍是在逃,还没有处理。景帝现在杀他们,还要把他们的人头送到睢阳,那是在给梁王警告,意思就是说,你若是胆敢再抗旨不遵,那么,这些人的下场就是你的下场。

景帝的旨意一下,郭解的家人、亲戚、朋友给押到法场,砍了脑袋。郭解交游极广,他的狐朋狗友很多,再加上他的家人、亲戚,不下数百人,杀得是血流成河。

景帝的旨意被忠实的执行了,数百颗人头给送到睢阳。

这是景帝最严厉的警告,是在告诉梁王,景帝现在只是执行大汉律法,才派郅都和冯敬二人前来。若是你再执迷不悟,那就不是执法,而是要平叛了。

一旦到了平叛的时候,必然是血流成河,尸积如山,事情就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了。

不出任何意料,梁王仍是拒不交人,也不认罪,根本就没有把景帝的警告放在心上。

“什么?他还在抗旨!”景帝听了主父偃的禀报,几乎跳起来,右手猛的按在剑柄上。

“皇上,此事可否再想想办法。”主父偃一看景帝的样儿,就知道景帝怒极了,要对梁王下手了。

“还想什么办法?朕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景帝怒火发作,猛的拔剑出鞘,紧握在手里:“朕一直念在手足情份上,这才一而再,再而三的警告他,他竟然视若无睹,朕岂能容他?岂能容他?”

吼声如雷,好似雷霆一般,主父偃不由得脸上变色。与景帝相处这么久,就从来没有见过景帝如此这般愤怒。

这也难怪,景帝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谁敢抗他的旨?周亚夫当年平定七国之乱,不遵景帝的号令,不去睢阳解围,那是情势所逼,为汉朝的前途着想,不得已而为之。更何况,周亚夫还一而再,再而三的痛陈利弊,并没有明目张胆的抗旨。

周亚夫虽是抗旨不遵,可是,他说得在理,要不然,景帝会饶过周亚夫吗?

梁王这不同,他捅出天大的漏子,还明目张胆的抗旨,那就是不把景帝放在眼里,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容忍的事。

就在主父偃的惊讶中,景帝手执汉剑,大步而去。

望着景帝的背影,主父偃摇摇头,长叹一声,轻声道:“血流成河了!”

景帝就这般手执利剑,气冲冲的赶到长信宫。

窦太后靠在软榻上,阿娇和馆陶公主母女俩正在给他捶背揉肩。母女二人尽心照顾,可是,窦太后的气色仍是很差,一点也不见好转。

馆陶公主率先发现景帝到来,把景帝的样儿看在眼里,嘴一张,想说话,却是说不出来。对景帝,她是太了解了,景帝虽是贵为至尊,却是很少发火,从来没有在窦太后面前发过火,更别说景帝还是手执利剑而来,要她不惊讶都不行。

阿娇眨着明亮的眼睛,吃惊的打量着景帝,小拳头停在空中。

“怎么了,丫头?”窦太后虽然看不见,也感到气氛不对了。

“皇上来了?”馆陶公主并没有回答,窦太后已经发现了景帝,吃惊的道:“皇上,你拔剑了?”

“朕的剑,一直在鞘中,就是匈奴,也未让朕拔剑!”景帝的声音并不高,却是蕴含着无尽的怒火:“可是,有人仗着天家血脉,胡作非为,逼朕出剑!那好啊,朕就


状态提示:第四卷 第六十八章 一怒兴师--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