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张燕的奸细正如张平所料,很没骨气地把张燕的势力卖了个底掉。
剩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那就是抓人、判刑。
张平一边看着自己三叔在安排人手抓捕武大郎供出来的一众同党,一边思考着对这些人的量刑。虽然他和张角共处的时间还不是太长,更是分别了一年多,是最近因为发现了“视频电话”,才重新开始紧密接触。说张角是自己的父亲吧,这是事实,但张角在世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对张角的感情还很生疏,比不得自己前一世跟父亲之间的感情。可突然就这么被迫中断,张平心里仍旧很痛,突然就空了一块,也勾起了他回不到前世,再也不能侍奉前世父母的悲痛。
所以在感情上,张平真的恨不得把这些人统统杀光。但他心里头明白,这些附庸在张燕麾下的人,都只是作出了他们认为正确的政治投机,因为张宝、张梁都无,而他们也根本不知道有张平这样一个名正言顺的太平教继承人的存在,这才把筹码压在了张燕身上,选择了投靠张燕。于理,这些人并不是个个都论罪当死,尤其是武大郎供出来的人员名单中还不知道张燕密谋兵变的人,他们的立场如何,张平一点都不清楚,而且他没办法去搞清楚,因为最难猜测的就是人心。
按照理性的做法,张平会选择把张燕的走狗们都关起来,等杀掉张燕以后,让这些人没有了效忠的对象,再把他们放出来,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只是对于张燕、张牛角,还有冀州黄巾军中张燕一派的将领,张平肯定不会放过他们,因为他们全部是知情的,是主观故意,情节恶劣,罪无可恕。
但其他人的意见很统一,那就是把投靠张燕的人都杀了。
在大家口径一致的情况下,张平的意见就变得人小言轻,最终张平也没有为这些押错宝的投机者仗义执言,就因为他自己心情不好。最后,张平只是保下了武大郎的小命,算是回报他识相,省了自己很多查证的功夫。
严政还提议让武大郎做双面间谍,放他回去麻痹张燕,好让己方能对张燕发动出其不意的斩首行动,以最小的代价拿回冀州黄巾军的控制权。
张平否决了这项提议。
张平说:“武大郎家中能娶妻,就说明了他在教中的地位不会低。现在很多教众别说娶妻生子,就连租妻生子也不一定有钱。这样也能把他的旧主给卖了,没人能保证他不会转头就把我们给卖了。这种人是没有信仰,没有底线的。”
“再者说,”张平继续说到,“我们也无需担心张燕的兵力比我们多。他现在是靠着谎言来维持他的统治。军中多少人是受过我教的恩惠才入教的?他们的心依然向着圣教,只要让他们知道了张燕弑师的真相,张燕的统治顷刻之间就会被瓦解。”
张平最后给出了解决方案,说到:“现在我们这边应该先一步挑选忠心的教众,让他们暗中潜回冀州,通过熟人埋伏在冀州的部队和普通教众中。另一方面,尽起大军,打起为大贤良师复仇的旗帜,直扑冀州。并通知青州本地黄巾军,加强对青州汉军大营的骚扰,方便我军回返冀州。待我军接近邺县,通知潜伏人员在公开张燕的恶行,动摇张燕军心。我们同样能轻易瓦解掉张燕的大军。”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另外,”张平说完了对付张燕大军的方案后,依然没完,继续补充到,“潜伏人员还有另外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组织教众从各大县城中撤离,向黑山迁徙。因为我们与张燕之间的战事,肯定会惊动汉军,而汉廷已经再次调拨了两万大军,正准备派往冀州。现在大贤良师身死,我军军心不稳,暂时不宜与汉军进行正面对抗,理应避其锋芒,徐图后计。”
其实什么军心不稳是张平的借口,他是没有对现阶段对抗汉军没有自信,一方面历史上黄巾军的失败是因为此时的汉朝和门阀大族的势力依然庞大,黄巾军力量轻微,最终张角很可能是因为疲于应付,加上各地接连失利,心力交瘁而死。不过就算张角没死,黄巾军失利的局面也不会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就是张平的第一阵输得很惨,对战争有着心理阴影,说白了就是怂了。
但是张梁他们这些黄巾将领都不认可张平提出的收缩决策,他们一直打的可是胜仗,早就不把汉军放在眼里了。但他们也认可现在军心不稳,只能让汉军得意一次,先暂避锋芒。
计议已定,张梁就开始着手安排人手去执行,并准备次日清晨就回军冀州。
这次,具体的事项就无需张平亲力亲为了。于是他带着张飞和张三,离开了大帐。
张平来到帐外,转头对张飞歉意地说:“三哥,这次麻烦你了。你要是想离开的话,现在就回去吧。”
张平因为张角去世的事情,原就难受,现在更是昧着良心劝张飞离开,他不清楚张飞是不是真的不介意他是反贼头头的儿子,现在他更可能要担上反贼头头的责任了。
但张飞却说:“四弟,你的父亲就是俺老张的父亲!这事情,俺老张管定了!”
张平不希望张飞涉足太深,怕张飞会被人认出,影响他未来的命运,他不会睁着眼看着张飞未来被两个不知名的家伙在梦中杀害,但是他也不希望自己挡了张飞飞黄腾达的道路,于是就劝说到:“三哥,你的好意,